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误导 ……(第4/5页)

好一句能吃是福,愣是把皇后逗笑了。

苏叶看着皇后和高贵妃的纤纤细腰,再低头看自己的,感觉这两人那么瘦居然还担心吃胖了,她就要放飞得多,喜欢就吃,只是不敢吃撑而已。

魏贵人果真安分守己呆在自己的船舱里就没出去,嘉嫔还让人送了药膏来,假惺惺关心两句,把魏贵人气得不轻:“再等等就好,等一等她们都没了,那就是我的天下了。”

她低头看着自己抄的经书忽然喃喃自语又笑了起来,吓得磨墨的宫女险些把墨条扔出去,脸色都白了。

宫女怀疑魏贵人是不是疯了,居然敢开口诅咒其他贵人娘娘们?

什么她们都没了,魏贵人究竟想做什么?

宫女越想越是害怕,正好她跟夏语是老乡,忍不住找夏语说了此事。

夏语便安慰她道:“你暂且先盯着点儿,要是魏贵人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你就赶紧禀报李伴伴,也算是立功了。”

这话叫宫女安心了一些,想着仔细盯着魏贵人立功这事可行,也就没那么忧心忡忡的。

夏语回去后转头就告诉了苏叶此事,苏叶平日只用秋夕这个嬷嬷和春宁这个大宫女,春花和秋月也偶尔得用,唯独另外两个夏语和冬梅的宫女一直在外头伺候没能近身。

如今夏语也算是因为跟魏贵人身边宫女是同乡的缘故,能得到第一手资料。

苏叶在船舱无聊自然想要点乐子,夏语也能在她面前露脸,叫冬梅羡慕坏了。

她听说后也不意外,魏贵人显然是深信其他宫妃不长命,于是自己才有机会的。

苏叶一手托着下巴好笑,要是魏贵人忽然发现其他应该早死的嫔妃们一个个长寿得要命,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心梗了。

船队终于到达山东,苏叶被秋夕扶着下船,站在地上还有种在船上晃悠的感觉,好一会才算是习惯脚踏实地了。

两排官员跪下迎接皇帝,他笑着让人起来,一边扶着皇太后上了马车。

苏叶很快也被扶着上马车,高贵妃亦在一起。

高贵妃看着车窗外不由感慨:“还以为山东繁荣,却比我预料中还要简陋破败一些。”

苏叶想了想道:“听闻山东去年大旱,想必是被废待兴,还得慢慢恢复。”

她盯着车窗外,发现街上确实颇为萧条。

虽说因为皇帝出巡经过的关系,平民百姓被驱赶避让,却也不至于街上的铺面全部关上,看着就像是许久没开门的样子。

街上除了侍卫就一个人都没有,冷清得跟一座空城一样。

别说苏叶,就是皇帝看着也皱眉。

下车后到达行宫,皇帝就叫来山东巡抚问话:“去年大旱拔了赈灾粮过来,为何当地像是完全没有恢复,百姓都去哪里了?”

铺面关闭,证明商人离开,也说明百姓们无力购买米粮等物。

山东巡抚连连告罪道:“灾民太多,许多还腹泻高热,微臣不敢让他们靠近御驾。”

皇帝要沾上一点,他九族都别想活了,也是以防万一。

皇帝微微颔首,得知今年虽有雨水却不太多,麦苗十只活二三,山东依旧缺粮。

于是他发信让人从南边送来六十万石的粮食给山东,山东巡抚急忙跪下谢恩。

然而六十万石粮食看着很多,分散去各县后只是杯水车薪。

皇帝从行宫去别处的时候,车架经过之地,远处沿途全是背井离乡的灾民。

他们拖家带口的,满脸沧桑,身材瘦削,只剩下一把骨头。

孩子们头大身小,明显是吃不饱,身子瘦骨如柴,才显得头大了。

皇帝看着十分不悦,叫来当地的官员王柔来问:“为何这些人都背井离乡?”

毕竟皇帝已经下发减免赋税的诏令,这些人举家一逃,还有谁来种田?

王柔便答道:“这些人该是借了富户的银钱无力偿还,富户不可能一直借下去,他们只好举家离开去别处谋生。”

苏叶正在皇帝身边斟茶,隔着帘子听见他这话嘴角不由露出嘲讽的冷笑来。

贫农们没有田地,是因为被富户都占了,不得已只能举家当富户的佃农来种田。

可是收成后,富户扣除了贫农买下种子和借去农具的租赁钱,收走五六成的收成。

贫农辛辛苦苦种一年,最后收成之后,省吃俭用都撑不过半年,还能怎么办,就只能找富户借钱。

利滚利的,他们这辈子就算了,下一代和下下一代估计都不可能偿还得了。

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呢?

偏偏这个姓王的官员说得轻描淡写的,仿佛全是贫农们的错。

贫农们错在哪里,错在手里没有田地,还是错在听信富户们的鬼话去借钱买种子和租赁农具好能让一家子活下去?

王柔分明也是个富户,才会说出这种话来。

皇帝挥挥手示意王柔退下,又转过头来道:“看你面色不悦,像是不赞同王柔的话?”

苏叶当然不赞同,摇头叹道:“皇上,臣妾听闻这些人在富户手底下当佃农,收成取六成,甚至高达九成。贫农买不起粮食和农具,这些都要跟富户买和租赁,就得给钱,收成不够家人一年食用就得找富户借钱。”

她放下茶壶轻轻道:“富户哪里会那么好心,借钱自然是要利息的,还高得很。利滚利让贫农还不起,那就只能签下卖身契,世世代代都是田奴也还不起借富户的钱。”

皇帝原本听着苏叶的话,只觉得富户给出田地、种子和农具,收成要多一些也是应该的,但是九成就过了。

后来听闻这些富户借此让贫农签下卖身契,又有还不清的利钱就皱眉:“竟是如此?”

他听王柔说这些贫农借钱不还,还以为富户们吃亏了呢。

苏叶心下冷笑,富户们又不是大善人,吃什么都不可能吃亏,只会让人加倍还回来。

皇帝也没只听王柔和苏叶的一面之词,点了个圆脸的侍从吴立,因为年纪小容貌讨喜的,换了一身普通的衣裳去灾民那边问话。

虽然是普通的衣服,却比灾民们好太多了,灾民们被问话也不敢靠近,一副拘束的模样。

只是吴立年纪小会说话,又一通叔叔伯伯大爷大娘叫了一圈,灾民们也就从起初的拘束慢慢愿意说一些了。

年纪大的要沉默一点,年纪小的就要愤愤不平得多了。

一个面黄肌瘦看着十来岁的小子愤恨道:“我家原本还算可以,有一块不大的田地,养活一家子的粮食是足够的了。可惜阿姐被附近的富户看中要娶回去当十八姨娘,爹娘不乐意,富户就找了借口诬陷我爹手脚不干净偷东西。平日干活的那人家也是帮凶,我爹就被迫认罪给打死了,我娘跟着一病也去了,阿姐不得已去富户家当姨娘,我只能靠着做工养活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