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5页)

思来想去,宋佩瑜专门往工部跑了几趟,找了些历朝历代皇宫修葺的资料回来研究。

然后发现他更看不懂了。

反正开始动工后,东宫的动静完全瞒不住,宋佩瑜干脆放弃挣扎,他先将要修葺东宫的消息告诉学堂的同学们,然后直接以东宫的名义去工部要能工巧匠。

小学堂的同学听说要在这个时候修葺东宫,反应都和重奕差不多,吕纪和还专门去劝重奕打消主意。

将可能会导致的结果一一说给重奕听。

无非是劳民伤财引得百官和百姓不满,到了下雪的时节没彻底修葺完只会更劳民伤财。

重奕听完吕纪和的话,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吕纪和说的深得他心,将刚到手还没入库的玉佩直接赏给了吕纪和,却没说要改主意不修葺东宫了,也没告诉吕纪和是宋佩瑜非要修葺东宫,只是将宋佩瑜说的话原封不动的拿出来糊弄吕纪和。

“宋佩瑜出钱,东宫十率干活,不征用民夫。”

吕纪和听了后也不再多劝,第二天带了箱银子入宫,说是给重奕修葺东宫尽一份心意。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慷慨解囊,他们不知道修葺东宫是宋佩瑜出钱,也不知道吕纪和和那箱子里只是银子,好不容易能抓到讨好重奕的机会,铆足了劲的从家里搬东西,几乎要把自己的私库都搬空了。

还招得了肃王来东宫,专门关心重奕怎么了,是不是最近没钱了。

宋佩瑜知晓这事后暗骂吕纪和不安好心,直接让十率将其他人搬来的小金库都送回他们府上,只留了一两件东西算是他们的心意,反倒惹得这些人更担心了。

宋佩瑜对此哭笑不得,只能保证等到东宫没钱的时候肯定会找他们。

有了专业人士的加入,修葺东宫的计划图完成度一日千里,终于赶在五月末,将所有事情都准备妥当,只差正式开工。

只见一车又一车的东西顺着侧门进入东宫,却始终不见有民夫去服役。

头一个月大家还能稳住,第二月开始,始终注意着东宫动向的人都忍不住了。

难道是他们打探到消息有误,东宫只是修葺某个宫殿?不然为何会如此安静?

殊不知东宫里面一点都不安静。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东宫已经修葺了三分之一,而且进度越来越快。

按照这个速度,当真如宋佩瑜说的那样,等到九月就能将整个东宫都修葺完毕。

这种速度在知晓内情的人眼中绝对是骇人听闻。

尤其是他们都见到了已经修葺完的宫殿,不能昧着良心说东宫是糊弄着修葺才能这么快。

不仅永和帝有时间就来东宫看修葺的进度,连在勤政殿加班的大人们也经常来东宫拜访,说是来给殿下请安,进了东宫后却径直往声音大的地方去。

他们第一次见到修葺大型建筑不必大兴土木,也不必将泥土千锤百打成浆糊状,再慢慢晾干才能盖房。只要用红色的砖块和名为‘水泥’的东西,三天就能新起一座宫殿。

仅仅五百个侍卫,不仅够用,还有余地值班,不耽误本身守卫东宫的职责。

宋佩瑜去年在梨花村时,就通过穆清交给永和帝的水泥方子终于被永和帝重视了起来。

永和帝还亲自带着大臣去看为了烧砖临时搭建的火窑,将旧宫殿拆了的土块仔细碾碎,再筛取出最细致的部分,然后混入从外面运进来的黏土,和成泥做成砖胚,在阴凉处晾到半干入窑。

只需要十多个人忙碌,不过十天的时间,就能得到够建造一座新宫殿的红砖。

如此反倒是工部的人跟不上东宫宫殿翻新的速度,只能将稍微简单些的刷漆等工作都教给十率。

等到七月末,东宫所有的宫殿都焕然一新,只差最后的修整,东宫小学堂再次放假,重奕也搬到了勤政殿。

永和帝开恩允许他们去庄子上避暑,这次不用担心他们不回来。

最多一个月,东宫就能彻底修葺完,永和帝知道他们肯定迫不及待的回来看最终成果。

九月,猜测永和帝为重奕想要在此时修葺东宫而大发雷霆,及时叫停,才让修葺东宫没了后续的人纷纷听说东宫已经修葺完了,广发请帖邀请众人赴宴游园。

请帖发放后,宋佩瑜四个月前悄无声息递到礼部的折子也有了结果。

经礼部商议,永和帝盖章,宋佩瑜为生母请封诰命的折子通过,礼部和宫□□同来人传旨,册封宋门柳氏为三品诰命夫人。

宋佩瑜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为后日东宫举办的宴席做最后的安排。

他给特意来报信的小太监赏了个金裸子,望着院子里的琉璃树陷入沉默。

勋官与有实职的官终究是不一样,他当初给柳姨娘请封诰命的时候,就做好了礼部不会有回应,或者会降级批准,给柳姨娘四品以下诰命的准备。

没想到虽然时间隔的久了些,最后竟然是最好的结果。

柳姨娘这个时候有了正三品的诰命,后天就有资格来东宫赴宴。

宋佩瑜不知道这样的安排是不是二哥或者大哥有意促成,从写下请封诰命的折子起,宋佩瑜就有意的回避这件事。

重奕拿着剑从演武场回来,见宋佩瑜的神色与往日不同,随口问了句,“怎么了?”

宋佩瑜没有隐瞒重奕的意思,“刚才有小太监来报喜,我姨娘的诰命批下来了,正三品。”

重奕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赏”

重奕身边的安公公笑眯眯的给宋佩瑜道喜,“我记得前两日殿下库中刚进了副红宝石头面,正好拿来给柳夫人贺喜。”

宋佩瑜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随口与重奕说了几句话,就心思重重的走了。

重奕看着宋佩瑜的背影走远,转头问安公公,“他怎么不高兴?”

“嗯?”安公公茫然的看向重奕,迟疑道,“宋大人喜事临门怎么会不高兴,您看他笑的多开。”

“他不高兴”重奕重复这句话。

重奕态度如此笃定,安公公也跟着犹豫起来,他转头看向宋佩瑜已经看不见的背影,半晌后才满是不确定的开口,“老奴听闻宋大人是在云阳伯夫人膝下长大,也许是怕云阳伯夫人与他生分了?或者柳夫人毕竟是妾室,宋老夫人尚在,恐怕对柳夫人的态度会有变化。”

重奕听了这‘复杂’的人物关系,顿时失去了兴趣,转身回屋了。

安公公却记在了心里,打消了马上去找头面让人送去宋府的想法,决定等宴席过后再着人去宋府给柳夫人送头面。

柳姨娘有了正三品的诰命变成柳夫人,本身对宋氏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但柳夫人的荣耀归根结底是来源于宋佩瑜。

自从宋佩瑜成为正三品的太子宾客,他在宋氏的地位举足轻重,已经超过了他几个哥哥,仅排在宋瑾瑜和宋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