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可能我是个仁义的人吧(第2/2页)

赵王有很多话想要与赵括说,他拉着赵括上了马车,甚至都不给群臣问候马服君的机会,就带着赵括返回了邯郸城,那些准备与赵括寒暄的大臣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赵王带着赵括扬长而去,只能各自上了马车,急忙跟随在他们的身后。赵括返回的消息,在邯郸早已传开,百姓们聚集在道路的两旁,大声的欢呼着。

就仿佛赵括从战场上得胜而归一般,看到百姓如此热情,赵王更是开心,甚至还笑着朝他们点了点头。赵王将赵括直接带进了王宫里,群臣随即赶到,赵王让赵括坐在他的身边,这才问起了赵括的情况,赵括微笑着回答,自己一切都好,两人聊了许久,群臣纷纷入座,或是知道赵括的性子,赵王的宴席并不再像原先那样的奢华了。

赵王并不在意地方上的情况,也没有向赵括询问,他在意的只是赵括这个人。

“韩国,楚国与秦国交战的事情,您知道吗?”赵王询问道。

“在赶来的途中,我已经听闻了。”赵括点着头回答道。

“楚国败了。”

赵括诧异的看着赵王,问道:“怎么会?我听闻,楚国以五万士卒救援韩国,为首者临武君,也是知道怎么用兵的人,怎么会这么快的战败呢?”赵王摇着头,他看向了魏无忌,说道:“还是让信陵君来说吧。”他不是不想讲,只是他不懂战事,他也讲不清楚。

魏无忌总算是有了可以跟赵括言语的机会,魏无忌随意地说道:“白起袭击了项先的粮草辎重,断了他的粮道……项先退回新郑的路途上,又中了白起的伏击,韩国将军冯亭出兵去救,再次遇到白起的伏击,冯亭战死,项先逃进新郑,白起如今正在围困新郑……”

赵括瞪大了双眼,询问道:“白起不是只有一万士卒吗?”

魏无忌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就是一万士卒。”

赵括皱起眉头,询问道:“那他怎么能同时伏击两支军队呢?”

“他伏击项先,逼退项先之后,即刻整兵去伏击冯亭,来去无影,迅速猛烈……”魏无忌摇着头,感慨道:“论用兵,白起是天下的翘楚啊……”他刚刚说完,赵王就不悦的冷哼了一声,说道:“马服君就曾击败过他,他如何能算的是翘楚?若是领兵的人是马服君,定让白起有来无回!”

魏无忌一愣,讪笑着,并没有回答。

“他怎么敢凭借一万人来围攻新郑呢?”

“韩人根本就不敢出城营救,先前去营救的人,都在半路上就被白起击溃了,白起已经斩杀了韩国三万多士卒……据说,如今新郑城墙上,都看不到韩国的士卒了,都是楚人……”魏无忌说着,他询问道:“您觉得,赵国可以去救韩国吗?”站在赵括身后的韩非咬着牙,低着头,让人看不到他的脸。

赵括皱着眉头,转过身看向了韩非,方才说道:“你去马服告诉他们一声,就说我可能会晚些回去。”韩非点了点头,离开了宴席,众人这才注意到了这位气度不凡的年轻人,目送韩非离去,赵括看着魏无忌,询问道:“韩国的情况怎么样?”魏无忌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还是如原先。”

“秦人所到之处,只要是抵抗的,就要被杀死……韩人不愿投降,只能四处逃亡,又因为是冬季……”

赵括没有再听下去,他看着赵王,认真地说道:“上君,我们应该发兵救援。”

赵王还没有言语,御史赵晖便站起身来,不悦地说道:“我知道马服君的仁义,可是因为要救韩国的百姓,就要杀死赵国的百姓,这是仁义的人可以做的事情吗?赵国的士卒难道不比韩人要更加珍贵吗?您想要牺牲赵国的士卒来救援韩国,您难道不知道,韩国也是赵国的敌人吗?若是韩国幸存,他绝对不会感谢您的恩德,等到韩国强大起来,他也会图谋赵国的土地!”

赵括看了他一眼,又看着赵王,认真地说道:“白起经历几次大战,死伤定然不少,而项先之所以没有反击,我想是因为战败的缘故,士卒们不敢出击……我不需要与白起战斗,只要让韩人知道他们还有援军,知道我要赶往的消息,让项先能够借此鼓舞军心。除非秦王增援,否则白起也没有实力再战……”

“那若是秦国增援呢?”

“秦国刚刚经历一场大战,若是他有能力增援更多的士卒,他就不会让白起只是率领一万士卒出征韩国了……”

“若是秦王恼羞成怒,真的派兵增援,那我就退回赵国,不会再与白起交战。”赵括认真地说道。

感觉自己被无视的赵晖有些愤怒,他指着赵括说道:“那您打算征集哪里的士卒呢?秦国刚刚经历大战,赵国也是如此,哪里还有可以出征的士卒呢?”

赵括笑了起来,说道:“有,还是一支最精锐的士卒。”

宴席里,魏无忌走到了赵括的身边,他问道:“您当初要救下赵国的百姓,您说是因为赵人对您的尊敬……可如今您为什么又想要救下韩人呢?”

“因为赵国与韩国,楚国都结盟了,我不想联盟因此而瓦解……”

“这不是实话。”

“那可能……因为我是一个仁义的人吧。”

“哈哈哈~~”魏无忌高兴的举起了酒樽,说道:“这就是我与您结交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