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天下有此君父,何其幸也!(第3/3页)

圣旨一下,当即兵部就发了部令,军师府用了印,皇帝用了玺,然后火速送出皇宫,连夜传令各州县。

十几万民兵将会被动员组织起来,协助官府维持秩序,防御元军趁火打劫。他们只是民兵,战斗力当然不强,可维持治安差不多了。

“传旨,速抽调临安驻军五千、襄阳驻军五千、金陵驻军三千、浔阳驻军两千、镇江守军一千、鄂州驻军两千、汉阳驻军一千、松江驻军一千,共两万人过江北上,以荆州节度使董虎臣统带!”

“遵旨!”

抽调两万精兵北上支援,已经是唐廷短期内能调动的最大陆军援军了。

说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大唐如今已经有水陆八十万大军,为何紧急关头,只能抽调区区两万兵马北上?

这一点,文武大臣们都是心知肚明。八十万大军,听起来吓人,其实还真不敷使用。

第二次北伐前,唐军有七十万五兵马,可北伐后减员不小。如今这八十来万,还是收编了淮南宋军,补充新兵后的结果。

首先,洛阳光禁军,就有三万人。这三万人守卫东都和皇宫,禁卫天子、皇室、百官,是绝对不能轻易使用的。

其次,在河南江北,唐军还有将近十九万人的中原重兵集团,加洛阳禁军三万和三千潼关驻军,刚好二十二万。

雍州也要直接对抗蒙元大军,防线又长,所以也有一支十五万人的重兵集团。

瀛州孤悬海外,也有五万大军镇守。

东州(高丽)是对抗辽东元军的要地,同时也要控制高丽,所以也驻扎了十万大军。

南方那么多州,怎么也要花十多万兵马镇守地域广大的本土。

还有南洋都护府的驻军,恒北都护府的驻军,还没有从天竺回来的陈淑桢部。这加起来,可不就已经是七十多万了?

剩下的,几乎都是水师了。

北洋、东洋、南洋、长江四大舰队八万水师,这八万水师也不好上陆地作战。不到逼不得已,朝廷也不愿意抽调水师那两万多陆战队当陆军用。

所以,可不就是没兵了?

陛下抽调的这两万北上援兵,已经是挤出来的兵马。

事实上,由于大唐走的是精兵路线,加上各地还没完全恢复,养八十万大军已经很不容易了。

养精兵,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