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天子的生日,就是这么豪(第2/3页)

“怕!”静鞭一响,四个嗓门大的唱礼官,一起拖长声音高喊:“良辰吉日,大唐开天立极……朝贺圣寿!”

“哈!哈!哈!”依仗侍卫们一起大喝。

与此同时,台上的《上元乐》之舞,也变得动作遒劲起来。

紧接着,官居一品的林必举、杨汉明、崔牧、龚侃、郑思肖、江钧、陈淑桢、张三丰八人率领文武百官一起出列,转身面北。

被教导过的李征,也带着皇子和公主们起身,站在前面。

“拜!”李签大喊。

一千多官员一起下拜,动作很是整齐,煞是壮观。

李征拜的像模像样,可李律和李微就不那么熟练了。年纪更小的,只能被宫人带着下拜。

“山呼!”

“臣等恭贺大唐开天立极文成武运大仁至圣皇帝,万寿无疆,圣体康健,国祚永享!”一千多官员齐声恭贺,声震苍穹。

“兴!”

呼啦啦一声,一千多官员又一起站起来。

“再拜!”

“山呼!”

“兴!”

足足下拜十二次,这圣寿朝贺之礼才算结束,这还是李洛简化的结果,他是心疼他的臣子和儿女。因为按照传统,皇帝大寿,官员贺寿要下拜三十三次!

意思是三十三天,一拜一重天!

李洛足足减少了二十一次。

三十三次,真是太多了。要知道,就是元旦大朝,也不会拜这么多次。这要是年老体衰的大臣,估计要拜死。

十二次拜完,年纪大的臣子,已经出汗了。

“礼毕!”李签再次喊道,他的嗓子也破了。四个唱礼官的嗓门,也有点破了。

最后一次下拜后,礼官不能再喊“兴”了。此时,百官只能跪在地上。他们的嗓子,也差不多破了。光是李洛的尊号,就是十二个字啊,要喊十几遍!

李洛站起来,平伸两条宽大的袖子,虚扶一下,“朕谢百官贺,平身!入席!”

“谢开天立极……皇帝陛下!”百官再次叩首之后,这才起身入席。李征等也回到座席。

直到此时,不独编钟,所有乐器才一起奏响。整个广场,顿时沉浸在宏大的喜庆之中。

而舞台的一百八十名舞女也退下,换了六十四人的乐舞《庆善乐》。

数千宫人穿花蝴蝶般举着杯盏盘碟,放在案席上。每席之上,都是八道菜肴和果品,加一壶酒。

这又被简化了。按照宋制,皇帝寿宴,要连下六席,每喝一轮,就要换一次菜,前后总共四五十道菜肴果品,要吃半天,还吃不完。

但是,吃不完可以带回家,这其实是赵官家对臣子的赏赐,让他们的家人也能吃到。赵官家还大方的送食盒,地位高的大臣,甚至让宫人将吃不完的菜送到家里去。

因为太多吃不完,可又为了排场不能省菜,赵官家就想出“假菜”的办法。很多菜都是假的,比如假甲鱼,假熊掌。

李洛不可能换六轮,只换三轮菜。也就是前后只有二十四道。

这倒不是李洛小气。而是江陵唐宫狭小,宫女加宦官不过四千人,无法担负规模太大,流程太复杂的大宴。

而宋元宫室庞大,宫女宦官过万,当然可以这么干。

李洛和崔秀宁的御案上,同样是八道菜品,以示与群臣同乐之意。

酒菜虽然上了,但此时还不能用。

政事堂中相林必举还要代表天下臣民上贺表,表曰:

“兹有大唐十八州、八千二百四十万臣民,谨恭贺大唐开天立极文成武运大仁至圣皇帝陛下圣寿……圣人降而天下颂……厚德载物,泽被苍生,恩同三皇,功过五帝……伏请昊天上帝,四方神祇,护佑大唐开天立极……陛下福寿绵长,永享国祚,开万世之太平……”

接着,太尉江钧代表大唐将士上贺表。

李洛颔首微笑,“臣民之贺,朕已具之。雨应时而下,风承运而生,天地之神凝,故物不瑕疵疠而五谷熟。朕宜行天道,知时节,理阴阳,为天下表。”

林必举肃然道:“善。陛下之言,大道至简。臣等名为陛下贺,实为天下贺也。”

意思是,之所以为了陛下好,是为了天下好。这是最高级的马屁了。

“陛下,请释服。”中官常侍康西恭敬地说道。

李洛站起来,携着崔秀宁的手,“梓童,释服吧。”

为何要释服?

因为帝后的礼服最繁复庄严,穿上很难用膳,而且过于隆重威严,也让群臣不能尽兴宴饮。所以,必须要换衣服。

皇帝和皇后回宫后换上常服,戴上幞头的李洛顿时随和了很多。

“诸位卿家用膳吧,不要拘束。”李洛率先举起玉杯,杯中是葡萄酒,是从兰州缴获的西域美酒。

“举宴!”李签再次唱喝一声,君臣一起举杯,向天子致意。举杯致意之后,才能享用宫宴。

一时间,君臣同乐,气氛很是热闹。但是,这种热闹,其实都是装出来的,同样是礼节的需要。

太上皇颜铎祝贺道:“老夫祝贺皇帝福寿绵长,早日恢复中原,开创盛世。皇帝,今日这大好局面,老夫甚是欢喜,勉之勉之。”

李洛站起来,“儿也祝太上皇陛下福寿绵长,共见太平盛世。”这杯酒,皇帝必须要喝。

“陛下,臣妾为陛下贺,祝陛下福寿绵长,万寿无疆,国祚永享。”崔秀宁手持玉杯盈盈站起,为李洛祝寿。

李洛同样举杯,温和地笑道:“梓童操劳后宫,致力桑蚕,为天下妇人之表,着实辛苦,朕谢梓童辅佐。”

皇后敬的酒,皇帝也必须要喝。这还是礼节。

小太子李征也早有准备,“儿臣祝父皇陛下福寿绵长,万寿无疆,国祚永享。”

李洛听了,不由感觉有点好笑。老子真要万寿无疆,国祚永享,那你不是要一直当个太子?父皇会很心疼啊。

然后,就是长公主李沅敬酒。

接着,大臣纷纷站起来,为皇帝敬酒。只是,皇帝不用喝,而大臣自己必须喝。

这第一轮酒,本来就不是随便喝的,而是必须要敬皇帝。

当然,敬酒的先后秩序,也是封官位大小和爵位高低。

很快,就轮到静海公陈益稷了。

陈益稷官职只是个四品礼部郎中,可架不住他爵位高啊,所以很快就轮到他。

“臣陈益稷,恭贺陛下……”陈益稷有点激动的站起来,这位曾经的安南王,此时一脸谦卑之色。

李洛呵呵一笑,“静海公,可思越否?”

陈益稷很是聪明,他闻言并不惊慌,也知道皇帝是开玩笑,也赶紧配合地说道:“回禀陛下,此间乐,不思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