第446章 虎老雄心在……画污恨意长(第4/5页)

忽然,颜铎猛的坐起来,“你刚才说什么?忽必烈在仿制火器?已经在招募新兵?”

崔秀宁点头:“忽必烈上月初去了保州火药坊。这月就秘密招募火器军。但是,他们的火药还是不行,出来的火器样品也不行。不过,比起以前的突火枪,还是强多了。”

元军火器作坊,是特察局很早就布局的地方,忽必烈根本无法隐瞒。

颜铎想了想,“忽必烈可能要对西边用兵了。”

什么?对西边用兵?

崔秀宁一愣,元廷仿造唐国火器,那是不可避免的事,元军吃了那么多亏,不可能不重视。可她以为,元廷仿造火器,是来对付唐国的。

“爹认为,元廷大造火器,编练火器军,不是对付我们?”崔秀宁问。她在军事大略上,不如颜铎。

“应该不是。”颜铎沉吟道,“为父很了解这些蒙鞑的想法。他们,是绝对不会以己之短,击敌之长的。”

“忽必烈不可能不知道,元廷新造的火器比不上大唐。这东西,也不是那么快就能仿制成功的。可他还是要大造,肯定不是对付我们,因为我们的火器比他强得多。”

“火器兵训练起来远比骑兵容易。元廷火器又不如我们,人口不如我们。他要是编练火器军对付大唐,那才是傻。”

崔秀宁明白了。想想也对。别说元廷火器比唐军火器差一大截,就算完全仿制成功,和唐军打也难以占到上风。火器对后勤依赖很大,机动性差,很难和骑兵快速移动。

难道,是为了对付西边诸汗国?

如果忽必烈多了厉害的火器,那么就能让没有火器的西道汗国吃个大大的亏。就像李洛在南方对付元军那样。

颜铎想了半天,“如果老夫是忽必烈。很可能在火器军成军时,大张旗鼓的西入吐蕃,摆出绕道南征的架势,却突然顺着吐蕃攻入西域,灭掉海都。”

崔秀听了,有点难以相信。但颜铎的话,她也不敢掉以轻心。

……

大都,广寒宫,鹰房。

忽必烈正和几个心腹大臣密议。自从南方大败,忽必烈行事是越来越小心了。几乎没有在朝堂上商议军机大事了。

很多命令,都是以密旨定向送达,还叮嘱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他不知道特察局的存在。但这个老人有着老兽那样的直觉。

他觉得不放心。

“大汗,新出来的火器,威力还是不如叛军。”伯颜拿着一杆带着引火绳的火铳。

这火铳是最近才赶制出来第二代样品,枪管是用铁皮卷起来打造的。

“差多少?”忽必烈问,摩挲着火铳。

伯颜道:“据说叛军的火铳,能在四十丈内破甲。射速也快得多。这火铳嘛,只能在二十仗内破甲,而且射速也慢的多。”

忽必烈叹息一声,“就是说,结成豆子的火药威力虽然大了不少,但还是不如叛军火药,到底哪里还有问题?”

伯颜笑道:“大汗英明睿智,已经窥探造化之力了。这火药比以前已经强多了。等再过一年半载,一定又有进展。只是,要对付叛军,这火器,这火器……”

他不敢说出口,却认为用叛军之长对付叛军,实在是不妥。

大元的火器再厉害,也比不过叛军啊。就是训练火器兵,人力和物力上也比不过占了江南四川的叛军。

要知道,整个北方,百姓加奴隶加流民,估计也就两千多万。

花费大量物力财力和叛军拼火器,怎么都是吃亏的。

忽必烈放下火铳,“还是弓箭拿着舒服,爽气啊。”他看着伯颜,“谁说朕要用火器对付叛军?”

伯颜顿时明白了,他指指西边,“大汗的意思……”

忽必烈点点头,一边亲自喂食一只海东青,一边说道:“伯颜呐,聪明的猎人,会只盯着一只猎物么?”

伯颜和安童等人一起摇头。这个道理,就连蒙古少年都懂。

“海都他们想趁机造反。他们不想听朕的话,还想趁着雄鹰捕猎时射鹰。他们让朕很失望。唉,他们不是聪明人啊。”

忽必烈露出了失望而冷厉的神色,犹如一只苍老而危险的雄狮,“他们,拒绝了朕,要眼睁睁看着大元失败。他们在笑话朕。”

“越是这个时候,就是越容易动手的时候。我们要秘密准备出兵,到时带着汉军火器兵,从吐蕃而下,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火器对付叛军当然不行,可要出其不意对付海都,那能要他的命。”

真金太子道:“父汗,我们打海都,就不管叛军了么?”

忽必烈坐下来,“我的真金啊,眼下水师没有,要绕道吐蕃进入大理,再打火器犀利的叛军,实在风险太大。李洛是叛臣不假,但他也是个大大的人才。大元宝贵的骑兵,不能再轻易消耗在南方。”

“趁着眼下南方分裂,大元要做点什么。做什么?就像成吉思汗那样,再次西征!”

忽必烈猛然站起来,“成吉思汗当年西征是为了敌人!可我忽必烈西征,是为了再次一统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只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可汗!”

“李洛和萧隐能造大元的反,朕难道还不能教训自己的家人,再次统一大蒙古国么?”

“等到朕西征一统,会增加多少骑兵?增加多少土地和奴隶?就算万一汉人真成了气候,有本事将我蒙古大军逐出中原,那我大蒙古国也能纵横西方!”

“你们都要记住,狡猾的兔子还有几个窝,别说我们蒙古人。既然海都等人想单独做一支箭,那朕就折断这支箭!”

“此事只有你们几人知晓,你们下去后偷偷准备,抓紧去干。年底就要出兵!”

“喳!”伯颜等人一起下拜。

接着,一道道密旨飞出大都,久没有动静的元廷,犹如一只荒洪凶兽,暗中伸出了爪牙。

西边正在看笑话的海都等人,怎么也想不到忽必烈竟然在这个最不敢动手的时刻,来对付他们。

……

萧梁皇宫。

“公主。”明娥脸色难看的进入襄阳公主萧畾的书房,忽然跪了下来。

“你这是做什么?”萧畾不悦的皱皱眉,她感知到了一丝不好的气息。

明娥抬起头,“刘辅之从成都就回来了。李洛很直接的拒绝了,他说王后贤良,岂有废后之理。刘辅之老糊涂,竟然又说可为侧妃。可李洛还是拒绝了。”

萧畾神色淡然,甚至还笑了一笑,“哦?侧妃都不行么?呵呵。那李洛的说辞呢?”

明娥不敢抬头,小声道:“他说,家有贤妻,纳妃无心,不敢耽误公主芳华。”

“这算什么大事?你下去吧。”萧畾风轻云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