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五年过去,宋佩瑜依旧是鸿胪寺卿。

宋氏已经有宋瑾瑜这个‘宰相’,还有宋二名为礼部左侍郎,实际上却是礼部真正的掌舵人

下面还有宋景明等小一辈的人在外周转历练,等待个好时机回朝。

如果宋佩瑜再入三省六部,难免会有宋氏把持朝政之嫌。

正好宋佩瑜心心念念的荆州楚国出海口、与西域商路另一边的西域三十六国的交流、还有双梁、陈国……都是要在鸿胪寺,才更方便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五年来,无论是永和帝还是宋瑾瑜,都数次暗示宋佩瑜可以动个地方,宋佩瑜都委婉的拒绝了。

反倒是去户部熬资历的吕纪和在成功熬走户部右侍郎后,又熬走了户部左侍郎。

如今只等六部尚书告老,便可以成为赵国最年轻的尚书,或者与宋二一样,名为左侍郎却实际掌握一部。

东宫小学堂的其他人也在这些年中逐步升迁。

骆勇最后还是去了京卫指挥使司,二十好几的人,仍旧每天和骆三斗智斗勇,动不动就要去勤政殿找永和帝给他评理。

魏致远在五城兵马司,那里还有许多魏忠曾经的旧部,宋佩瑜总觉得永和帝是在下一盘大棋,魏致远是最重要的那颗棋子。

平彰从卫郡回来后,就在东宫十率任职,如今正给郝石做副将。

盛泰然与平彰一同从卫郡回来,在六部轮转后主动提出想去奇货城,正好宋佩瑜有打算在其他地方再建奇货城,便将这件事交给了盛泰然。

柏杨在咸阳无所事事,也早就歇了回燕国的心思,便与好友盛泰然一同去在卫郡最南端新建的奇货城。

大公主在出嫁前有了正式的封号,雍宜公主。

永和帝虽然没能争过朝臣给她封地,却在雍郡挑了个最富庶的县城,将县城的赋税都拨给大公主作为供养。

只要大公主还活着,那个县城的赋税都会每年按时送到她的公主府。

大公主按照自己的心意选了驸马,却在生下女儿后不久,与驸马起了争执,闹着要和离。

驸马家中竟然暗中联系御史台的御史,弹劾大公主不遵循三从四德,对驸马趾高气昂,对驸马的父母更是毫无尊重。

驸马还在朝堂主动上奏,言雍宜公主既是个女儿家又不是永和帝亲女,享受公主封号与待遇已经是僭越,不该再有封地供养,平白让雍宜公主多了不守妇道的底气,请求永和帝收回给雍宜公主的封地和各种优待。

毫无意外,驸马没见到第二年的太阳。

雍宜公主却在第二年,抱着已经有郡主封号的女儿,风风光光的嫁给第二任驸马。

相比雍宜公主,惠阳县主的生活就平淡得多。

驸马和长公主终究还是疼爱她,也给了她自己选择夫婿的余地。

她犹豫半个月后,义无反顾的选择穆和。

长公主府整整闹腾半年多的时间,惠阳县主才如愿。

好在这桩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婚事,最后有个不错的结果。

穆和在弘文馆补了个五品小官,一心一意的整理古籍、文书,已经有在赵国广为流传的著作。

惠阳县主与穆和婚后琴瑟和鸣,很快便生下个女儿。

有了女儿后,不仅驸马心软,连最生气的长公主也逐渐心软,在又听闻惠阳县主有孕后,亲自进宫去勤政殿见永和帝。

长公主早就打算在惠阳县主出嫁前,为她讨个郡主的封号,让她能风风光光的出嫁。却被惠阳县主选定的夫婿气得够呛,便将这件事忘在了脑后。

多年时间过去,长公主见穆和确实与穆婉不同,反倒有些像他哥哥穆清,肯脚踏实地的做些事。

惠阳县主与穆和成亲后,任谁来看都是越来越身心舒畅,连带着从前眉宇间偶尔可见的自卑也彻底消失,变得更从容有度,可见婚后生活一帆风顺。

而且惠阳县主与穆和上面没有长辈,只与穆清比邻而居相互有个照应,一个月能有半个月的时间回长公主府,怎么能不让长公主与驸马暗自高兴。

久而久之,长公主也就不在介怀惠阳县主的选择,彻底承认了穆和这个女婿。

自从东宫勤思学堂开课后,雍宜公主与惠阳郡主便有许多耳闻,突然升起念头,要在咸阳开办只招收女学生的女学。

为此,她们不仅亲自去旁听过勤思学堂的课程,还全程参与了勤思学堂第五次招生的过程。

如今正在为到底是只招寒门姑娘,还是既招贵女也招寒门,以不同的院子将贵女和寒门姑娘分开,或者干脆在不同的地点设立两个学堂而纠结。

昨日长公主府有宴,重奕在席上听雍宜公主和惠阳郡主说了许多关于学堂的事,便顺嘴提一句给宋佩瑜听。

宋佩瑜也没想到,雍宜公主和惠阳郡主居然会对学堂有这么大的兴趣。

这两个人刚开始操办女学的时候,宋佩瑜还以为她们也就是三分钟热度,等具体了解到筹备学堂要花费多少精力后,就会将这件事放在一边。

综合各方面考虑,宋佩瑜当然还是希望雍宜公主和惠阳郡主能坚持将女学办下去。

哪怕只招收世家贵女,也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宋佩瑜想了想,打算给雍宜公主和惠阳郡主送几个勤思学堂的老人过去,专门挑不止一次经历过学堂招生的人。

有宋佩瑜坐镇在鸿胪寺,鸿胪寺不知不觉间便从众所周知的养老衙门,变成世家子入朝时不错的去处。

因为太子也经常在鸿胪寺出没,鸿胪寺的官位无论大小,抢手程度甚至一度超过六部。

重奕早就在宋佩瑜办公的地方,有了自己专属的桌椅,桌面上除了堆积的话本子和九连环,最近还多了几本武学基础。

永和帝以要将肃王府的五个小郡王送到东宫养为威胁,要求重奕隔天抽出半个时辰的时间教小郡王们习武。

小郡王们养到一岁的时候,就从肃王府移到皇宫,由宫女太监们伺候着同吃同住。

永和帝与肃王几乎每日都会去看望他们,每当小郡王们说想念母亲的时候,永和帝就会让人去请长公主和肃王妃进宫。

久而久之,小郡王们虽然知道他们的生母另有其人,且都在肃王府中,却更亲近长公主与肃王妃。

小郡王们三岁的时候,永和帝便找人来给他们启蒙。

如今四岁,正是习武的好时候,永和帝早早就盯上了重奕。

实际上,小郡王们三岁启蒙的时候,永和帝就打过宋佩瑜的主意。

那段时间刚好赶上西梁与党项又一次大规模开战,东梁也发生骚乱,宋佩瑜作为鸿胪寺卿忙得脚不沾地,鸿胪寺也确实离不开宋佩瑜,永和帝才遗憾的打消主意。

改从宋氏、吕氏与其他三个世家中各选了一个人,总共五个人,作为小郡王们的启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