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2/2页)

宰予出去之后,孔子才叹息道:“宰予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三年服丧,是天下通行的丧礼。”

“宰予难道是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

这一段对话其实很有意思,以苏油来自后世的观点,会引申出很多的剖析。

宰予有宰予的道理,夫子有夫子的道理,“心安”二字,很重要。

而且孔子虽然叹息遗憾,但是也并没有强迫宰予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执行,这一点其实同样也很重要。

后世的儒家恰恰选择性地忘记了这一点,重点总是落在夫子关于“宰予不仁”的定性上,却又不是这段对话的全貌了。

不管如何分析,总之这段话里“怀抱之爱”四个字,已经能够对苏油的行为,予以足够的支持。

八公虽然不是自己的父母至亲,但是他给过自己“怀抱之爱”。

因此替他守制,虽然没有遵守《周礼》五服之丧的条文,但是其实是遵从了《周礼》的精神。

而且这是自愿的,是苏油觉得自己应该的,而不是被世俗的伦理规条和舆论所强迫的。

因此赵顼在确定这是苏油的本心之后,也不得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