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反噬!大捷!告急!(第4/4页)

唐军中的号角再次吹响,数万步兵也全线出击!

此时元军骑兵被唐军骑兵压制,根本无法加速战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几万唐军步兵参战。

元军顿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完了。

后面的元军统帅剌罕忽台叹了口气,抬眼望天,然后对左右戈什克道:“随我出击,像个勇士那样去死!这一仗我们输了,但不能输了蒙古人的勇气。”

说完,剌罕忽台跨上战马,带着一群戈什克,飞蛾扑火般的冲向惨烈的战场……

洪武四年九月初六,唐军和元军在潼关之东、弘农河之西展开决战。

经过半天激战,元军大败,死伤殆尽。元军统帅剌罕忽台,大将实昊、耶凡、初丰等人,力战而死。

至此,持续五日的潼关大战以十万元军全军覆没为结局,落下了帷幕。

此战,唐军骑兵伤亡九千人,步兵伤亡五千余,潼关守军伤亡四千余,共伤亡近两万人。

伤亡虽然不小,却是实打实一场大捷。

潼关之战的胜利,意味着唐军这次北伐全线获胜,大功告成。元廷再也无法阻止唐廷收复河南江北。

可是文天祥却没有丝毫高兴。因为他刚刚结束潼关之战,就接到关中快马飞报的情报。

西北元军和河东元军正在大举攻打河套和陇西,朱颔和申花生等人因为兵少,已经火速求援,只是救援信还没到。

情报说,朱颔不到三万人,而攻打黄河和长城的元军多达十二万,是朱颔的五倍。陇西的申花生和刘卫泰,只有两万多人守着黄河,而对岸的元军也有十多万。

双方兵力相差五倍,而且并没有险关可守,只能依靠黄河和长城。可兰州段黄河和河套段黄河,水流平缓,并不难渡。这两处最多只能守个十来天。十天之内援军不到,元军很可能就会攻入陕西,攻入关中。

这已经是五天前的消息!

文天祥和李洛都料到忽必烈会对陕西动手,却想不到这么快,攻势这么大。

而且,很明显忽必烈已经对唐国特务高度警惕,这次调兵也很隐秘,很突然,保密意图很强。

等特察局刺探到元军调动的情报,其实已经来不及了。

“忽必烈这个老姜,果然还是辣的很。竟然动手这么快!”文天祥接到情报后不敢耽搁片刻,立刻命令耶律忠节和唐军率领两万骑兵先行入关,驰援朱颔和申花生刘卫泰。

接着,文天祥亲率几万步兵,放弃辎重,乘坐所有辎重马车,急匆匆的入关。

文天祥固然焦急,而此时远在江陵的摄政皇后崔秀宁,也同样有些焦急。

在吐蕃的特务快马急报,九日前,元廷特使秘密到了吐蕃,传达了忽必烈的密旨。

吐蕃诸部已经答应出兵。他们其实早就准备好了。此时,吐蕃诸部的大军,应该在攻打川西!

而整个益州的唐军,只有两万人。

还有一个情报是,驻扎阿姆河省的蒙元云南王也先帖木儿,已经亲率十余万色目大军南下,攻打北天竺!

整个北天竺的唐军,只有三万多人!

而唐军机动主力都在北方,已经来不及回援益州和北天竺了。

整个南方,兵力只有二十万,还分布在各州,兵力很分散。

崔秀宁接到情报,第一时间召开小朝会,紧急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