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原来是她(第3/4页)

赵庆就在村民们的羡慕而敬重的眼神中往家中走去,等到远远看到那可熟悉的大松树,以及大松树下的院子升起的炊烟,他所有的疲劳就一扫而空了。

那就是他的家了。

此时,他忽然发现,自家附近,竟然多了一个新院子,增加了一户邻居。

但他也没有惊讶,哪个乡亲修了新院子,有什么奇怪的?这几年江南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盛世降到,没有修新院子才奇怪。

路过这个院子时,他看到院子里种了很多梅花,在大雪中娇艳欲滴,分外美丽。

咦?

赵庆这次有点惊讶了。

虽然江南风光秀美,百姓也比较文雅一些,可是由于乡下清苦惯了,农家倒是很少有人会在院子里种植梅花,而是往往种菜。他的记忆中,也就是村中读书人家中,或者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才会有闲情逸致的种一院子花。

正在欣赏满院子的雪中腊梅之时,忽然一个女子从屋里出来,站在一簇梅花前,轻轻嗅着,脸上露出欢喜之色。

在看到这个女子的刹那间,赵庆就心生悸动。

这女子约莫十七八岁,正当妙龄。她身材玲珑,神色婉约,五官秀美,兼之黑发如云,肤如白雪,端的是一个惹人怜爱的娇俏小娘子。

而此时,女郎站在肆意开放的腊梅前,衬映着飞雪,即便她一副农家女子的衣装,也显出几分清华的气质。

此女,倒是有些熟悉啊。

同村女子,看着熟悉当然不奇怪。但是赵庆这种熟悉感却很奇怪,仿佛他在其他地方见过此女,不是在村中,甚至不是在本县。

到底在哪里见过?

赵庆脚步放缓,不由陷入回忆中。

猛然间,他想起来。

虽然过去了几年,但他还是想起来这个女子是谁,虽然当时她还小,最多十二三岁。

那年,他跟随圣驾出海收复瀛州。大军抵定瀛州之后,带回来很多女子。他当时,就是保护这些女子乘船西归的人之一。

一个小姑娘在船上晕船,吐的七晕八素,看着实在可怜。他看到那小姑娘,想起自己的妹妹,实在看不过去,就去找船上的军医,来给她治疗,还给她一块糖果。那小姑娘和她的母亲,还对自己千恩万谢,一直鞠躬说什么马司马司。

在船上好些天,他都能看到她们一家人。当时她们一家人似乎把自己当成了依靠,不敢离自己的视线太远。

下船时,小姑娘还哭了,对自己鞠躬抹泪,叽里咕噜的说着听不懂的话。

所以,他对那个小姑娘印象很深刻。他甚至记得,她的名字好像叫什么菜子。

想不到,她们一家人,被安置到自己的老家,还和自己做了邻居,天下怎么会有如此巧的事?

赵庆似乎还有些不信。他眯着眼睛打量那个女子,这才肯定,就是那个叫什么菜子的丫头。

所谓女大十八变。可是这丫头,眉眼之间还能认得出是她。

男人烁烁的目光很快就让那女子感知到了,她抬起眼眸,看到一双炯炯有神盯视自己的眼神,顿时吓了一个激灵,赶紧头一低,犹如一头惊慌的小鹿般,转身就往屋子里走去。

然而,女郎的脚步很快就停下,慢慢的转过身子,神色越来越惊讶。

“侬,侬是……”

她开口就是姑苏话,但是语调还是有些奇怪。

她的神色先是讶然和疑惑,但渐渐的变成惊喜。

“赵庆萨玛!阿罗……赵庆萨玛?”女子声音激动地说道,目中满是喜悦之色,她迈着双腿跑出院子,就这么径直的跑到赵庆面前,微微扬起娇俏的脸孔,“赵庆萨玛!”

虽然来得江南好几年了,她也学了一口流利的汉话,可是激动的时候,仍然不由自主的说起东瀛底层百姓常用的,也最广泛的东瀛语。

“我是苦菜子!”她担心他听不懂,赶紧换了汉话,“我还记得你。”

她的眼睛笑的弯弯的,目中还有亮晶晶的泪光,“想不到,你从长安回来啦。我听赵阿娘提起过你,但还不敢相信,真的是你。”

苦菜子说完,就深深鞠了一躬。

“某也想不到,你会在此处。”赵庆也有些高兴。“某记得,你改名叫文菜了?”

“是。”苦菜子点头,“如今叫文菜了。”她指指后面的院子,“我娘亲嫁人了,这就是我们的新家。”

赵庆点点头,“家主对你们好么?”所谓家主,指的是苦菜子的继父。

苦菜子甜甜一笑,“阿爹对我们很好。”

赵庆也能看得出来,她如今的日子不差,虽然是个典型的农家女,但面色红润,头发乌黑润泽,应该这几年没有缺少吃食。

农家的日子,只要赋税不重,有田可种,没有灾荒,日子还是过得去。

“外面雪大,你回屋吧,我要回去了。”赵庆对苦菜子点点头,就往自己院子而去。

“是。”苦菜子在身后微微鞠躬,却没有马上回屋,而是站在雪中,定定的看着赵庆走远。

赵庆回到院门口,一条黑箭射来,正是他当年养的小黑。

即便赵庆走了好几年,黑犬也记得主人。它嘴里呜咽着,耳朵垂下来,摇头摆尾的围着自己,显得极为高兴。

赵庆摸摸黑犬的头,一步跨入院中,喊道:“爹,娘!儿回来了!”

屋子里很快冲出四个人影,正是赵庆的父母和弟妹。

“爹!娘!”赵庆首先就跪拜下去,“不孝儿庆,拜见双亲!”

“儿啊!”

“阿兄!”

四人一起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他们万万想不到,赵庆竟然赶在过年前回来了。

“儿啊!”赵母忍不住喜极而泣,她看着高大威武,一身武将气派的儿子,激动的说不出来话来。

赵父也欢喜无限,不过到底没有流泪。

“侬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赵父上前一把拉起儿子,“我儿快快起来,怎么学的知礼了?”捶捶长子的健壮的身体,拿起那把黑鞘唐刀,“我儿是武士,金湾村还是独一份,爹欢喜的很。”

已到弱冠之年的弟弟赵喜,上来一把抱住赵庆,“阿兄,侬可回来了!爹娘可是日日盼着!总算把侬盼回来了!”

赵庆也狠狠在弟弟背上捶捶,“好得很,侬结实了不少!”

“阿兄……”年已十七的妹妹赵乐娘也泫然泪落,上前盈盈下拜。

就是农家女子,也是知礼节的。

“乐娘也成大姑娘了。”赵庆看到亭亭玉立的妹妹很是欢喜。

“好了,侬阿兄回来,那是天大的喜事,侬不要流眼泪,不吉利!”赵父说道,拉起儿子的手,“走!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