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5页)

他们早就利用先帝病中对贵妃的信任,将先帝的寝宫彻底把控,态度强硬的抢走了向掌柜手中的遗诏。

见到遗诏上是传位于四皇子而不是五皇子,五皇子恼羞成怒,直接将遗诏毁了。

也多亏了贵妃与五皇子笃定他们已经掌握大局,不在乎在他们眼中已经是个死人的向掌柜,向掌柜才知道是贵妃在庆帝的药中加了东西,才导致庆帝最开始只是风寒加失眠,居然会就此缠绵病榻。

包括庆帝突然暴毙,也是因为贵妃又换了药。

只有庆帝突然暴毙,才能保证庆帝不能及时召集重臣,正式宣布皇位继承人,给贵妃与五皇子留下动手脚的时间。

贵妃与五皇子毁了原本的真遗诏后,伪造了新遗诏。

整个洛阳风雨飘摇了三个多月,最后还是占尽先机的贵妃与五皇子胜了。

四皇子府遭遇刺客袭击,全府一百二十六口人,无一活口。

反倒是向掌柜因为不被贵妃和五皇子看在眼中,竟然凭借昔日的人脉活下来了。

向掌柜原本的打算的确是回到出生的地方看看,阴差阳错之下,才会流落到祁镇。

因为不确定卫国的家人身在何处,是否还活着,向掌柜也就歇了再离开祁镇的想法,与陈通判周旋后开起了食香楼。

简短的说完这段经历,感受到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向掌柜话锋一转,又说另一件辛秘,“其实当年陛下留了两份遗诏,分别是传位于四皇子和传位于六皇子。正是因为陛下还没下定决心究竟要传位于哪位皇子,才迟迟不肯立太子。”

“陛下弥留之际时,只有老奴在陛下身边。陛下直到最后一刻才下定决心,要将皇位传给四皇子,吩咐老奴先宣布遗诏,然后将另一份传位于六皇子的遗诏悄悄毁去,再将玉玺转交给四皇子。”提起这段往事,向掌柜的语速不知不觉的慢了下来。

宋佩瑜顿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正是因为庆帝最后选择了四皇子,又没做出万全的安排,才给四皇子招来了灭门之祸。

反倒是在最后关头被放弃的六皇子因祸得福,虽然要在孝兴帝手下混日子,起码还好好的活着,孝兴帝还给他封了亲王。

想着这些,宋佩瑜却没忽略向掌柜话中真正的重点,他上半身微微前倾,迫不及待的问道,“也就是说,两份遗诏与玉玺是分别放在三个地方?贵妃与五皇子只来得及将传位于四皇子的遗诏毁去,传位于六皇子的遗诏还在?”

至于孝兴帝没有玉玺的事,宋佩瑜在燕国的时候,就有所耳闻。

因为庆帝就是开朝皇帝,孝兴帝是第二任皇帝,若是孝兴帝不延用庆帝的玉玺,那燕国所谓的传国玉玺,就只用了一代而已。

大家都对孝兴帝帝位来路不明的事心照不宣,他为什么没有庆帝玉玺,大家也猜得到。

既然如此,哪里还会有人在玉玺的事上与孝兴帝死磕?

磕输了就是输了,别说自己的小命,全家都有掉脑袋的风险。

磕赢了,庆帝也不会从皇陵中再爬出来,给死磕玉玺的人升官。

久而久之,就没人再提起庆帝玉玺的事了。

向掌柜笑了笑,“宋大人料事如神,确实还有一封先帝传位于六皇子的遗诏还没从秘密地点取出来,玉玺也被陛下提前交代人收起来了。”

听了向掌柜前半段故事,已经开始思考要如何伪造燕国庆帝遗诏的吕纪和精神大振,迫不及待的道,“那份诏书与玉玺藏在何处?”

向掌柜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了当的告诉吕纪和答案,目光却始终都看着重奕,“在燕国的庆山行宫。”

重奕见到吕纪和与宋佩瑜脸上的兴奋,都因为向掌柜的这句话冷却了许多,同时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顿时有种自己被排除在外的感觉。

重奕不高兴了。

他向来不会委屈自己,直接问宋佩瑜,“燕国的庆山行宫怎么了?”

宋佩瑜头一次见到重奕这么积极的了解正事,心头立刻涌上老父亲般的欣慰,仔细给重奕解释燕国庆山行宫的来路。

庆帝原本是前朝名臣之后,祖上是个文官来着。

前朝轮番被吐谷浑、突厥和契丹轮番暴打,屡次南迁,却终究还是没能逃过灭国的命运。

屡次南迁的行为也成了自救失败,迁坟成功的笑话。

前朝彻底没落后,尚且还算完整的大小世家带着号称是前朝后裔的新皇帝,再次一路向南。

最后在徐州、扬州落脚,强行给前朝又续了口气,就是陈国的前身。

然后就闹出了二十年换了四十位皇帝,但凡是有前朝血脉的男丁,上到七十岁老翁,下到出生只有三天的婴孩,都坐上过帝位的荒唐事。

最后硬生生的将前朝血脉彻底折腾没了,出身扬州世家的薛氏家主被前朝最后一位皇帝‘委托重任’,成为新皇。

五年后,薛氏家主改国号的为‘陈’,就是现在的陈国。

外族终究是只知道蛮横掠夺的莽夫,没法长久的占据中原的土地。

在陈国热热闹闹换皇帝的那些年,被吐谷浑、突厥和契丹占据的雍州、翼州、兖州、青州又陆续回到了中原人的手中。

这些中原人才真正能称得上是收复河山。

庆帝的父亲就是收复河山的人之一,他带领家族弃文从武,坐拥北方面积最大的雍州与翼州,占九州面积的七分之二,成为当时手下土地最多的诸侯。

可惜他命不好,没来得及称帝就驾崩了。

留给庆帝的是仍旧没被打服气的吐谷浑和突厥,还有尚且没建造完的行宫。

那座行宫正是庆帝的父亲为自己准备的皇宫。

父亲的死,对庆帝的打击很大。

内忧外患之下,他忍痛叫停了‘皇宫’的建设,设咸阳与洛阳为双都。

庆帝还用他的帝号给没修完的‘皇宫’所在的地方命名。

久而久之,那座刚打完地基,就从皇宫变成行宫的地方,虽然不在山上,却被燕国的人称作庆山行宫。

庆山行宫不仅对庆帝意义重大,对燕国同样意义不凡。

因为庆帝将太庙搬到了庆山行宫。

可以说庆山行宫的守卫半点都不比洛阳皇宫的差,甚至因为来往的人没有洛阳皇宫多,反而会更严格一些。

先不说庆帝藏在庆山行宫的遗诏和玉玺是不是早就被发现了,他们就算知道遗诏和玉玺就在庆山行宫,想在不惊动燕国的情况下,将遗诏和玉玺拿出来,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从向掌柜口中的得到的消息让宋佩瑜与吕纪和十分满意。

虽然要怎么利用这件事,还需要回到咸阳后再从长计议,但宋佩瑜却不吝啬先将答应了向掌柜的事落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