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进击的二子(第2/3页)

“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就在想,做了快两年了,我觉得这一行也不太适合我。我还是想干做点儿实际的事情。当时李旭不是一直想当导演拍电影吗,他觉得影视行业门槛太高,我们搞个广告公司,慢慢发展起来可以往传媒行业靠,我呢那时候没有其他想法目标,就是觉得广告业有前景,能赚钱,传媒业也很赚钱,两人一拍即合就决定一起创业。但是两年下来,我想改行了。”

二子道,“再说合伙生意不好做,我现在承认这句话了,当初我们几个把公司办起来,投资虽然主要是我的,可大家一起辛苦打拼起来的,像我跟李旭这样的分歧,根源上没法解决,我现在退出还来得及,时间久了矛盾堆积,必然要出问题,朋友都没得做了。”

“我觉得你这个顾虑很对。”冯妙问,“二子,那你打算怎么办,你现在退出,他们还能不能维持,你退出以后打算干什么?”

“做实业,来点实际的。”二子道,给他们认真分析了一下,广告公司做了两年,大家都赚钱了的,他现在抽回他的钱,然后李旭他们再投入一部分、贷款一部分,维持周转是没有问题,至于下一步的发展,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然后我打算去投资硅产业。”二子道。

“……”方冀南跟冯妙对视一眼。

听他们谈话一直插不上嘴的丫丫问道:“二哥,什么是硅呀?”

“你知道沙子吗,沙子、石英,成分是什么?”二子笑着问丫丫,然而丫丫都还没开始学化学,初三才开始学呢,嘟嘴表示不知道。

“二氧化硅。”二子道,“简单说,我要去办个厂,把石英做成工业硅,做硅材料,现代电子工业离不开硅材料。”

“说得真好,给你鼓鼓掌。”方冀南吃完一串烤肉串,面无表情把签子丢掉,看着冯妙道,“你说这小子咱们怎么养出来的,怎么就这么跳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这跨度也太大了,他就不能干点儿他自己熟悉的事情。”

“爸,这我可真是深思熟虑了的,您得相信我的眼光。”二子道,“从您的层次高度来说,您比我明白,现在我们国家硅产业刚起步,现代科技发展就离不开硅材料,这个产业绝对要一飞冲天。”

“你爸还懂什么是硅产业,不用你上课。”方冀南没好气地说道,“可是这个行业你熟悉吗,我承认,硅产业发展前景可以乐观,国家也重视,可是办厂做实业不是你搞广告公司,可以忽悠,技术、资金、厂房、管理,你这一听就不是三两个钱能搞定的。”

“没有您说的那么高深,我之前去特区的时候接触过硅材料,这一行肯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我当时就有这个想法。”二子道,“爸,我就先尝试着办一个小厂,技术有技术员,有技术设备,没有哪个企业家光靠自己做技术的。我们国家八十年代末就把流化床搞出来了,现在技术也成熟,我有足够的眼光和头脑就够了,钱不够我拉投资、贷款。”

方冀南看看冯妙。

二子说:“爸,妈妈,我也没指望一下子怎么样,你们就相信我一回,妈妈以前可能对这一块不怎么关注,可爸肯定知道我说的这个行业发展前景有多大,做实业,给科技发展添砖添瓦,我不玩那些虚的了,这回您可千万得支持我。”

“哥,你支不支持我?”二子觑着方冀南的脸色,笑嘻嘻用胳膊碰碰大子。

“你做广告公司我也支持了,事实上你也确实做起来了。”大子道,“我觉得做科技产业、办工厂,比你做那个广告公司强多了。但是我支持你没用,你还得看看爸妈意见。不过我觉得咱爸咱妈都是高瞻远瞩的人,绝对有这个水平眼界和魄力……”

吃着饭呢,冯妙放下筷子,有些无奈地嗔道:“你们俩能别唱双簧了吗?拍马屁工夫都很不错。”

大子自己笑了下,笑笑道:“我在咱家是穷人,反正我的工资、还有爷爷给我们留下的那个钱,我都给妈妈了,爸妈只要觉得可行,都拿去支持你好了”。

“原则上支持。”冯妙道,“但是办厂比你办广告公司要复杂多了,首先你选址呢?团队呢?招工、设备、厂房、技术人员,你自己拿好章程。”

“江北市,”二子解释了一下,厂子选址放在江北市,当地石英资源丰富,依托大型石英矿,交通便利,最关键的,当地硅产业有一定的基础,当地招商引资,94年底就开始有硅产业的发展意向了。

“呵,你妈去江南市开绣坊,你去江北办厂,以后你们娘俩可以考虑常驻南方省了。”

方冀南说这话的时候多少有些阴阳怪气,但脑子不含糊,认真考虑了一番,给他理了理当地人脉,免得这小子两眼一抹黑,就说随他折腾去吧。

“那你跟李旭好好聊聊。”冯妙嘱咐道,“你们是发小,从小学一年级就在一起玩儿,互相取得理解。”

“我知道。”二子道,“我早跟他流露过,我肯定不说不想跟他合伙做广告公司了,我就说我想搞实业,想做科技产业。他心里肯定也明白,我现在退出对谁都好。两个人的经营理念不同,他一直想做传媒业,我退出,他也能按照他的想法决定公司发展。”

八月底,二子的广告公司成立两周年之际,他正式从广告公司退了出来,跑去江北市开始筹备办厂。

二子一走,仨孩子家里就只剩下丫丫了,加上黄阿姨四口人在家,偌大四合院居然都有点空了。

丫丫初中的功课多,学习任务重,平常学刺绣就断断续续没投入太多时间,冯妙每天上班、工作、研究学术,渐渐把她写的中国丝绸发展史的专著完成了初稿。

除了上班工作,方冀南反倒成了业余时间最不忙的人,开始迷上花花草草了,家里院子也大,他把外院弄了一大片花草盆景儿。

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96年春节,兄弟两个先联系好了,大子特意休了当年的假,二子也从江北市回来,一家人聚齐了过春节。黄阿姨春节回家半个月,经过几天的煎炒烹炸,冯妙烦了,就让兄妹仨负责做饭做家务。

丫丫其实没怎么做过家务,她这个年纪,又没舍得使唤过,也就会炒个鸡蛋、煮个面条,那小嫩手要刺绣,打扫卫生之类的活儿也没太干过,顶多收拾打扫自己房间。大子打扫卫生、搞内务最积极,可惜做饭不咋地,跟方冀南一样,打下手还行,揉面切菜都干,就是炒菜不好吃。

二子……二子跟大子差不多,还不如大子。大子在部队还学会一些,二子连面都没揉过,让大子一顿嘲笑。

“你一个人在江北,平常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