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陛下,不愧是真道天子!(第3/3页)

李洛亲自扶起文天祥,吩咐给文天祥上茶。

文天祥比之前瘦了不少,他露出一丝苦笑,“陛下过誉了,臣惭愧之极。这次北伐中原,臣未得寸土,一仗未打,却折损了数千兵马,耗费了百万钱粮。”

“这已经是大功一件了。”李洛对文天祥的谦虚不以为然。“文先生在中原一仗未打,这次来关中,是真的要打仗了。”

文天祥道:“陛下是想先陕北和打河套,还是想打陇西?”

李洛请文天祥坐下来,“文先生的意思呢?”

文天祥说道:“河套和阴山都在元廷手里,可是隔了黄河和长城,元廷骑兵一时半会很难南下。而西北的元军,被关山阻隔,一时也难以进入陕西。不过,我们也不能再拖了。”

“臣以为,应该兵分三路,一路北上陕西,过黄河抵达长城,趁虚拿下河套,可得战马和党项骑兵。尤其故西夏银州夏州,据说党项移民仍然不少,延安汉人,也善骑射。”

“第二路,从关陇道过街亭,入祁山收复陇东,一路收复陇西。”

“陛下祖籍陇西,最好是亲自率军光复祖地。另遣二将,收复陕北和河套,陇东。”

李洛点头称善,文天祥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当真是英雄所在略同。

“文先生所言极是。朕本来想请文先生北征,收复陕北和河套。可是如今今日入冬,北地已经飞雪连天,文先生是南人,朕不忍心你受风雪之苦。”

文天祥闻言很是感动,拱手说道:“谢陛下体恤,臣铭感五内。不过陛下放心,臣年刚五十,筋骨自幼打熬的还不错,无灾无病,不畏北风风雪。再则,畏苦寒而不劳王事,臣不取也。”

李洛想了想,“那就辛苦先生了。朕准备给你六万兵马,够不够?”

“敢问陛下,不知陕北和河套敌情如何?”文天祥没有马上回答够不够,而是问到敌情,显示出稳重的做派。

李洛笑道:“陕北有元军三万余人,多是汉奸军,骑兵不过数千人。黄河之南有元军两万余,黄河之北长城之南,有一万多骑兵。”

文天祥明白了,“元军兵力并不多,五万兵马足够用了。不过还要占领地方控制关河,六万也不多。那么陇东呢?陛下打算派谁去?”

“让萧北去。”李洛不假思索,“陇东不是迁移了不少契丹移民么?他会说契丹语,让他去招募一批契丹骑兵,估摸一万骑兵还是能招募的。陇东元军也不多,给他五万兵马足够了。”

“陇西,朕自将五万兵马去。那里曾是金国陇西右节度使辖地,有不少女真遗民,也可招募为骑兵。嗯,更重要的是,朕还要回陇西狄道祭祖。”

文天祥道:“军情紧急,为防元廷援军赶到,臣三日后就点兵出发。”

“好!那就冬月初十,三路齐发!”李洛立刻做了决定。

三路出兵十几万的大事,君臣二人数语之间,就敲定下来。

“陛下,臣这次来关中,除了带来十万俘虏,还带来了张志纯。皇后陛下说此人乃是建筑大师,修了南天门和泰山道宫的,应该能胜任宫建大臣之职。”文天祥想起一个重要的事。

对!就是张志纯!李洛一听就想起来是谁了。

古代十大建筑大师之一的张志纯。

此人,应该行!

“此人何处?”李洛问道。

“回陛下,就在行宫外等候传见到。”

“杨栝!”李洛喊道,“传张志纯道长。”

“诺!”

没过多久,一个面色黧黑,年约五旬的高大道人进入迎天阁。他见到李洛,立刻稽首行礼,很恭敬地说道:“贫道张志纯,拜见大唐皇帝陛下!无量天尊!”

他目光炯炯,阔口狮鼻,胡须卷须。虽然身穿道袍,却不像是个道人。

李洛笑道:“张道长免礼,请看座吧。”

“谢陛下。”张志纯不卑不亢的道谢,不失礼节的正坐在蒲团上。

“道长且看,此图如何?”李洛取出那张长安城的设计图,递给张志纯。

张志纯看了图纸,脸上露出微微激动的神色,看了半晌之后,方才稽首下拜,“陛下学究天人,思虑高远,当真玄妙难言,深得道教精髓,不愧是真道天子。”

他来关中前,和张三丰有过深谈。张三丰夸赞李洛是真道天子,他此时是真正感受到了。

这图纸上所说的,皇后曾经给他看过。原本他还以为是某个才智之士所献的妙策,如今看来,竟然是皇帝皇后自己琢磨出来的。

这不得不让张志纯敬服不已。

这位贵人能做皇帝,和大元分庭抗礼,绝对不是侥幸啊。不愧是真道天子。

李洛问道:“张道人以为,可行否?”

张志纯毫不犹豫的点头,“完全可行。只是,用工之巨大,开支之浩繁,恐怕超过隋营大兴,元建大都!”

李洛笑道:“无妨。朕有三十万战俘,大可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