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4页)

也因此,他格外看不惯这种劳民伤财的行为。

每年都地震,也没见什么大问题啊,就这么兴师动众的,上面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底下的具体情况啊。

这种脱离“民众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让他特别看不惯,所以常常在网上论坛跟人对线。

当然,对线赢的一般都是他,因为更多的人都是支持他观点的,一涉及到ZF和国家的事,那肯定是ZF不对啦!什么,你帮ZF和国家说话?你个自干五(自带干粮的五毛)!

这个年代,自干五的数量稀少,很容易就被各种美分果粉一类的人给压倒。

“唉,咱们的制度就是比不上国外啊!”跟网上的自干五们对线一番大获全胜后,卓周摇头叹息着,发自内心地为国家哀叹,真的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事实上,这也是许多跟他抱着一样念头的人的错觉。

外界的质疑彷如蚊子嗡嗡,应急小组日夜在监测和分析各地的异常情况,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理那些不怀好意的喷子。

最近他们在西南山区的某地观察到了地震活动特征及宏观异常增加的情况,重点关注了一段时间后,他们觉得这地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高。

在地震专家的眼里,这些宏观观察都属于所谓的“民科”,根本就没有切实的理论依据能够证明,出现某些情况的地区,就一定会发生地震。

这简直就像是瞎猫撞死耗子的一个过程。

如果只是平时观测到的现象,他们可能还会在犹豫观测一会儿,但在“未来肯定会发生特大地震”的前提下,他们感觉不能再观察犹豫下去了,立即请地震局协调当地的地震办公室,要求发布临震预报。

接到国家地震局的消息后,当地地震办公室都震惊了,这一年国家进行的动员他们都看在眼里,心中都在猜测上面应该是掌握了什么地震的消息,没想到临到头,震源居然就在他们省内!

虽说现在的地震预报并不准确,很多时候都有种瞎猫碰不上死耗子的感觉,但省里也不敢怠慢,马上就在全省发布了临震预报。

地震预报开始在省内各个途径循环播报,新闻、广播、电话、各地区的大喇叭……全都运行起来。

得到预报,大家虽然慌了神,但由于近些日子以来频繁的地震防灾演练,众人还是基本算是井然有序地快速离开了房屋。

但地震将要袭来的恐慌仍然克制不住,交通都开始堵塞。

快速抵达的民警赶紧维持秩序,车喇叭声、恐慌的喝骂声、害怕的哭泣声,民警维持秩序声混合成了黑色的喧哗之音。

而在重点区域,疑似可能为震源区的地方,地震局的指示是,让他们进行大规模的迁移撤离;周边地区的人,愿意离开的也尽量离开,最近不要住在家里,可以在空旷的野外搭帐篷,直到地震警报解除。

至于让全省都强制迁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军车和直升机都出动了,他们在疑似震源区维持着秩序,并且劝着这里人们往外撤离,但仍有很多人不肯。

有的最开始害怕逃出去之后,过了一两天发现什么事都没有,又想着办法要溜回去。

如果在全省强制撤离,估计天都要捅破了。

这场大迁移似乎漫长的没有尽头。

……

距离发布临震预报已经过去了好几天,震源最中心的地区人员已经强制转移了大半,这次大转移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因为过了几天地震还没有降临,一些人心中产生了疑虑,他们背井离乡停工停课地撤出了家乡,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如果根本没有地震的话,他们不就白走了吗?

很多媒体也在跟进此事,某些屁股不正的媒体甚至还故意发表诱导意味浓重的文章,来指责国家做事不够“沉稳”。

这似乎跟之前那波带“莽撞冲动”节奏的人首尾呼应了,一时间舆论纷纷。

还有一部分的人根本不愿意离开,他们不相信自己住的地方会发生特大地震,接连几天毫无动静似乎更是印证了他们的想法。

“不走、不走!凭什么让我走?这是我的家!”

“别吓唬人了,当我不知道你们想拆房子,专门把我们吓唬走呢!等回来,房子都没了!”

“哪有什么大地震?我活了这么一辈子,就没遇到过!那些小地震啊,根本不算什么。”

到处都有这样的话,民警们苦苦劝告也不肯听,他们一个劲儿地觉得不可能有问题。

但其中有些人,民警劝说无果后,但一看到解放军过来,马上就相信了,也愿意离开,因为——

“我们当然是相信子弟兵啊!我还记得当年抗洪抢险的时候嘞,那么急的洪水哦,他们一个个就敢往下跳……”

“当时看新闻报道的时候,我就在想嘞,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咧,要说我最信任谁,除了我父母妻儿,就是咱们的子弟兵嘞!”

抱着这样想法的人确实不少,对着民警和居委会的时候各种不相信,解放军一来就乖了。

同属军警系统的警察们郁闷坏了,但他们在老百姓中的名声,就是赶不上正规的解放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解放军的名声,是在一次又一次抢险救灾中树立起来的,他们就是人民的子弟兵。

……

首都地震预测应对小组。

距离发布地震预报已经过了上十天,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当初力主发布临震预测的人的心理压力都非常重。

“有媒体说我们好大喜功,博人眼球,不拿人民群众当回事……”一个组员苦笑一声,有些疲惫地放下手中的手机。

“嗐,这叫什么事儿啊?我们不拿人民群众当回事,他们这些胡乱写文章的人就拿人民当回事了?”

“这次要真是闹了场乌龙……”说话的人推了推眼镜,苦笑着扫视了一圈同僚,摇了摇头,“大家估计都要回去种红薯了。”

房间里一时变得极为安静,组员们似乎都在幻想自己回老家种红薯的情况。

“种红薯也不错。”一个组员像是卸下了大担一样,惆怅地笑着吐了口气说,“我以前就是农村的,种过红薯,累是真的累啊。不过这些年农民的日子也好过些了,回家种红薯也许比我现在拿的工资还要高呢,呵呵!”

“我也种过,还插过秧,老家有块地,实在不行回去继续种地喽。”

“嗐,我连地都没有,就城里的贫下中农,回去看能不能在测绘局找个工作,不行的话……哎,老林,我去你家当长工吧?”

“去你的!”老林骂道,“你想当长工,我还不想当地主老财呢!”

一番插科打诨后,气氛稍微缓和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