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9章 中千世界(第4/5页)

可认真看去的话,就能发现天柱上面存在纹理,而且有浓郁的生机散发出来。

“你也终于是诞生灵智了!”

秦书剑负手,看向眼前的建木,面上有欣慰的神色。

要是说原先的建木,担不起建木的名头,那么此刻已经是有那么一点资格了。

建木通天。

天有九万九千丈。

真正的建木,便是拥有十万丈的高度,足以通天彻地。

眼下的建木自然没有办法达到十万丈的地步,但也有了万丈左右,算是初步拥有了建木该有的气势。

看到秦书剑的到来。

建木上面浮现出一张人脸,认真看去的话,跟秦书剑有几分相似。

“建木见过尊上!”

说话间,枝叶震动,整片山脉都是多了几分欢愉的气息。

对于秦书剑的存在。

建木也是清楚的。

对方乃是天地的主宰,也是赐予自己姓名的存在,自从诞生灵性以来,秦书剑在天地间留下的痕迹,都是深深的刻印在他的脑海中。

所以。

建木现在幻化出的人脸,也是本能的向着秦书剑靠拢。

秦书剑说道:“你作为天地间的第一个生灵,日后便可肩负起维持天地秩序的责任,本座本该传你功法武学,但仔细一想,却没有必要。

因为天地刚刚衍生,万般规则道韵都呈现于其中。

你观摩天地,就能找寻到最为合适你自己的路,本座若是传你手段,反而是耽误了你。”

天地衍生。

最大的机缘,就是存在于天地当中。

任何无上的神通法诀,都不是前人所传授的,而是依靠自己参悟出来。

因为只有自己参悟出来的神通法诀,才是最为合适自己的手段。

反之。

要是前人传授,纵然是通天的手段,也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究其原因。

便是因为神通法诀的本身,是前人根据自己而创,不是为了后人创造。

建木沉声说道:“尊上教诲,建木谨记!”

“神通法诀本座虽然不能传授给你,但是有些东西,到也能够告知于你。”

秦书剑沉吟了下,开口说道。

“天地生灵自孕育出世的那一刻,就会有真元于体内诞生,此等境界名为真武,真元淬炼体魄蕴养神念,直至神念诞生灵神,此等境界便名为灵神。

灵神修的是阴神,待到阴神化阳神,能脱离躯壳于天地间行走,便可称之为神武。

阳神成长到极致,肉身当中精气神三者合一,便可称之为天人。

天人前三重,以淬炼肉身体魄为主,中三重,以了解规则为主,后四重以逐步执掌规则为主。

当真正执掌规则以后,便可羽化登仙,此等境界便是名为真仙。

真仙九重,走到极致以后,便可超脱于天地,此等境界名为道果!”

秦书剑所说的话。

既是说给建木听的,也是说给整个天地听的。

说话的声音不大。

却是引得天地震动。

本就完善的天地,此刻似乎变得更加完善起来。

任何一个天地,都有固定的修炼体系存在。

但是修炼体系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由前人一点点的摸索出来,最后演变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个过程。

可能需要几十几百年,也可能需要几万几十万,乃至于上百万年。

体系的完善,也是天地演化的一个必经过程。

现在秦书剑直接将大千世界的体系,套用在了内天地里面。

如此一来。

内天地在体系演化的过程中,直接省却了大量的时间。

“真仙的路,共有三种,其中最下者,便是神魂于规则上面留下自己的烙印,从而可以借用天地规则的力量。

中乘者,乃是用伟力将规则从天地中截取下来,以肉身承载规则力量,集无穷伟力于一身。

上乘者,便是肉身衍化天地,等到登峰造极的那一步,自身便是等同于一方浩瀚无垠的大千世界。

除此外三者以外,也有其他的路可以突破真仙,但是第四条路到底是什么,那就只能依靠自己摸索了。”

说完,秦书剑微微摇头。

真仙到底有多少条路可以走,他也不敢确定。

眼下看似三条路,已经将所有都给囊括了,但也保不齐就有第四条路可以走。

所以。

秦书剑没有将话说满。

万一真有生灵摸索出第四条路的话,那他就有些打脸了。

建木静静的听着秦书剑的话。

等到对方说完以后,他便好像心有所悟一样。

身上本就强大的气息,此刻再次提升了一截,屹然是突破到了天人八重的境界。

察觉到自身的变化。

建木面色恭敬:“尊上传道之恩,建木没齿难忘,日后定当维持天地秩序,不复尊上重托!”

“如此便好。”

秦书剑点了下头。

然后没见他有什么动作,已是消失在了原地。

可是从头到尾,建木都没有任何的察觉。

“尊上的手段当真是神鬼莫测,他日要能达到此等境界的话,此生无憾矣!”

他也是不禁感慨。

真武、灵武、神武、天人、真仙,道果等六个境界里面,毫无疑问尊上至少也是道果级别的存在。

不然的话,对方又怎么能够知道道果的境界。

甚至于。

超越道果境界,也不是没有可能。

建木作为天地间第一个诞生的生灵,很多天地自衍生以来存在的记忆,都是出现在他的脑海当中。

所以。

建木明白,秦书剑乃是天地的开辟者。

能够开辟一方浩瀚的世界,又岂是简单的存在。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对于秦书剑,拥有绝对的敬意。

旋即,树干上的人脸消失,建木重新进入了修炼当中。

没有功法的存在,他只能是自己去观摩天地,从而参悟出合适自己的功法。

在没有完全参悟出来以前。

便只能是依靠本能,来吐纳天地间游离的灵气。

另一边。

在离开山脉以后,秦书剑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紧接着,他神念融入天地里面,彻底将整个内天地,都尽收于眼底。

直到此刻。

秦书剑才真正的了解,内天地的变化究竟有多大。

首先天地扩张,已经是堪比东部洲了。

现在大千世界不停的扩张,东部洲已经有其他部洲的一半大。

换句话来说。

此刻的内天地,虽然不如大千世界广袤,但也是差不多有了七分之一左右的大小。

阴阳五行规则完善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