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高陵决战,血色月夜(第2/5页)

又过了一个时辰,西边马蹄如雷,元军骑兵主力大队终于到了!

“轰隆隆——”

六万多元军骑兵奔腾如怒涛,似乎整个五陵原都在颤抖,声势很是惊人。

这是李洛第一次面对如此规模的蒙古色目骑兵。这就是驻扎关中的骑兵重兵集团!

之前李洛在衡阳和云南王也先帖木儿大战,云南王有十几万骑兵,可其中真正的蒙古色目骑兵不过四五万。

而且云南王还中了李洛的分兵之计,被李洛各个击破,当时李洛面对的云南王骑兵,不过十来万,而且大半是大理骑兵,土司骑兵,以及蒲甘部族骑兵。

而这次,元军六七万骑兵,全部是蒙古色目骑兵!

同样是骑兵,蒙古骑兵和大理骑兵,土司骑兵,吐蕃骑兵的骑射战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这六七万骑兵,有三万是蒙古骑兵。别看李洛打了这么多胜仗,可从来没有一次对阵过三万以上的蒙古骑兵,之前最多两万。

云南王之前的南方大军,纯粹的蒙古骑兵也没有三万人。

而且这个战场,可不是南方的战场。

哈赤牙哥见到叛军背靠泾河扎营,还控制了泾河桥,不由大笑道:“李洛这个叛臣,果然靠河扎营!”

步兵面对骑兵,靠河靠山扎营,当然是最靠谱了。不然,很容易被骑兵袭击后路,首尾难以兼顾。

“哼,他控制和泾河桥,还想给自己留退路,退入关中之北么!传令,两翼和正面轮番骚扰叛军,让他们片刻不得安宁,耗光他们的力气!”

哈赤牙哥下令。

“呜呜呜——”

元军的号角吹响,六七万骑兵分为数十股,从两翼和正面,轮番骚扰唐军。他们呼啸而来,每次都是散开的数千人,唐军火炮就是射击,也没有什么战果。

而且他们方向飘忽不定,火炮不可能时时刻刻调整方向。

讨厌的元军数千人零零散散的从三面靠近,借着马速放箭,将一支支羽箭射入唐军大阵。

蒙古骑兵的骑弓,本来就不比步弓差多少,加上马速,射程一点不比步弓差。

而唐军要想反击,火器已经无法取得有效战果,还白白耗费很多弹药。那就只能靠弓箭反击,可元军骑兵不但疏散开了,而且不断移动,难以瞄准,唐军弓箭和火铳很难奏效。

唐军为了保持阵型,又不好移动,还要保持密集的队列,反而给元军很大便利。

如此一来,唐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尤其是最外围防守大阵的长枪兵,不断出现伤亡。

要说唐军的单兵战力,比起蒙古兵一点不差,唐军老兵的单兵战力甚至比蒙古兵更强。可是,现在追也追不了,打也打不到,眼睁睁看着元军骚扰,时刻紧张戒备。

“砰砰——”

“嗖嗖——”

唐军前列长枪兵后面的弓箭手和火铳兵不断自由射击,却收效甚微。百步距离,火铳的准头已经很差,对低密度的移动目标,杀伤力堪忧,就算打中,也很难在破甲后还能射杀敌人。

而蒙古骑兵的弓箭,此时此刻反而更靠谱。蒙古大军赖以征服世界的骑射技术,能做到在高速的战马上还能保持不错的准头和射击频率。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也能学会的。

要知道,马背就是蒙古人帐篷之外的第二个家。五岁开始骑马射箭的蒙古人,很少有出门走路的时候,一般出门必乘马,乘马必带弓箭。

长年累月的熏陶,骑射融入到他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加上蒙古民族时不时的骑射竞技比赛,和以骑射技术为衡量标准的价值观,使得他们的骑射本事,远超其他种族。

元军每次派出数千人轮番上阵骚扰,似乎永无止境,而唐军扎在原地,无法动弹。

“轰轰——”

忍无可忍的朱颔,终于下令开炮。然后火炮虽然射程足够,可对于疏散来开的元军骑兵,杀伤力实在有限。

唐军发射了几轮火炮,耗费不少弹药,却只打死打伤几十个元军骑兵。

而死伤在元军箭下的唐军,已经有两百多人。

元军足足骚扰了唐军两个多时辰,直到太阳落山,才告一段落。

这一下午的恶心战斗,元军死伤堪堪百人,唐军伤亡接近三百人。

三比一的战损,可说是唐军败了!

入夜,元军骑兵豺狼般三面围困唐军,而且能得到充足的休息。可唐军要时刻提防元军骑兵袭击,不得不高度紧张。

李洛,这个一直打胜仗的男人,第一次感到战事的棘手。

他现在终于体会到金军和宋军的痛苦了。

不是你打不打得过的问题,是你想打也不到的问题。机动性不行,没有战场主动权。

的确……很恶心人啊。

这么耗个十天半月,就是铁打的军队也筋疲力尽了。

看来,要想恢复中原,的确需要大量骑兵,光靠机动性差的火器,不行。

不过,今日这番被动,也是李洛有意为之。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洛也不担心文天祥和陈淑桢的两支兵马。因为他们本来就不用消灭元军,只要自保即可,不像自己这一路,必须要消灭关中元军。

文天祥和陈淑桢骑兵少,固然拿元军没辙,可他们要想撤退,元军也同样拦不住。

“陛下,明日,是不是要向东移动,进入两河交汇处的高陵?”朱颔问道。

唐军的第二步,就是往东移动二十里,到达泾河和渭河交汇处的高陵。

那里三面靠水,只有西面是五陵原,能够更好的防御元军骑兵。

也是一个战术迷惑。

李洛用兵诡诈,可不是白给的。

“不急。明日就拔营,元军未必会上当,起码要到第三日,要让元军看到我军的无奈。”李洛笑道,“朕担心的,就是泾河之北嵯峨山中藏得骑兵,会被元军发现。”

韦素拱拱手,“陛下,泾河之北的百姓和元廷官员,早就撤干净了。嵯峨山离河岸并不远,骑兵进入山中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应该没有被发现。”

唐军大营在议论,元军大营同样在议论。

元军将领们的兴致都很高。

都元帅阿札海割了一块烤的焦黄鲜嫩的羊肉,塞入嘴里,沾满油脂的手在辫子上一擦,再灌了一大口马奶酒,咂咂嘴,“平章官人,李洛今日吃了亏,明天估计要过桥逃往泾阳了。”

“他跑到泾阳有什么用?本堂巴不得他跑到泾阳。”哈赤牙哥一匕首扎在羊肉上,打了一个饱嗝。

“泾阳在北,离汉中更远。他要过河,我们就把他围困在泾阳,让他想撤军都撤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