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嵯峨山的发现!(第2/3页)

又下诏广州,交州等四州抽调七品以下官吏五百,招募不第士子千人,伤残退役唐军千人,招募僧人五千人,携带华夏典籍和佛经千余卷,随军队西入恒北,担任郡县官吏。

李洛用的还是老一套。哪怕一个村官,到了恒北就能做县级干部。县级干部,去了最少也是市级干部。伤残退役的唐军士卒,最少也是乡级干部。

通过这种方式,牢牢的掌握恒北。

李洛又下诏授予恒北天竺人为准唐民(二等)身份,赋税四成,政治待遇同南洋都护府之民,只有汉语汉字考试合格者,才能申请唐民身份,或者嫁给唐人的女子,可申请唐民身份。不过原来的奴隶,仍然是奴隶。

再下诏设置恒北都护府,管辖恒河之北,后世孟加拉和天竺东北。

任命象州(占婆)牧马宣礼,为恒北都护府总督。以瞿世为恒北镇守军都督。

又将后世的孟加拉湾,命名为南夏湾,将后世印度洋命令为南夏洋。

李洛还下旨给瞿世和马宣礼,要是两国乖乖移交土地,就不要挑衅,双方以恒河为界即可。可要是对方不老实,那就直接用兵。

总之,一定要占据恒北,堵住天竺西北元军南下的通道,绝不能让阿姆河的元军重兵集团进来。

不然的话,大唐到时北伐就可能腹背受敌。元军完全可以以恒北为基地,进攻大唐南方。

事实上,从后世的阿富汗南征印度并不容易,只要有几万唐军防守,元军就很难“入关”。

……

四月,摄政皇后崔秀宁秘密下诏,准备北伐军需粮草,三月内务必万事齐备。

整个大唐,顿时如同一架战争机器,暗自运转起来。

当然,具体的北伐大略,还需要李洛回来制定。

“启禀老师,开封莫度来了秘信,说他和留梦炎的族孙女留明姝,已经生了一个男婴。他说,请陛下和娘娘相信他,请组织相信他。他绝对不会因私废公。”李织专门为莫度之事进宫禀报崔秀宁。

原来,莫度为了取得留梦炎信任,答应娶了留明姝,两人去年就已经成婚,孩子都生出来了。

莫度担心组织不信任自己,这才秘密送信解释。

崔秀宁笑道:“他运气还真不错。他现在最新情况如何?”

李织回答:“除了掌管开封宫内外禁卫兵权,还得了一个侯。最近,又升了枢密副使。”

都做了枢密副使了?

崔秀宁觉得有些好笑。这个莫度,还真会借势升官。

李织继续道:“老师,我们在宋军中布置的差不多了,如今完全可以发动,加上莫度居中策应,这河南江北之地,随时都能收回。要是等到夏收结束,伪宋又会送三百万石粮食给忽必烈了。学生和李绵他们都认为,应该动手了。”

崔秀宁点头,“是该动手了。但不是眼下。嗯,等到陛下回来,北伐大军准备就绪再说。伪宋的粮食,怎么也要到八月才能送给元廷,我们不着急,完全来得及。”

崔秀宁又详细安排了一番,叮嘱了一些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就让李织等人暗自准备。

她和李洛苦心孤诣的策划这么多,目的只有两个。

一是北伐必须要打赢。

二是,北方人口不能再有太大损失了。

两个目标都完成,才算北伐胜利,缺一不可。

“传令,让郑和觐见。”李织离开后,崔秀宁突然要见郑和。

不一时,军师府南阁太尉郑和,就急匆匆的进宫。

“微臣郑和,拜见娘娘。”

称呼娘娘的,一般都是比较亲近的臣子。

“郑和,起来坐吧。”崔秀宁放下手中的文件,指指一个坐席。然后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你出海后,在那印加国有没有见过一种树,树皮可以治疗疟疾?”

得到玛巴朗结南征时死于疟疾后,崔秀宁就一直惦记着金鸡纳树。

问题是,金鸡纳树长什么样子,完全不知道。

郑和毫不犹豫的摇头:“启禀娘娘,微臣不知有此树,微臣在那影伽国数月,倒是见过他们的医术,尤其是能用一种药物麻醉病人,用锯子和一种锋利的石刀,凿开头颅,取出风邪,病人竟然还不死。”

“他们还能解剖肚腹,检查病人肠胃,缝合后病人仍然不死,当真有些神奇。他们也多用草药,可什么树能治疟疾,却没见过。”

崔秀宁也知道郑和不知,只是抱着侥幸心理罢了。她似笑非笑的问:“跟随你回来之人,有没有土著?”

郑和顿时露出很不自然的神色,“娘娘赎罪,是带回来百十个土著人。只是,只是……”

崔秀宁肃然道:“只是什么?只是都是女子对么?”

郑和立刻跪下磕头,“是臣失了分寸,有伤我军体面,请娘娘治罪!”

“好了,你起来吧。”崔秀宁并无恼怒之色,“你们身在万里异乡,心身俱疲,这些事情有可原,本宫就不苛求了。”

“不过,回来的将士,愿意娶她们为妻的,那就尽快娶。不愿意娶的,就不能再霸占她们。”

这些破事,崔秀宁当然知道,那些被带回来的印第安女子,在船上担任的什么角色,已经不问可知。

郑和松了口气,“谢娘娘赎罪,臣代他们谢过。娘娘放心,她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嫁给水兵们了,本来人也不多。”

崔秀宁想了想,“你把她们集中起来,找人教授她们汉字汉语,到时,本宫还有话问她们。那种能治疗疟疾的树,和能当麻醉散的树,还有一种能流胶的树,可能还要着落在她们身上。”

“遵旨。”郑和不禁有些后悔。早知道娘娘对这三种树如此在意,当初就应该多呆一年,说不定能找到。

“娘娘,那些带回来的种子,长的怎么样了?”郑和又问了一个关心的问题。

“长的都不错。不过,这些都是用来做种的。要连续育种三年,才能开始推广。”崔秀宁提到这些作物,就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最新长出来的番茄,她已经吃过一个了。酸酸甜甜的很是可口,那真是后世的味道啊,虽说个头太小。

还有土豆,只有鸡蛋大小,她没舍得吃,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辣椒也红了。她尝过一个,真是辣啊。

崔秀宁本来不喜欢吃辣,可现在却觉得很美味。

这些都是用来育种的。每一个都要珍惜。

郑和说道:“娘娘,要么,臣再去一趟,把娘娘想要的三种树找回来。虽然没有图画,大不了把各树苗都带一点回来也行。”

这是个笨办法。可崔秀宁知道,后世南美洲的树种很多,每样带回来几棵树苗,操作起来很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