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大结局(第4/8页)

二、生平梗概

王四郎字敏山,号忘川,籍贯益州成都,西元宰相,权臣,把持西元朝政凡二十年。在相位期间,王四郎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彻底奠定了西元王朝蒙汉共治的局面。

元成宗大德13年(4001年),不到四十岁的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尔崩于西都(巴黎)泰安宫。因为前太子夭折,仅存的年仅五岁的幼子察罕继位,年号康乾,是为元文宗。

尚书右仆射王四郎,因受元成宗多年信重,得以托孤为顾命大臣,与蒙古大臣阿歹不花、古尔泰、汉臣汪清臣共同辅佐幼主,时称“四大辅臣”。

而阿歹不花为首辅大臣,四郎次之,古尔泰再次之,汪清臣甘陪末座。

然而阿歹不花为人耿直,不到一年就被王四郎抓住把柄构陷,以“阴结宗王,欺凌幼主,心存谋逆”为名,在太皇太后阔阔真的支持下,联合古尔泰和汪清臣罢阿歹不花,遂为首辅。

王四郎深得太皇太后阔阔真信重,以此挟幼主,内恃汉臣,外仗汉军,结党营私,把持了元廷大权。

康乾三年,次辅古尔泰力主东征,夺回唐军占领的西域地区。王四郎虽然反对,但没有阻止古尔泰。

康乾五年,元军在波斯盐漠之西被唐军大败,死伤八余万,第一次东征不但没有收复失地,还损失惨重。王四郎乘机追究古尔泰的罪责,以“冒失贪功,东征大败”为由,议古尔泰之罪,革除辅政大臣之职。

康乾七年,汪清臣薨。王四郎得以独揽大权,事事以太皇太后和幼主为名,可号令莫不出于己。

康乾九年,镇压十字教起义,平晋王之乱,叙功加太师,特进,权重朝野。

王四郎专权时期,对外实行保守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只保持陆上丝绸之路和唐朝通商,封锁海上商路,在海岸遍修堡垒,此次来消极应对控制海权的唐王朝。为了防止西方百姓出海逃离,王四郎推行禁海政策,不但片板不得下海,还将海边百姓内迁三十里。

为了巩固蒙汉贵族的统治,王四郎严厉执行剃发易服令,大兴文字狱,编织文网,分裂、打击、变革十字教和星月教,扶持儒教和佛教。

虽然王四郎有奸相骂名,但他的一系列措施,对维护元廷在西方的统治却极有成效。王四郎团结了西迁的汉人势力,使得汉官贵族迅速抬头,造成了蒙汉共治的局面,客观上强化了对西方的统治。

康乾十七年,王四郎以“蒙汉一家,勿相为忌”为名,让元文宗下诏升汉人为一等,与蒙古并为国族。

华夏学者认为,王四郎在元史上是类似史弥远那样的权奸,但有蛛丝马迹表明,王四郎似乎和唐廷特务机关有某种联系,很可能又是秦桧那样的间谍。但时隔七百年,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个猜测了……

千度千科词条:后唐王朝

华夏历史朝代。本词条与后唐帝国、天唐王朝为同义词,已为您跳转页面。

后唐王朝(3983-4608年)是宋亡元据之后最后一个华夏封建王朝,也是超级大一统的帝国时代,又称为天唐。后唐王朝共传三十二帝,国祚625年。

3983年,先唐后裔李洛在江陵称帝,年号洪武,国号大唐,史称后唐(又称天唐)。3988年,李洛迁都长安。李洛就是唐道祖。

后唐王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之后,确立以道治天下的国策,真道、文化、经济获得了巨大进步,史称“大公盛世”。

大公盛世不但是华夏封建社会第三个高峰,也是真道工业社会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大公盛世开启了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真道领域的发展,为世界现代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唐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当今的世界政治文化格局,让华夏共和联盟(华盟)长期领导世界文明,将华夏文化、思想、真道的巨大影响传播到世界各地。

后唐王朝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以4315年工业革命完成,唐章宗颁布《工业定国是诏》为界,前期为封建时代(3983-4315),后期为帝国时代(4315-4608)。

帝国末年,共和呼声日益高涨。大势所趋之下,4608年十月初一,唐安宗李赟颁布《改国体诏》,改组中央三府,组建太政院和监国府,并宣布退位,将大权交于太政院太宰,自己位居监国府监国、唐陵山城城主。

同一日,二十个亲藩诸侯王和四个内藩诸侯王一起发表通电,拥护中央朝廷《改国体诏》,同时宣布退位,并加入崭新的华夏共和联盟。

后唐王朝和平结束,统治华夏数千年的君主制度走入了历史。

《改国体诏》规定,国家军政大权在民选的太政院,由太宰总负责,任期五年,连任不得超过两任;最高监察和仲裁大权在监国府,由皇室后裔世袭的唐陵山城城主,世代兼任监国府的监国。

从此,以民选太宰与世袭监国为双轮的共和时代开始了。

二、国家档案

名称:后唐王朝、后唐帝国、天唐王朝、天唐帝国。

简称:大唐,天朝,中域

所属洲:华洲(中洲)

制度:君主专制

代表君主:唐道祖、唐成宗、唐仁宗、唐孝宗、唐理宗、唐章宗、唐景宗、唐熙宗、唐英宗、唐真宗等。

年代:华夏3983年—4608年

国土面积:18251万平方唐里

继承者:华夏共和联盟(华盟)

人口:1.5亿—12亿

首都:长安,洛阳

主要城池:临安、南海、河内、晋阳、金陵、开封、彭城、泉州、南海、荥阳、北平、成都、长沙、江陵、汉阳、平安等。

主要宗教:天道教

国庆日:十月初一

官方语言:汉语·河洛雅言

货币:银本位·唐圆

中央制度:三府九部十三寺司

地方行政级别:州牧—郡守—县令—乡正—村正

军事制度:武道制度;军师府;兵部;陆军;海军;宪兵

监察情治制度:御史台;大安府;三级铜簋;宪兵司;天道理教;统计署。

舆论:《大唐日报》;《大唐旬报》;文艺寺;采风使

三、历史发展大事记

宋朝末年,蒙元南侵,于3973年占领临安,随后开始了对整个华夏的殖民统治。蒙元贵族实行民族等级压迫制度,横征暴敛,残酷压榨和奴役各族百姓,造成流民遍地,哀鸿四野,华夏人民沉浸在水深火热之中,反抗殖民统治的起义此起彼伏,但都被蒙元统治者镇压。

3980年,赵宋宗室赵良钤在广州起兵,白莲教首领萧隐在荆州起兵,元军汉将黄华在赣州起兵,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反抗蒙元暴政的大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