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澜里浮萍(三) 数点秋声侵短梦,芭蕉……(第2/2页)

张琮被这么硬生生地一顶,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往下说,“这……”

杨伦没有看他,转向贞宁帝道:“此人已是内廷奴婢,受《太祖内训》约束,若仍敢二心,那张大人置我朝煌煌内训于何处?置陛下天威于何处?且此人戴罪建太和殿,半载勤恳无一处错漏,二心何在?”

“杨伦。”

白焕提声唤他道:“不得在陛下面前无礼。”

贞宁帝冲白焕压了压手,“让他说。”

杨伦拱手揖礼:“臣明白,邓瑛虽已受刑,但其父罪大恶极,其后代子孙皆不可饶恕,然而,其品行,臣还是了解的,陛下立东缉事厂,是要安京城祸乱,听天下官声和民声,若此人庸质,如何替陛下听声。”

他这句话中的“庸质”点到了胡襄,何怡贤的手一抖,险些洒出茶水。

贞宁帝笑了一声,“杨侍郎这话说得真切。白阁老的意思呢。”

白焕应道:“臣谢陛下垂询,此人从前是老臣的学生,但其罪孽深重,老臣不敢再为他多言,其蒙陛下深恩至此,若再二心,恐天也不容。老臣年迈,节制阁外的司堂,已力不从心,若有人能如杨侍郎所言,替陛下听官声,民声,彰陛下仁德,令臣民归心,臣亦以为然。但是……若陛下问臣的意见,臣绝不会举荐此人……”

他说无完胸闷气乱,扶案嗽喘。

皇帝在场,白玉阳和杨伦都不敢上前搀扶。

白焕自己缓了一阵,方再道:“陛下,臣不能与邓颐之后同朝。”

皇帝听完他的这番话,亲自起身搀扶,“白阁老言重了,东缉事厂是替朕行监察之责,朕不会给他刑狱之权,他也不配问询百官。”

白焕让开皇帝的手,躬身道:“臣惶恐,无话可言。”

皇帝见他如此,也没再多说什么,甩袖走到门旁,“既如此,此事就定了,杨伦。”

“臣在。”

皇帝抬手虚点向他,“这个旨你来拟,趁着朕今日在这儿,就地批红。”

“是。”

皇帝点了点头,伸手去端茶,何怡贤忙替皇帝扶住杯盏。

皇帝接过茶喝了一口,抬头看了眼天色,“什么时辰了。”

何怡贤道:“午时了。”

“去让张洛起来,出去吧。”

“是……”

一时之间,值房内没有了人声。

皇帝端着茶盏走到伏案拟旨的杨伦身旁,看着纸上的字道:“桐嘉一案至此,朕心甚痛,恨这些读书人,十年寒窗,不识君臣,也惜他们年轻,一腔热血泼错了地方,不知是受何人蛊惑,愚昧至此。”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扫向了张白二人。

张琮忙跪下道:“老臣惶恐。”

杨伦听白焕没有出声,停笔暗暗朝白焕看去。

白焕与他目光一触即收。

而后扶案跪身,“臣罪无可恕。”

皇帝示意何怡贤将二人扶起,“你二人执掌内阁,实属股肱之臣,朕无意牵连二位爱卿,桐嘉书院的案子,到此为止,朕不会再让北镇抚司缉查。这一年又快过到头了,明春新政,趁着朕身子不错,朕还要和你们再议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