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万剑与我同归墟(第4/4页)

他背着一柄剑,剑由星光凝成,熠熠生辉,与他本人对比鲜明。

“你的右臂呢?”宁长久问。

“断了。”柯问舟答。

“左臂握剑还顺手么?”宁长久问。

“我尚在适应。”柯问舟说:“换了一只手握剑,反倒有了久违的新鲜感,这也是人生惊喜之事。”

宁长久点了点头,注视着他,道:“你从孤云城逃至南溟,在这等追杀之中只失了一臂,今日能恰到好处地抵达这里,确实是人间用剑的最强者,只可惜,你无法称圣。”

柯问舟道:“与世长存者为圣,这是你当年给圣字做下的批注。”

宁长久道:“世界变了,当年的批注当然也就错了。”

柯问舟缓缓地拔出了背上的剑,道:“我很早就说过,这只是改朝换代而已,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你们这些旧朝欲孽的意志,早就该归于尘土的……你们不愿走,那就由我来将你们送入坟墓吧。”

宁长久持着剑,剑锋也正对着对方。

“看你剑意够不够重了。”他淡淡地说。

柯问舟好奇道:“不打算展开你的旧国么?单凭你的肉身,不可能挡住我的。”

宁长久不答,但他也顺着剑圣的话语,展开了意念,将身后的红日铺了开来。

虚境再度被照得明亮。

一个若有若无的神国浮现在宁长久的后背,好似他真正的,镀着神辉的冠冕。

其中的五根通天神柱尤为瞩目。

降生、婚姻、射日、死亡、重生。

它们是一条延续了几千年的长线,终于在此时此地,构筑成了如今的他。

柯问舟的目光停在‘重生’的那根柱子上,若有所思之后摇了摇头。

“难怪你不肯展开神国。”柯问舟道:“我虽不明真相,但我能感知到,你这根神柱问题极大。”

宁长久不言。

他手持白银神剑,身影转瞬掠到了高处。

整个神国好似都在他的剑尖,与他一道落下。

柯问舟神色肃然,也斩出了自己蓄势许久,最为得意一剑。

这是极尽落寞而沧桑的一剑,意味难喻,若时间的长河流经身前,恐怕也要被它斩断。

神剑斩出之际,柯问舟却蹙起了眉,轻轻咦了一声。

只见宁长久的手中,白银之剑不见了踪影,萦绕在他身边的剑灵,好像被他强行纳回了身体里。

与此同时,金乌神国里,第五根神柱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坍塌着。

柯问舟隐约看见,那神柱中绘着一个大殿,大殿中有一对少年少女。

他不解。哪怕这神柱是假的,自己也并不知道真相,它为何会在自己的注视下坍塌?还是说,有其他知晓真相的,正在注视着这里?

已容不得细想什么了。

没了剑灵与神国,宁长久扑来的身影就是真正在寻死了。

他的剑精准无误地撞上了宁长久。

剑光明亮如雪。

宁长久的剑气被打散,体魄被斩开,神血飞洒,在剑气中极速蒸干,他的身躯在刹那之间布满了上万道裂纹,瞳孔也在剑气中涣散开来,身后,那轮红色的太阳破裂,金乌哀鸣着飞回他即将被斩灭的紫府,然后与他的残躯一同被剑圣无可匹敌的剑气,斩入了至高的苍穹。

苍穹也随之开裂。

其后的墟海显露出来。

墟海是最大的沼泽地,将他的残躯瞬间包裹住了。

柯问舟能够感知到,宁长久已经在自己的剑下死去了,而那墟海,便是他的埋骨之地,那个唯有盲鳞鱼与吞灵者可以存活的地方,将会将他最后的神魂也慢慢耗磨殆尽。

剑气加重,推着白衣少年的尸骨,在墟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刻,无论是南溟海上的陆嫁嫁还是古灵宗的邵小黎,她们都有一种梦中踩空的感觉——似乎有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消失了,并且,是终将消失的消失!

陆嫁嫁抬头看着上方,怔神片刻后发疯似地向上掠去。邵小黎也已不顾一切地冲出了幽冥古国。

红楼里,司命捧住心口,瞳孔骤缩,垂落的长发瞬间苍白成雪,她抬起头,看见桌子上的长明烛火晃了晃,然后熄灭了。

白藏亦感到了不对劲……南溟近在眼前,难道她们来迟一步,难道姮娥也算错了?

她激动地望向了叶婵宫,企图寻找一丝蛛丝马迹。

叶婵宫缓缓睁开,注视着前方,面容宁静依旧,似月亘古不变。

青铜神驹在夜色中驰骋着,前方,古灵宗已勾勒出了轮廓。

西国,注视着水镜的赵襄儿痴了许久。

她眼睁睁地看着墟海开裂,看着宁长久不成人形的,没有了一点生气的躯体陷入其中,不复得见。她如遭雷劈,精神木然,许久没反应过来。

接着,她明白了金乌神国崩塌的原因。

第五根“重生”的神柱是错误的。

她分明看见,那根神柱中只有宁长久与宁小龄两个人,其间非但没有宁擒水的鬼影,也没有白夫人的窥伺和那些慌乱的文武大臣。

她虽不在现场,却也知道当日发生了些什么。

所以她一眼就能看出‘重生’的错误。

也正是因为自己在万里之外的凝视,那根神柱才率先坍塌的。

神柱坍塌之前,他便将剑灵收入躯体,那最后一剑,近乎是自杀式的。

他为何要构筑这样一根神柱?这是故意的么?他知道我在看他么?

诸多疑问纷至沓来,赵襄儿心中的惊忧丝毫不减,因为,她确确实实感受不到宁长久的气息了……宁长久,你到底要做什么?!

幽冥古国里。

宁小龄坐在神座上,九幽发现,今日,冥君的身影是颤抖的。

但少女没有睁开眼。

如果说她的心海是一片幽暗的湖水,那师兄死的那刻,便有一滴水滴在了这寂静如镜的湖面上。

少女以心神做出了回答:

“我知道了,师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