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这孩子,可怜(第2/3页)

“虽说朝廷派了使臣去南方求和,但李洛必定不允。为今之计,只有铁心侍奉大元,元宋结盟共进退。依仗大元之铁骑,大宋之民心,一起攻略伪唐,才能保大宋社稷。”

“大元之铁骑,大宋之民心。说的好!”莫度的话句句说到留梦炎的心上,“以悔之看,官家如何?”

莫度一笑,“官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不会理解恩相的苦心。他一定在腹诽恩相揽权。却不知若非恩相主动操劳,这大宋一天都撑不下去。”

“如今中原民心渐渐归附,百姓开始称颂官家,却不知都是恩相的功劳。那些愚民不知,要不是恩相,大元怎么会还了中原,复立大宋?他们怎么能减税增田?”

留梦炎抚须微笑,心中颇为受用,“但为国事,为大宋,老夫受人非议也不在意。以悔之看,这朝中当务之急为何?”

莫度放下酒杯,“这减税均田招兵等事,都已经在办了。如今恩相主持朝廷,犹如摄政。可恩相缺了兵权,尤其是这京中宫中的禁卫兵权。”

“官家毕竟是天子,即便不理事,那总有名分大义。这京中的武将,难保没有主动投效官家的。要是官家暗中拿到一点兵权,突然对恩相发难,那……”

留梦炎赞许的看了莫度一眼。没错,他担心的,就是这个。

如今的宋军,都是元军两淮汉军改编的。他们既不是忠心的克尔钦军,也不是哲里木军,而是当年降元的两淮宋军。

本来就是宋军!

大元对这支汉军,也最不放心。这次倘若中原爆发反元大乱,这二十万汉军多半会反叛。

大元对这支兵马虽然还有控制,但谁知道某个将领会不会暗中投效旧主赵显?

这皇宫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兵权的,不然自己这个平章军国重事,就很可能栽在赵显这个毛头小子手里。

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皇帝的名分。哪怕这个皇帝是傀儡,也不能小看!

“悔之,你在高兴麾下,曾做过百户吧?”留梦炎问,“真是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啊。”他记得莫度曾经说起过在南方做过百户。

莫度点头,“恩相真是好记性。度的确做过百户官,高兴都帅兵败后,兵马死的死,逃的逃,度就丢了官职。”

留梦炎挥手令侍女退下,闭着眼睛听了一会儿蝉鸣,忽然开口说道:“悔之,这侍卫步兵都虞候之职,就交给你做。老夫准备重建侍卫步军马军,以都虞候统之!”

什么?

莫度露出惊愕之色,随即变为喜色,赶紧离座下拜道:“度,谢恩相抬举!”

留梦炎扶莫度起来,“老夫抬举你做这都虞侯,你想必知道该如何去做。”

莫度拱手道:“恩相放心,度必定仔细选拔侍卫军马,办好这件差事。但有度在,不教恩相有所差池。”

……

江陵,唐宫光政殿。

唐主升座议事,有报伪宋使臣已到,要拜见大唐天子。

身穿通天冠服的李洛,对满朝文武说道:“伪宋非一国,更非正统,乃是蒙元之傀儡,不见!”

不见是对的。只要一见,那就是有承认伪宋之嫌疑。

“那臣就驱逐伪宋使臣。”礼部尚书吴镇楼说道。

谁知李洛同样不允,“伪宋使臣,名为宋臣,实为宋贼。既然自投罗网,断不许其北归,以报我大唐虚实。”

“警部,暂时扣押伪宋使臣,但不许苛待。”

“遵旨!”警部尚书商铣领命,随即下令江陵大警堂立刻羁押伪宋使臣。

李洛并不是个小气的人,不愿接见伪宋使臣也就罢了,可为何要扣押呢?

因为使臣是姚隧和王恂!

姚隧,是金末大学者许衡成就最高的弟子。可以说许衡死后,北地学界就属姚隧为第一了。

王恂则是刘秉忠的弟子,是元代著名天文家和数学家,和郭守敬齐名。

这两个人竟然成为正副使者南下,可见元廷和伪宋都不重用他们。

事实上,姚隧和王恂在历史上都曾经身居高位,颇受元廷重用。可是这个时空受到李洛崛起的影响,汉臣被忽必烈猜疑冷落,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李洛本来要以礼相待,说服两人归唐。可两人的家眷都在河北,倘若两人归唐,那就是害了他们。

所以才要“扣押”。

被扣押,又不是投降,元廷和伪宋都没话说。

下朝后李洛回到寝宫,崔秀宁见面就笑道:“姚隧和王恂被扣押,却不吵不闹,还若无其事的下棋。他们应该是猜出来了。”

李洛摘下通天冠,只带着白玉发冠,在崔秀宁面前坐下,端起她的茶杯一口气喝干,“这都猜不出来,就不是姚隧和王恂了。他们的智商,不允许他们猜不到。”

男人显然感觉到夏天的恶意,他出汗了。

崔秀宁吩咐颜婵儿给李洛上一杯冰镇酸梅汤,“那你打算怎么处理他们?”

“先晾他们十天半月,等他们的耐心耗光了,再召见他们。”李洛早有主意。

崔秀宁掏出罗帕给李洛擦擦汗,“这光政殿啊,夏天就是热,设计有问题。你看你,一身汗。大臣们估计也一身汗,是应该搞一套夏服了。”

李洛不着痕迹的在崔秀宁身上摸了一把,“我真羡慕你啊,不用上朝,就穿着这抹胸罗衫,又凉快又诱人。”

崔秀宁打掉男人不安分的爪子,指指珠帘月门,压低嗓子说:“宫人就在外面,你可是天子,大白天的注意影响。”

李洛点头,“懂,时间不对。”

崔秀宁懒得接这一茬,转移话题道:“开封来新消息了。一是伪宋对中原豪族举起了刀子,分兵按照名单突袭抄家杀人,将田地分给百姓,钱粮充公。这钱粮会分给忽必烈一半,忽必烈真是老奸巨猾,他自己不干,借伪宋的手干。”

李洛冷笑,“这是抛弃中原豪族了。不过,忽必烈的吃相也太难看了,这不是抄家,这是强盗的做派,抢光杀光,斩草除根。和这老家伙一比,我们真是菩萨。”

崔秀宁道:“还有,中原百姓,开始有人说赵官家好话了。唉,眼皮子为啥就这么浅?分不清谁好谁赖么?这么容易就相信中原恢复了?”

李洛哼了一声,“警察,你这种出身不太了解百姓是最善变的,他们抗风险能力太低,最关心的东西只能是生存,没有条件考虑太多精神层面的东西,为了生存,只能随波逐流,因时而变。这不是眼皮子浅,这是没办法。”

“再说,现在没有互联网,没有视频,他们怎么知道南方一定像特务宣传的那么好?南方是遥远的,只有脚下的田是近的。凡事就怕比,以前蒙元横征暴敛,现在突然负担大减,蒙古官走了,赵官家来了,他们当然不会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