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王固辞不受(第3/3页)

崔秀宁明白了,“那的确姓李了。可惜后世姓李的人实在太多,很难找到。”

“洛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得。知道为哈?因为我第一次发财,就是在洛阳北邙,我认为很有意义,觉得自己新生了……”李洛说道。

他一边说一边喝了口水润润嗓子。

崔秀宁不想听他的犯罪历史,而且眼看男人已经开启长篇大论的架势,立刻说道:“好吧老公,我都知道了。咱说正事吧,我们在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忽必烈大叔也在中亚西亚大打出手。”

“让他打。”李洛笑道,“他越有退路,就越不会疯狂,我们北伐也就越容易,北方的元气也能保存。要是他没有退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们需要很多粮食赈灾,需要很多耕牛恢复生产。要花时间消化胜利果实,根本没有心力对付元廷,只能让他折腾。”

崔秀宁道:“粮食不算太大的问题了。只要把各地豪强土司的粮食挖出来,赈济完全够了。当务之急一是剿匪,二是耕牛,三是县一级官员的人手严重不足。”

“剿匪,每天都有将士战死。我算过,起码要付出上万人的伤亡,才能完成整个南方的剿匪工作。湖广,广东等地的耕牛缺口也很大,最少要二十万头,我们没有。县级衙门,很多职务都是空缺,总不能让退役将士做县官吧?他们没几个识字。”

李洛摇头:“剿匪战争的伤亡不可避免,这个先不说它。耕牛么?先用骡马代替吧,不能错过春耕。县衙官员不够,就用退役将士。不要看不起大老粗,他们很多人的确不识字,但他们办事我放心。”

崔秀宁同意,“那就把因伤退役的低级军官统计出来,无论他们识不识字,全部安排到县级和乡级,识字的优先用。不过,不识字的不能当主官。”

李洛道:“有件事大臣们很在意,认为我们住的不好,下人又少,请我们修建宫殿,增加宦官宫女。”

崔秀宁想了想,“我也很矛盾。按道理,我们住的的确不像话,一个国公府估计都比我们强,这宫里大半都是废墟,被蒙元毁了。”

“可问题是,我们要迁都的。这里只是行在,修好了宫殿,先不说人力物力,估计到时修好我们就搬了。”

这也是两人一直没有修建皇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