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夏白眼的作品(第2/2页)

“祖传打伞?打什么伞?”秦老茫然的反问。

“没事儿,没事儿。”石泉笑着转移了话题,“秦老,您来看看这底座吧!”

“你也有意外发现?”秦老没把刚刚的问题当回事儿,饶有兴致的凑过来只是看了一眼便皱起了眉头,“这不对啊”。

“您给说说?”石泉虚心求教道。

“从雕工来看,这座妈祖像绝对出自大家之手,而且能用金丝楠木,敢用金丝楠木的,就算是皇宫里的匠人都有可能。”

秦老先生顿了顿,指着黑乎乎底座上被白色蜡质填充的麻点说道,“但是别说雕刻大师,就算是雕刻匠人,也绝对不会在这么珍贵的木料上留下这种轻而易举就能处理掉的瑕疵。

而且你看这底座颜色,这是为了防止木质雕像放在潮湿的地方,和地面或者桌面接触的位置生虫发霉,在雕刻完成之后,把雕像按在烧红的铁板上做了一遍碳化处理,然后还会用绸布反复擦拭打磨抛光。

但越是这么处理,按理说应该平整光滑,更不应该留下这些麻点子才对。”

“会不会是当初那块烧红的铁板本身有问题?”石泉欲擒故纵的问道。

“那不可能,你太小看手艺人的苛刻了。”秦老摩挲着雕像底座的边缘,“我给你做个比喻,但凡是个正经点儿厨师,别管他们做的菜口味儿如何,至少这装菜的盘子边上不会留下盛菜时滴落的菜汤。毕竟只是一擦就掉的小瑕疵,就算厨师不做,端菜的服务员也会顺手擦干净,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石泉闻言点点头,重新拿起刚刚放到一边的竹片,继续刮磨着底座上残余的蜡质。而秦老先生也来了兴致,索性停下手头的工作,在一边耐心的看着他忙活。

终于,当整个底座被完全清理干净之后,角落处一个出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柳叶形印记,要不是蜡质填充了仅有头发丝粗细的刻痕,要不是秦老先生和石泉都已经察觉到了不对,这枚仅有米粒大小的印记恐怕还真容易被忽略掉。

秦老从兜里掏出个茶杯口大小的放大镜,重新打亮手电筒对着这枚印痕一番研究之后,将手中的放大镜递给了石泉,“仔细看看这柳叶”。

石泉接过放大镜一番打量,竟发现在这柳叶的中间还刻着“夏白眼”三个字!

“秦老,夏白眼是……”

“明朝宣德年间的微雕圣手”

秦老叹了口气,“这人能在橄榄核上雕刻出十六个娃娃,每个娃娃不但只有半个米粒那么大,而且连眉眼间的神色都能刻的格外传神。而且他非常得明宣宗朱瞻基欣赏,同时,夏白眼的那个年代,恰好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后。”

“这么说的话……”石泉不由的看向了黑乎乎的底座上,那些因为被蜡质填充,而格外显眼的麻点。

秦老感慨的点点头,“这些好似瑕疵的麻点应该就是夏白眼的作品了,这里面的秘密,不简单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