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提升(第2/5页)

昨晚气海里的第五片花瓣已经长出小半截,程溪今日能使用的治愈能量,略有增加。

秉承着每个药罐一滴的原则,在程溪勤恳努力下,一个上午,她的治愈能量已被消耗一空。

+1,+1,+1,+1,+1……

经验值就像毛毛细雨飘进她的气海,喂养着小半截花瓣,时至下午,这小半截已经长至半截。

这朴素的快乐让程溪下午依旧精力充沛,围着药罐简直是勤劳小蜜蜂本蜂。

王渐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抬手扶额。

人的表情、言语都可以作假,但唯独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神态与氛围,是无法伪装的。

本以为是个想要借助大药房攀升的小姑娘,眼下来看,她真的只是纯粹对药汤与药材感兴趣啊。

“小药。”

王渐在大药房闭门前,招呼程溪。

“王师兄。”程溪走近以后,礼貌又不失敬意地喊了声。

“你明日,可以直接过来。”

王渐目光温煦,看着程溪温声说:“大药房里也有积分事务,比事务堂的高。你对药材感兴趣,可以先从准备药材配伍开始。”

程溪:“?”

不,我只对药汤感兴趣啊!

“准备药材配伍有多少积分?”程溪不好直说自己只想照顾药汤,这反而会让人起疑,她只能委婉问。

“一个点。”王渐回答。

程溪厚着脸皮道:“那我也看火,看成色,能再加半个点积分吗?”

比起招人怀疑,程溪宁可被人误解为贪图半点积分。

王渐接触过的学徒没有八百也有一千,但还是头次听到少女提出的条件,他眸中不由得浮现怜惜之意。

“只要你忙得过来。”

王渐没直接答应,但也没拒绝程溪。

“好。”程溪认真答应。

向王渐告别后,程溪没有回峰顶木屋,而是找了个山脉森林的隐蔽角落。

她手握两块上品灵石炼化其中灵气,用于补充治愈能量,随着天色入夜。

晚上七点,分馆山脚街上的热度有所减缓,但往来修士仍旧熙熙攘攘。

即便是修士,也没有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忙碌的道理。但修士受伤生病,却不是能够人为控制的。

为确保重伤修士的伤势能够及时稳定,医馆晚上也在运转,只不过换了一批人。

程溪昨傍晚花一千中品灵石,已经将分馆明面上的建筑位置全部打探清楚。负责夜晚运转的药房在南侧,其他学徒都叫它南药房。

负责晚上事务的建筑其学徒、馆童子甚至更高层次的职务人员,都处于满编状态,基本上很难在事务堂捞到晚上的事务。

但根据程溪用灵石收买的那个学徒说法,负责夜间事务的学徒偶尔会有突发情况,这种时候想要赚外快的学徒,可以去顶替事务赚取灵石。

不过这个比较看运气。

程溪就是打算去南药房碰碰运气,如果是短暂顶替个把时辰,就更完美了。

她的治愈能量已经恢复近大半,个把时辰足以将其消耗一空。

南药房的外观建筑颇有特色,其白色石砖样式的围墙又高又大,里面的院子是青石板地,其檐高庭深,熬药的药罐并不在院内。

程溪张望在院子里穿梭的嫩黄衣衫的学徒,她很快锁定一个站在飘着药香的檐下,哈欠连天,筑基中期神色恹恹的女学徒。

“师姐。”程溪凑过去,压低声音直白道:“要临时顶替吗?”

“噢!?”

这位女学徒明显在分馆待了很久,一听这话眸子绽放神采,熟练道:“几时?什么价位?能连吗?”

程溪:“?”

“我刚进分馆不久,目前会看火看成色,师姐要是有意,能说得明白些吗?”程溪礼貌道。

女学徒听到这话,顿时从欣喜中回过神来,将眼前少女上下打量一遍,目光在她深红缎带上停留几息,“新人?”

“嗯。”程溪颔首。

“你不去跑堂长见识,来这作甚?”

女学徒心里抱着警惕问。

程溪战术沉默几息,低声道:“学徒在分馆里没有灵石,我听说顶替能赚灵石,白天我也跑堂。”

女学徒:“……”

听起来居然有点可怜。

“你在哪堂主跑?”女学徒继续问。

“接到哪个堂的事务,就去哪个堂跑,我还没有固定的主跑堂。有时候去得晚,也会被丢到大药房那边。”程溪流畅回答。

“啧。”

女学徒听到这话,更加同情这小新人。基本上有点背景的,第一天就会确立主跑堂,跟在那些馆童子身边见识学习。

“我的事务是药材配伍,我可以跟另外几个学徒打声招呼,换你去看火看成色,你能顶替到寅时五刻吗?”女学徒利落道:“我给你两百中品灵石。”

“行。”

程溪算了下时间,寅时五刻差不多是凌晨四点十五分,而大药房的事务是早上七点开始。

这中间的差额,可以用来恢复治愈能量。以她这两天对大药房的了解,学徒中午也有休息时间,倒不至于太劳累。

为确保程溪不会中途跑路,两人互相更换亲笔委托信纸,上面留有彼此的气息。

分馆虽然没有把顶替写入明令禁止的禁律里,但明面上还是不提倡。一旦被发现,两人都免不了口头教训,除非想要同归于尽,一般人都不会把委托信纸公布。

女学徒在南药房里人缘不错,很快就与几位相熟且互相掩护的学徒打点好,把程溪托付给几人。

这几位学徒以女子居多,很积极地给程溪科普南药房的注意事项,同时给她安排趁手的活计。

“你们这届新人的馆童子名额考核,应该在明年十一月吧。”南药房的药灶分好几个屋院,程溪所在的这个屋院里,只有两百个。

除程溪外,还有另一个学徒看火,她一边添柴,一边跟程溪闲聊。

“馆童子?”

程溪言简意赅地疑惑问。

“你不知道这个呀?”这位学徒一脸惊讶,随后很积极地给程溪科普。

馆童子除去正常晋升外,还有一个足以称得上飞升的途经,那就是新人期头一年的馆童子名额。

一百人里只出一个。

不过这归根结底还是更看重实力。

这位学徒给程溪科普时,唏嘘道:“咱们二七分馆前些年,连续五年,新人期都未出过馆童子。每回跟其它分馆的学徒参与考核,都要被冷嘲热讽一通。”

“馆童子都要金丹境界吗?”

程溪突然问。

“这倒不一定,关键是看实力。前年,咱们分馆打破连续五年记录的,便是筑基后期的苗寂,目前没听到他突破金丹期的消息。”学徒解释。

苗寂。

程溪现在听到苗这个字,尤其这个姓氏,就有种生理性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