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银子(第2/3页)

配上各色红灯笼,和人人脸上的笑容身上的新衣,倒是很有年味。

请安的时候,宋嘉书就见福晋和李侧福晋已经都按品大妆了。

过年不比中秋,侧福晋们也是上了玉牒的,也都得进宫一并候着皇上祭拜天地神佛祖宗,寒冬腊月跪在奉先殿门口。

当然,虽然辛苦,也是荣耀。

年侧福晋自来身子弱,有孕后又更加受不住委屈,四爷早给她告了假。

至于李侧福晋——福晋曾请过四爷的意思,年氏七个月的身孕了,该随时准备着生,要不要留个能做主的在家里。

四爷却表示不必。

凡事年氏自己就能做主,留下李氏,一个府里两个侧福晋反而乱了起来。年氏清醒还好,年氏若是真有个万一晕过去,雍亲王府哪有下人敢跟李氏抗衡,反而要坏事。

福晋尽职尽责问过,也就都按着四爷的意思来,通知李氏跟着进宫。

四爷入宫更早,要先去乾清宫候着给皇上请安。

福晋和李侧福晋倒是可以晚一点入宫往后宫去,毕竟诸妃嫔大年三十和初一也都要先给皇上磕头才能回各宫。

于是福晋便穿着一身沉重的朝服,告诫众人大好日子不许生事,又叮嘱了年氏要当心。

李氏在旁听完福晋的话,原想刺年氏两句,谁知道年氏由人扶着起身领了福晋的关怀,接着就说要回去躺着,李氏就没机会刺她。

年氏一走,剩下的人里,打头的就变成了宋嘉书。

宋嘉书:危。

她看着李氏的目光转过来。

真是逆境让人衰老,哪怕是大妆了,李侧福晋还是有些憔悴。倒是一双眼睛倒是更见凌厉了些。

“钮祜禄氏,你近来气色倒好,想来大病了一场都养过来了。”

宋嘉书见李氏横竖要找茬的样子,也就不委屈自己低眉顺眼,只是平平静静应了声是。

这样的静,将李氏原本三分不自在的心激成了八分。她最近最看不得人八风不动的安然样儿。

“呵,到底还是你清闲,别说你今年病了一场,就是没病啊,这进宫一趟,又是拜见娘娘,又是跪了迎驾,又是要领宴陪着贵人们守岁,也不是没福气的人能受得住的。所以进不去宫门也有进不去的省心处呢。”李氏顺便嘲讽一下已然退场的年侧福晋。

又开始炫耀自己的进宫流程:“去岁我跟在福晋身边,在慈宁宫里娘娘在太后跟前守岁,太后娘娘她老人家虽年老却硬朗的很,足足守过了正点,到了新岁,吃过饺子看了烟火才叫散呢。到底是慈宁宫的烟火,耀目生辉的与旁处不同。”

宋嘉书微笑:这是讽刺她不配进慈宁宫去肃跪叩?

是啊,我是进不了慈宁宫去磕头请安,我是准备直接进慈宁宫当太后的。

宋嘉书对侧福晋露出职场标准笑容:“侧福晋说的是。”

福晋就看着钮祜禄氏坐在那里,不但一点都不生气,唇边还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心道,李氏的涵养素来就不怎么样,如今更是当着众人让一个格格比了下去,这些年光长年纪和皱纹去了吗?

看着时辰也快到了,福晋便命众人散了,李侧福晋只好看着宋嘉书溜走,自己跟着福晋进宫。

耿氏出了门就笑嘻嘻:“你是怎么做到的啊。听了李侧福晋的话一点不动气不说,还含笑微微的,快教教我!这法子管用,刚刚那位脸色可不好看,偏又挑不出什么错。”

宋嘉书真诚建议:“她说话你就当听不见,只点头就是了。”

“唉,我心就没有那么大,一听她那样话里带刺,再瞧着那看不起咱们,说咱们不配进宫的样子心里就堵得慌。”

宋嘉书一笑而过。

是啊,看的破时忍不过。

人生就这么短,若是不能笃定未来一定翻盘,当下的一口气怎么能顺当咽下去。

还好,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未来。

——

宫中。

乾清宫外,四爷肃立的同时仍旧有些担忧的回头看了眼十三爷。

前几年起,十三弟的腿上就反复起一种脓疮①,一起就高烧难退,别说骑马射猎,从前被皇阿玛赞过‘精于骑射,发必命中’的十三,连好好走路都得咬牙撑着。

今日天这么冷,在乾清宫外头又得站的规矩,不知十三受不受得住。

一时梁九功出来,传了万岁爷的意思:诸位阿哥先去茶房歇息片刻,再等宣召。

四爷便叫着十三爷一并去歇着。

这么多龙子年下要给皇上磕头请安,还有大半是成了年的,不方便在后宫乱转,自然安排有前头的数处茶房可以歇脚。

别说梁九功,宫里人都有数,这堆爷里头,很有些个最好王不见王的人物。

家宴上坐在一起是演戏,平时坐在一起是煎熬。于是内务府安排的这些茶房也都不挨着。

四爷知道十三爷是个骨子里要强的,也不伸手搀他,只是皱着眉与他一并走。这表情,把带路的和沿途偶遇的小太监吓了个战战兢兢。

好容易进了茶房。十三爷身边的小太监把门一关,就从怀里掏出药和绷带来,准备给十三爷换。苏培盛连忙也跟着打水打下手。

四爷眉毛更是拧成了一团,在近旁边站着不肯走。

好在十三爷这回的腿,还未到发作起来鼓起大疱流脓的情形。只是腿上红肿隆起一块,摸上去比周围皮肤也烫。四爷对十三爷的病一贯上心,甚至跟年羹尧都提过,要是西北有好的大夫,务必送到京城来。可这些年药用下来,总是不见除根好全。

看这情形就知道,就算现在不发,等跪完这个年,只怕也要发一发。

四爷嘴唇动了动,还没来及说话,十三爷已经开口了:“四哥,没事儿。总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再讨皇阿玛的嫌。”

四爷不禁默然。

十三小的时候,皇阿玛很喜欢十三十四这两个年龄差不多,母妃也都挺讨人喜欢的小阿哥。

曾经有十年左右吧,不管是去盛京谒陵,还是去木兰秋狝,塞外巡视,皇阿玛都带着两人,对他们的功课也格外上心。四爷就被皇上亲自点了名,教导十三功课。四爷还记得想起皇阿玛叮嘱自己照顾十三时,那种洋溢在外的父爱。

可自从……自从废太子之事后,皇阿玛就厌弃了十三。

废太子后的一年,皇阿玛虽然把十三弟放了出来,但赏爵位的时候,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皇子都有爵位,独无十三,这份厌弃朝上人人都看得清。

这两年因着十三的病,皇阿玛总算缓和了点,不至于不肯搭理十三了,但也只是偶然问询病情,许十三进宫磕头罢了。好像这就是皇上开了天恩的怜悯:看,朕连厌弃的儿子,也会关怀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