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卫桥之行(第2/2页)

从商业街北头转到南头,接近上午十一点半,吕冬找了家火锅店,请夏甜一起吃饭。

几个人都没喝酒,要了不少肉和菜。

夏甜看了眼带搭不理的服务员,说道:“这边不说味道咋样,光店里的人,就不如你们的火锅店待着舒服。”

吕冬看到锅开了,拿公筷往里面放肉:“各店都有自个的特色,咱们先尝尝。”

四个人边吃边聊,吕冬和宋娜主要问这条商业街,以及附近居民和职工的情况。

想要在这边开店做生意,他们就是基本的客户群体。

“麻辣烫这边晚上有支起摊子来卖的,生意个顶个的好。”夏甜常年待在这边,也不用去专门了解,就知道很多情况:“每个摊子前都围着好多人,这边卖的还贵,县里1块钱5串,这边1块钱只能买三串。”

吕冬给她和宋娜倒上一杯健力宝,问道:“你们同事有去吃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的没?”

夏甜打了个呵欠,说道:“那些谈恋爱的喜欢去,县里面没有,还专门跑到市里去,觉得吃这些挺洋货,有些吃完还会来炫耀,狗屎的不得了。”

吕冬微微点头,现阶段这些西式快餐在年轻人心目中地位不一般。

宋娜关心另外一点:“这的治安咋样?”

“挺好。”夏甜想了一下,找到个对比:“反正我觉得比咱们青照县城的治安好。”

其实经过连续几年高压态势的严打,社会环境大为好转,总体上来说越来越好。

夏甜又说道:“这边外来人口多,管的挺严的,这些开店做生意的里面,也没听说过啥乱七八糟的事。”

吕冬和宋娜也算有切身体会,就整体大环境来说,正常开店做生意,还是比较安稳的。

当然,一些例如拉面之类的特殊行业例外。

这些行业需要特殊的准入条件,否则麻烦可能无穷无尽。

吃过午饭,吕冬和宋娜坚持让夏甜回去休息,三个人继续在商业街上转,中午人比上午还要多,正好看看各店里的情况。

他们先做个前期了解,后面会有专门的人来做前期市场考察。

比如吕氏餐饮这边,杜小兵就招聘了一个市场考察小组,以根据吕氏餐饮和市场具体情况调整后的杨教授选店准则,对开店的商圈进行详细的开店调研。

转到接近两点,确定这边人流和环境还行,一行人准备离开。

来到车边,吕建仁刚开车门,有人从旁边过来,递上一张宣传彩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