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李洛,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啊(第4/4页)

许淑桢所带的火器兵更多,有足足万人。还有五千骑兵助战。

二十一万宋军,虽然占据了三倍多的兵力,却一上来就被凶狠的火炮打掉了士气,又被火铳兵主动靠近射击,死伤惨重。

宋军无奈之下全线出击,又遭到唐军火炮葡萄弹的轰击,还被占据优势的唐军骑兵趁势冲杀。

宋军损失惨重,战果低微,士气低迷,进退失据,只能转攻为守。

等到第三天,唐军终于对士气低落的宋军发动了总攻,就连火铳兵,也端着刺刀冲锋。

宋军以三倍兵力,却硬是扛不住战力强悍的唐军。激战不到半日,就全面崩溃,兵败如山倒。

他们仍然低估了唐军的凶悍。

唐军以伤亡七千余人的代价,歼灭宋军五万余人,俘虏十余万人,林桂芳被俘,陈大举率领几万残兵逃入云霄山。

陈淑桢修整两日,就乘胜进入广东,一路势如破竹,兵峰直指广州。

得知漳浦大败的广州宋廷,顿时犹如末日降临。

赵良钤再次使出了祖宗的看家本事:逃。

赵良钤当然不是没有万一战败的准备。所以在得知漳浦大败,唐军入寇后,他虽然捶胸顿足,哭嚎太庙,却也没有太过慌乱。

很快,一道以太上皇名义拟定的太上诏书就颁发下来。

“门下!诏曰:朕以太上,不问国事。今闻南洋风物之佳,悠然向往,何不巡之?乃命三军出海,海狩南洋……钦哉!”

赵官家的“海狩”诏书一颁布,早就准备好的五万禁军,就抛弃一切,只携带盔甲兵器和图书典籍,登上海宋的数百艘海船。

等到陈淑桢离广州还有两日距离,赵良钤就率领五万禁军,数百文武大臣,洒泪起航。

船一抛锚,赵良钤就泪落如雨,忍不住赋诗道:

“数年王业苦偏安,江南竟也隔千山。不意崖山国破事,再做悲曲奏岭南。三立社稷江山日,四辞宗庙太祖前。沧海茫茫无归处,何处可祭大宋天。”

此诗一出,遗老们也都黯然泪下,却又纷纷劝导。

“太上皇勿忧。南洋还有我大宋基业!再开社稷,大兴教化,还是大宋天呐!”

赵良钤默默看着陆地,大声道:“李洛!这南国江山就与了你罢,好好做,好好做!”

言迄,下令开船。

巨大的船队浮海而下,早就被驻扎安南的唐军水师探知到。但得到的命令是,不拦截他们,放他们去。

梁国宋国数日间连接惨败,梁主和宋主都惶惶如丧家之犬。可在益州的大理皇帝段正,却还没有收到消息。

和大理军对峙的唐军,也没有主动进攻。

朱颔和杨汉明在等。等到段正接到宋军和梁军大败的消息,必定方寸大乱,军心浮动。

但那时,就狠狠一击。

定要灭了大理军主力,然后乘胜攻入大理。

此时的大理军营内,段正一脸忧虑。

和唐军对峙快十天了,唐军一直没有进攻,而他也不敢轻易进攻。

唐军虽然兵马较少,可一直以来兵锋极锐,已有虎狼之唐的威名。他委实没把握。

他也在等。等东方的好消息传来。只要宋国和梁国胜了,他就发起总攻。

要是东边败了,他就只能赶紧撤军,退回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