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征日之议(第2/3页)

钱龙的正式官职是:督膳食事物中官常侍。

凡是吃的喝的,从采购,种植饲养管理,质量检查,加工制作,相关人事和衙门等等,全部由督膳食事物中官常侍来负责。

钱龙正指着一个小宦官骂的起敬,忽然看到众人神色悚然的全部跪下,他的声音立刻戛然而止,反应迅速的转身,下拜道:“奴婢乾隆,叩见大王,娘娘!”

李洛眼睛一扫,果然看见一个不太圆的西瓜发在木案上。

如今夏天炎热,李洛夫妇和孩子们每天都要吃冰镇西瓜。其实他们根本不讲究,只要西瓜熟了够甜就行。可是想不到,到了司苑局,钱龙的要求竟然这么苛刻。

不但要够大,还要够圆,颜色还要好看!

一个西瓜而已,至于么?

不过,李洛完全没有责罚钱龙的意思。

过嘴的东西,他不怕苛刻,就怕不苛刻!

再说,当着小宦官面呵斥钱龙,那他的工作也没法干了。在基层员工面前,大领导要维护小领导的面子。

这是管理学,不能坏了规矩。不然就不好管了,事也不好办了。

除非小领导太过分,过了线。这就要一下子办到底。

“起来吧。钱龙,这宫中的卫生条例,他们都会背诵,遵守么?”李洛问道。

钱龙赶紧回道:“回禀大王,其他人奴婢不知,奴婢管的人,都是会背诵,也遵守了的。就在早上,一个宫女切菜时没有带口罩,就罚她十分,重新来过。”

口罩,卫生条例,积分制,这些都是小两口搞出来的东西。

不过,中官常侍没有体罚殴打他们的权力。一旦谁犯了严重的事,就交给宫法堂处置,大宦官无权任意处置小宦官。

在唐宫,无论宫女还是宦官,人权上还是比以往朝代强得多。小两口是用现代国企的模式管理他们,而不是管理奴隶。

李洛点点头,和崔秀宁离开。

“恭送大王!恭送娘娘!”钱龙赶紧下拜。

“我们真的成了腐朽的统治阶级。”崔秀宁神色复杂地笑道,“吃个西瓜都这么多事。”

随从不远不近的跟着,听不到她说话。

李洛道:“这不好么?我觉得挺好。现代社会,还有大把的人伺候别人,命运被别人摆布。都是为了口饭吃。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他们把我们伺候服务的好好的,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更好的身体管理国家,就是他们的价值。”

“好吧。”崔秀宁道,“我们还能保持这个看法,到了李征,李征的儿子,就不会这么看了。他们会认为,宫人就是奴才。”

李洛无所谓的说:“那我们就不用管了。我们不能告诉他们什么普世价值,什么人权主义,我们只能以身作则,让他们对下人有起码的尊重。有些事啊,只能做,不能说。”

两人在宫中各衙门逛了一遍,回到龙章宫时,文天详已经在等候了。

“大王。”文天祥站起来要行礼,被李洛扶住,“文先生勿要多礼,此时进宫,可是有了什么事?”

文天祥每次进宫,肯定是有要事,而且必定和军事有关。

文天祥道:“交州水师都督刘拓奏报的军情,是关于天竺的消息。安南……交州海商在西洋(当时指印度洋)听到消息,说是东边五月份来了很多人马,突然攻打阿洪国,杀了阿洪国国王,鸠占鹊巢。”

“臣以为,应该就是大理和萧梁残部所为了。”

李洛和崔秀宁对视一眼,都不奇怪。

萧家兄妹花了两个月时间穿过若开山脉,突然出现在印度洋东岸,再花一个月时间灭掉没有防备的阿洪国,完全来得及,毕竟他们有十来万兵马。

翻山越岭对其他人来说是畏途,可对于大理人来说算得了什么?从云贵高原往低处走,本就是西南山地土著,还怕老林子?

据说后世远征军在缅甸和日军打仗,最厉害的就是云南兵。要知道,历史上整个缅北都是大理国的。大理才是缅甸雨林真正的主人。可惜,那一大片原始森林被我大清送给英属缅甸了,这才变成缅甸的。

“应该就是他们了。”李洛很肯定的说。

文天祥道:“水师想远征一次打一打,臣的意思是放任自流,先让他们折腾。但此事重大,还请大王裁决。”

水师想打?那不行!

李洛想都不想的摇头,“不打。就让他们折腾。不但要让他们折腾……必要时还要帮他们一把!”

文天祥笑道:“臣明白了。”

君臣二人都是心照不宣的一笑。

文天祥又道:“水师的将士,已经很久没有仗打,也找不到对手。军中颇有怨言,说是没有功可立。”

此事,李洛和崔秀宁早就知道。可是如今的唐军水师整个世界都没有敌手,唯一勉强算个对手的宋军水师还不能打,不然就便宜了南洋诸岛的土人。

长江水师还好些,起码要封锁长江。而海军纯粹就是没啥事干,光看陆军不停的立功,眼都红了。

军队长期不打仗,可是要废掉的,无论你怎么练都不行。

李洛站起来踱步,忽然说道:“要么,先把日国收了,让水师动动?”

本来,李洛是打算明年再拿日国,毕竟现在粮食物资很紧张,都处都缺粮。之前的一些粮食储备,今年打仗又用掉了。

除了东南,海东和益州的粮食有盈余之外,其他地方,包括安南都还需要赈济。

日国有十万元军驻军,虽然以汉军和高丽军为主,可还有一万蒙古色目骑兵,总体战力不弱,还有不少日国仆从军。

日国也不小,人口也不少,要吞下日国,起码要出兵七八万。

需要耗费的粮草物资不是个小数目,唐廷现在物资紧张,虽然能拿出来,但用来应急的储备就更少了。

“倒是可行。不过不急在一时。等到秋粮下来,有了一些盈余再出兵最好不过。如今,大唐每月消耗三十万石军粮,可储备粮只有八十万石了,刚刚坚持到秋收啊。”文天祥道。

李洛看向崔秀宁,“日国情况如何?能不能让征日兵马就食于日国?”

崔秀宁握着情报,最熟悉情况。

崔秀宁摇头:“大王,据臣妾所知,日国这几年圈建了很多牧场养马,耕地面积大降,百姓每天都有不少饿死,流民数十万,元廷根本不管。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

“不过,日国养了几年马,现在战马最少有十万匹。元廷很担心我们攻打日国,东瀛行省平章衙门没办法,只能编练更多的日军协防。”

李洛暗叹一声,这么说,要征日就只能等到秋收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