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堂课(第2/2页)

学子们都露出微笑。

苏油接着往下讲:“这四个字,也表明了夫子的立场,就是奉周王朝,为自己史纲之正朔。”

“《论语》,是儒学入门之书,大家想必已经精熟。”

“《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又有: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又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从这些描述里边,都能够看到夫子对礼仪的尊崇,和他治学,治史时的选择。”

“故而我们读书,不能僵化于一经一语,须得通读诸经,方能明白‘微言大义’所在。”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传曰: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

“《传》解释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三月,隐公和邾仪父在蔑会见,邾仪父就是邾子克。”

“由于邾仪父没有周朝正式册封,所以这里就没有记载他的爵位;称他为‘仪父’,是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