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2/3页)

“老祖宗呢?”娜仁急忙抓住她的手,催问。

福寿笑道:“老祖宗可不好好的?里头和万岁爷说话呢,刚才还问起您醒没醒。”

娜仁急促地喘息着,里头太皇太后听到动静打发苏麻喇出来看,见娜仁这个模样,苏麻喇却瞬间了然,轻笑着安抚她道:“娘娘放心,老祖宗好好的。”

娜仁抹了把脸,舒了口气,一边平复着呼吸,一边道:“我进去看看。”

见到好端端靠在炕上的太皇太后,一路上提着的心忽然就放下了,娜仁再也忍不住,扑倒太皇太后身上,凄声痛哭着,仿佛要把这些日子的惊慌、不安都随着眼泪发泄出来。

她颇为委屈地哭道:“老祖宗,您若是再不醒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还有他——他迟迟不回来,叫我好不揪心。还有皎皎那丫头,我死命地催她,她就是没回来……还有您!您竟然把我忘了,我日日守着您,您也不记得我是谁……”

好像家长不在,受了委屈也不得不忍着、装出乖巧懂事的小孩子,一到靠山跟前,就开始告状抱怨。

康熙坐在一旁,手里还捧着碗茶,喝也不是、放下也不是,就僵在那里,也觉着心里发酸。太皇太后倒是揉了揉娜仁的头,轻柔地为她理了理凌乱的头发,笑呵呵地道:“是老祖宗的不是,竟然把咱们娜仁给忘了。还有皇帝和皎皎,叫你担心,真是该打。”

“该打。”康熙顺着太皇太后的话附和,又对娜仁道:“阿姐快起来吧,老祖宗如今还虚弱着,经不住您这一压。”

他话音刚落,宫人们忙上前去扶娜仁,却被太皇太后摆摆手挥退。

太皇太后一下下抚着娜仁的脊背,眉心微蹙,“怎么瘦成这样了?你和皇帝,一个两个,都不叫人省心。”

“您醒来就好……”娜仁低声喃喃道:“您若是再不想来,我真不知应该怎么办了。”

“好……”太皇太后心软得不像话,也低声道:“老祖宗醒了,你不要担心了,好好歇歇,回去好生睡两天。听苏麻喇说你不眠不休守在这边半个月,最多不过阖眼一二个时辰,这怎么了得呢?真是不像话,不是年轻时候了,到了这个岁数,年轻时轻而易举的挽箭搭弓都有些困难了,可容不得你这样熬,平白耗干了自己的身子。我是老了的人,活得一把年纪,没了也是个喜丧,可你不一样啊。”

她说起这话时颇为豁达,倒有些看淡生死的意思。

可也不过是在自己身上看淡罢了。

娜仁装傻充愣权当听不到太皇太后在说什么。太皇太后何等了解她的性格,此时哪里不知她是故意,只无奈一笑,最后揉揉她的头,道:“外头那样冷,也不知道披一件斗篷来。”

她说着,一招手,福寿已捧着一条狐裘氅衣过来,为娜仁披上。太皇太后道:“回去吧,回去好生歇着。”

娜仁迟疑了一下,对上她温柔却坚定的神情,便明白她怕是有话要与康熙说,略顿了顿,还是轻轻点点头。

宫女忙扶她起身,娜仁收回不着痕迹地搭在太皇太后腕上的手,带着笑,撒娇一般地道:“那我改日再来。”

太皇太后面带无奈,却又笑得纵容,“去吧,多大人了。”

走出寝间时,娜仁听到太皇太后问康熙:“保成呢?怎么没见他来……”

心底一沉。

太皇太后素来最为疼爱太子,若是知道太子被废……又不知要被打击得多严重。

走出暖阁,宫女打开正殿的门,冬日的寒风迎面而来,娜仁方才来得匆忙,并未来得及披上氅衣,身上被风刮得冰凉。寝间里烧着地龙又点着暖炉,倒是暖和。此时又披上狐裘,周身都十分温暖。

但她心底却一片冰凉。

捏着指尖走出慈宁宫,在慈宁门外停驻许久。娜仁扭头望着蓝底匾额上的金色文字,久久未动,安静得仿佛是一尊雕塑。

琼枝心里无端地发慌,上前来轻声唤她:“娘娘……”

“走吧。”娜仁深吸一口气,甩袖转身,抬步往永寿宫走,她声音很冷,又仿佛包含着数不清的寂寥与苍凉,“叫唐别卿来……罢了,罢了……”

琼枝面上是掩不住的担忧,伸手扶住她,也是扶住了她的手臂,才发现她的身体竟然都在微微颤抖。

“留恒呢?”娜仁问。

琼枝道:“万岁爷命咱们小王爷看守废太子,押废太子往咸安宫幽禁,这会子,应当是到咸安宫去了。”

“这差事……呵。”娜仁嗤笑一声,道:“叫他事了了过来见我。”

“是。”琼枝应下。

出乎娜仁意料的,皎皎回来得很快。

快到……她还能够在太皇太后榻前侍奉汤药,贴身照料几日。

自广州临海靠岸,一路快马,皎皎归来时风尘仆仆,甚至一身腥气,眼睛却亮得惊人,“老祖宗呢?”

她开口,嗓音沙哑。

娜仁也不想问她究竟跑死了几匹马,只是长长松了口气,连声道:“还好,还好……你洗漱一番,去慈宁宫吧。这个样子过去,只会叫老祖宗担忧。”

一身尘土,发尾凝霜,也不知她多久没有休息过,又或者说……从广州一路快马而来,她在这途中,究竟休息过几次。

太皇太后此时已经不大好了,那一日的清醒仿佛只是昙花一现,第二日娜仁再去时,她又神智混沌,一日里更是的时候都昏睡着,醒来也糊里糊涂的,嘴里除了念着还没回来的皎皎,便是一直没见到的太子了。

娜仁带着休整一番的皎皎来到慈宁宫的时候,太皇太后难得醒着,倚着软枕靠坐在炕上,福寿手持着燕窝羹,一勺一勺喂给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并不大爱吃,眉头拧得厉害,总是别过头去避开勺子,福寿满面无奈。

见是娜仁来了,又带着久违的皎皎,福寿眼睛一亮,忙给二人请安,又道:“娘娘您快劝劝老祖宗,这燕窝羹是太医叫炖的,可一日老祖宗也吃不下半碗去,这样久了可怎么成呢?”

宫里的小碗精致,一碗的分量也有限,这半碗有多少水分娜仁也清楚,当即一拧眉,想了想,还是遣人去问唐别卿太皇太后饮食禁忌,叫他列出单子来,想看有什么能用的,给太皇太后预备点她素日喜欢的。

皎皎已经走到落地罩内的炕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握住太皇太后的手,低声呜咽着唤,“老祖宗,皎皎回来了,皎皎回来晚了——”

说着,泣不成声。

太皇太后颤着手轻抚她的头,眼睛还是一如既往的浑浊,定睛看了一会,也没认出皎皎来,竟然对着皎皎喊:“娜仁,你终于来了。不错,高了、也结实了,在外头可还快活?有没有什么不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