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2/3页)

这样的统治模式完全是为了收税和管理方便,但就和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它也造成了一个后果,形象的说那就是——我的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

民众对国家没有归属感,换个国籍对他们来说比换件衣服还容易,而众所周知,商人的节操是最低的。

因此,对于商人们来说,一旦发现自己身为七国中某国国民的身份对他们进入东方不利,那换个国籍还真的是不需要太多考虑的事情。

反正大家几百年前都是一家子,换个国籍不就是在那里投点钱的事,这些钱比起在东方赚取的利润简直就是毛毛雨。

而且以这些商人的地位来说,他们想换到哪儿,都会受到夹道欢迎。

身份在欧洲重要吗?以前重要,但现在,一味追求奢华和豪富生活的欧洲众皇室们表面光鲜,背后有着多少欠债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再过百余年,这片领土上的资本家就能顺着这些扎根在贵族老爷们身上那些名为“贪婪”、“傲慢”的藤蔓一点点爬上来,最终成为政治力量的新主人。

而现在,这股风潮已经隐隐有了呈现。

毫无疑问,中欧之间的贸易联系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将催化这一过程。

但挂谁的国旗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已经睁眼看世界的大明向世界派出了大量的探访者,这些人来回奔波,不仅拨洒了文明的火种,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信息探查上。

不得不说,面对有一套专业探查和归纳技能的大明,若不是和这些国家之间存在语言隔阂,这片土地上的爱恨情仇早就成为话本被送到大明那位年轻的帝皇手中啦。

不过现在也不晚就是了=w=

想要伪装自己的国籍没问题,前提是能够通过靠岸之后的一大堆甄别,如果确定船只国籍有作假,那么船上的人必定会被驱逐出境,所有的货物也都将被扣留。

钱没了,回不去?

呔,这就是不诚实的代价。

为了证明自己的国籍,那些商人们在接受调查时候不用问就争相吐露“本国”的八卦,用尽一切办法向大明证明自己的身份。

而他们吐露的内容,又将作为基础数据和成千上百个商人的话语进行比较和甄别,最后分析整理出的准确信息无疑能够帮助大明更清楚地了解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们。

不过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爱恨情仇,大明对于别的方面也很感兴趣。

譬如欧洲在不久之前发生的大疫情。

这场在后世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大流行开始得突如其来,也结束得颇为莫名其妙,在探听了一圈后,众人发现归根到底他们好像还真的没使用什么特效药剂,就是莫名奇妙地消失了。

这点令大明的医官们感到很失望,但几次问询多方打听之后,他们发现事实就是如此。

虽然有部分船员觉得这是神的旨意,但更多人还是觉得那和神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人死得太多了,就造成了自然隔离的局面,说白了就是因为人口减少,人们之间的接触频率降低,感染自然就少了。

这就很恐怖了。

以欧洲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为代价停止的疫病若是来到大明要如何防治,这是医官们如今正在探讨的问题。

而有几个年轻的医官在调查问询中发现,这场疫病的起因有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对于猫的灭绝计划。当然,以如今的科学技术,医匠们并没有意识到大瘟疫和老鼠有什么关系,这仅是作为一种猜测,猜测中还带上了“有伤天和”等迷信成分,但在上报上去之后,太子殿下却谜一样地认可了他们的看法,并且下达了“每一艘靠岸的外邦船只上都必须带上猫,而且这只猫必须散养”这样可笑的命令。

虽然船上的异邦水手们都不能理解大明的太子在想什么,但为了赚钱,他们不得不照做。

于是,各种品种各种毛色的猫咪搭乘着各国船只来到了这片异国之地,而水手们很快发现,在船上带上几只猫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猫捉老鼠,饿了也能吃鱼吃海鸟,养育成本不高,而且平日里还能撸撸猫缓解一下压力,也挺好的。

比如现在,迷失在海洋上的杰西一行人就是靠船上的几只猫减压的,否则迷失方向、物资耗尽的恐惧迟早会让他们走向彼此毁灭的道路。

而他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就在这群人即将山穷水尽之时,还真遇到了一艘挂着大明国旗的船只,这是后话。

其实,大明和外邦接触之时,曾经有过一个小小的不和谐点。

那就是信仰和传统文化,不过好在能够在华夏流传下来的宗教总体而言都相当包容温和,对其余教派的攻击性并不太高,而且大明的民众……咳咳,也是实用派,你宣扬的神有没有效果,让他来一个试试呗。

能降雨不?能催晴不?能让母猪多下崽不?这都不能还让咱信啥啊!

外国的传教士在华夏的工作开展得非常不顺利,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难搞的民众,还试一试,你以为是买菜吗?好不讲道理的!

其实,传教士们心里头也苦,他们已经错过了教会最鼎盛的时期。

就像是之前那个提到神治好了疾病的船员被众人DISS了一番之后不敢发声一样,类似的情况在整片欧洲大陆都时常出现,但这情况放到几十年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谁也想不到,距离浩浩荡荡的十字军东征不过过去了一百年,神权却已经弱到了如今这般地步。

是的,在黑死病刚刚结束肆虐的这个时代,是中世纪神权和贵族地位最低的时代。

在疾病面前,王室贵族率先出逃的丑陋姿态留在了每个人的眼眶里,而教堂牧师竭尽全力也无法治愈哪怕一个人的无力更是摧毁了人们的信仰。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欧洲是带着点疯狂的,他们一方面遵从过去的习惯信仰着宗教,但从内心之中又不再信任宗教,又因为大批贵族势力的逝去失去了约束,局面一时极其混乱。

面对这种情况,首脑们自顾不暇,教会的信誉度降到了最低,各国权力者之间新老势力交汇,彼此试探彼此掠夺的局面也让他们焦头烂额,而此时,因为向东方远航攫取了大量利益的商人阶级又在快速崛起,因此,欧洲几方势力搏斗的结果,就是每个国家都试图拉拢大明。

“大明是那么好讨好的吗?”读完通政司翻译的由那七国之一的国王亲笔写下的求和书信,已经长成一个清隽青年的木文将抄录的奏折一拍合起,眉一扬,愤愤道,“当初集结别的六国攻打大明的就是他们吧?现在话倒是说得挺好听的,装无辜,还嫁公主?!呸!谁要他们的公主啊?!这群人不带洗澡的!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