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3/3页)

所以,他们才会在贫民聚居之地听到了当地的一出花鼓戏唱道——“凤阳本是好地方,只是出个朱皇帝。”

虽然这样说有点不太厚道,不过木白真的觉得大明开发凤阳就像是在开玩笑一样。

要造宫殿造皇城,迁入了大量的人口。凤阳本就那么大一点地方,主要的面积还被修到一半的明皇宫以及已经竣工的明皇陵占用了,剩下的耕地又早就分发给了头几批到来的民众。

这些为了造皇城被迁入的民众就像是被骗了感情的小可怜一样,原来造皇城虽然劳累,起码还有一份收入在,现在不造皇城了,就彻底沦为无业游民只能打零工。

而他们又冲击了本地的早期劳动力市场,致使民众收入进一步下跌。

更糟糕的是,凤阳本地粮产不丰,土壤也不肥沃,周围十里八乡大家的情况也都差不多,现在人口大暴涨,本地粮食出产无法自给自足只能引入外地粮食。

一个地方的粮食要靠外来那前提得是自己这儿的产值能够弥补长途运输带来的额外开销,如果凤阳真的成了皇都或许还行,但现在这儿只能算是一个挂着一线城市名头的二线城市,收入低微的百姓怎么受得了如此高昂的开销?

偏偏他们又被户籍锁在了这儿,除非逃离当地去做流民,否则只能守着自己的田产房子,祈祷家里不要有任何意外,因为他们脆弱的经济环境经不起任何的波折。

如此环境之下,原本并不起眼的人头税自然也就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要解决的话……”木白抿了下嘴唇,有些迟疑,但最后还是在新朋友鼓励和期待的眼神中道,“不若试试在此地开发最需要人力的行业?”

什么行业最需要人口和劳动力?

那当然是开矿和工商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