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三零三四年(下)(第4/4页)

一万零二人,每个人都配发了海狮城自主生产的新型腕表,虽然还缺个卫星,无法随时跟耿江岳保持联系。但只要耿江岳也进入幻灵界内,腕表的坐标就能显示出来。

安全性上,基本是可以保证的。

耿江岳目送排骨他们背影,在养殖中心外站了一个多小时,才转身返回天京市,去见了荀继新。东华国国内撕逼六个月,新社区的名单越来越难产,撕得不可开交。

按照平安阁的意思,是希望各城市的居民,尽可能地搬到一起,虽然新社区的数量不见得够,但人越多越安全,这个措施是得到过几百年实践的验证的。

虽然聚到一起后,大家不见得都能找到工作,生活质量也会下降,但是好歹还有超级大楼兜底,实在不行,可以先暂行一段时间全民宅居的生活。

然而这个提议,还是遭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耿江岳眼看着东华国不少傻逼城市的傻逼居民,为了所谓的自由,磨磨蹭蹭就是不肯搬,非要等出了事故了,死了人了,全市上下才慌慌张张动起来。

半年时间,他所处理过的159个东华国城市当中,有半数都是这样才肯搬走。

搞得东华国这半年来,全国有一半的力量都花在了路上。

得亏国家的物资供应基本全都靠人工智能和机器实现,不然早就出乱子了。

但饶是如此,东华国三零三四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至少要往下掉个3%左右,以东华国的巨大体量,这就相当于损失了七八个海狮城……

“我还欠你们一百零三个社区,抓紧点吧。”耿江岳拿到最新的一个名单,催促荀继新道。最新的建设地点,是在日格桑市。整个东华国东华山脉地区本来就地广人稀,出了七八次不大不小的事故后,终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全区所有居民,终于全部集合到了东华山脉地区的两座城市里。这也就意味着,全区32座城市,被硬生生整合成了两座。

至于什么时候能搬回去,那就不好说了。

因为耿江岳为了给东华国建社区,往往是走到哪里,就得拆到哪里。东华山脉上,东华国举国之力辛辛苦苦花了上百年时间兴建起来的那30座被放弃的城市,现在也势必要成为耿江岳兜里的原材料。但是东华国也没办法,为了生存,这点苦头,只能咽了。

按照平安阁的最终计划,全国316座特大城市,最终会被整合到100座之内。

这动的不仅是东华国各级官员的奶酪,也直接触动了东华国二十亿居民的生活。本地的不愿意外地人过来抢占土地资源,毕竟多一点超级大楼,就要少一点公园和商业街区,被迫搬迁的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离家远去,而且可能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日子。那些早就习惯了生活在阳光下的人们,根本过不了每天在超级大楼里晃悠的日子……

耿江岳在这场撕逼大战中看到的每一幕,都是赤裸裸的人性。

十月份,耿江岳一边继续给东华国还债,一边暗地里搜集高中老师,等到十月中旬,南一岛船坞上传来好消息,第一艘海狮城自主研发的两千吨护卫舰,成功下水。

图纸是专家自己设计的,生产线是工人们自己搭建的,船是耿江岳嫌慢自己造的……

在距离极冬节到来仅有十天之际,这艘护卫舰,载着三百名海狮城第一批水军,穿上悬挂着海狮城国旗,大摇大摆,朝着中南次大陆联盟邦普邦首府德尔斯基里迪纳摩的港口驶去。

奉命在这条航线上拦截海狮城船只的曾及第见到海狮城那国旗,愣是不敢有半点动作。

这一天,中南大洋上天色阴沉,雾气迷蒙,没有风,环境压抑得让人想吐。

在海上飘了有半年的曾及第,形容枯槁、神色萎靡地跑上甲板,眼看着海狮城的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正当他双手紧紧地抓着船舷,几乎把要纯钢打造的栏杆捏出印子来的时,伴随着轻轻的海浪声,一个粗劣的喇叭声,随着海狮城船只的接近,传进了他的耳朵了。

“收报纸!收废报纸!收破家电,收破家具。收建筑垃圾,收医疗垃圾,收有毒废料。收废液,收废气,收各类垃圾,收所有垃圾……!”

喇叭声越来越近,海狮城护卫舰巨大的船身,在中南次大陆联盟舰队中间,悠然穿过。

穿身上,写着巨大的三个字——“环保号”。

片刻,环保号在中南次大陆联盟海军几千人惊愕的目光下,走出舰队阵列。

那收垃圾的声音,缓缓远离。

曾及第转头看着远去的大船,也不知道是心底里的哪根弦被碰到了,突然跪了下来,先是抽泣,然后开始颤抖,身子越抖越厉害,哭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撕心裂肺,越来越歇斯底里……

十几道黑线,从他身体中冒出来,无意识地扑向站在他身后不敢上前的士兵们。

两天后,中南次大陆联盟政府宣布,前往海狮城维和的舰队,遭遇海怪袭击,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环保号抵达德尔斯基里迪纳摩,收到了三百船废品。

连废船带废品,一起拖往海狮城。

环保号收废品的广播,也在这个糟糕年景的末尾,轰轰烈烈,红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