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选中(第3/3页)

而他也已经明白:从今后,他好了,额娘过得就会好。

——

在辞别额娘之前,弘历已经先给四爷和福晋磕过头了。于是很快就随着圣驾一并入了宫。

而皇上命雍亲王府巡查八旗的旨意次日就明发了,于是四爷索性直接从圆明园出发,留下雍亲王府的女眷,要收拾东西,慢慢撤回雍亲王府。

就算四爷走的这么匆忙,还是记得在府里安排了一事:从此后钮祜禄氏一应待遇都按照侧福晋的标准来。

四爷亲眼所见,这回面圣,弘历确实是出彩的。

就算皇阿玛的本意就是想挑个雍亲王府的阿哥养育,也算是昭示众人自己对雍亲王的立储之心。但四爷是知道自己皇阿玛有多挑剔的,只看他这些个兄弟,没有一个是真废物,都是文武双全就可知了。

这一个月来,四爷心里也一直悬着:若是雍亲王府的阿哥们都是草绳提豆腐拎不起来,那皇阿玛自然也不会屈尊委屈自己,非要亲自养一个不成器的孙儿。那雍亲王府在皇阿玛心里的考评只怕也要下降——府里的孩子都不成器,以后江山万代传给谁呢。

四爷感慨:好在儿子里,到底还是有一个脱颖而出入了皇阿玛的眼。也给雍亲王府和自己挣到了分数。

就为了钮祜禄氏养出这样一个儿子,四爷不会吝于嘉奖她。

福晋得了四爷这个嘱咐,就从王府的内属官开始,到一层层管事都传达下去。

此事也在福晋意料之中。

与宫里的规矩一样,主位的数量有限,有时没有空缺,皇上就会先给想晋封的人一个‘嫔位待遇’。

后宫与王府的女人是一样的,想要好的待遇,要不有个好出身好娘家,要不有个好儿子。

比如皇上后宫里的密嫔,连生了三个儿子,虽是这几年才正式册封的,但册封前好几年就早享受着嫔位的待遇了。

如今,钮祜禄氏也是如此了。

福晋盘着自己的佛珠:也罢,钮祜禄氏到底养出来一个好儿子,于王府有功,自己自不必刻薄了她去。

待宋嘉书本人收到待遇上调的消息,来福晋正院谢恩的时候,福晋的笑容弧度比以往要随和三分,语气也调整的客气了十个百分点——就是以往跟年氏这种侧福晋说话的态度了:“这是爷的恩典,你也是受得起的。按着侧福晋的例,你该再挑四个小丫鬟,两个嬷嬷,四个小太监,四个做粗活的苏拉。”

宋嘉书看着福晋的态度转变,脑子里就蹦出前世一句经典的玩笑话:你是什么货色,我就是什么脸色。

福晋真是标准的执行者,对人对事都按着等级来。

虽然待遇上调是好事,不过宋嘉书是真不想在院里添这些人:这几年凝心院牢牢稳稳的,除了她跟白宁白南一心,还有就是人少的缘故,每日谁在做什么一目了然。

猛然塞进来这么多人,她就算花上心血,也且得摸查一段时日呢。况且弘历现在刚进宫,府里人人盯着自己,谁都可能塞进个钉子来。

于是宋嘉书只笑道:“都是爷跟福晋的体恤,只是……福晋也知道,我的凝心院就那么大,如今还有一半厢房早做了库房装东西,剩下的一半才能住人,小丫鬟们还得两人一间挤着。如何能再添这些个人?”

福晋含笑:“早几年爷就提过,该给你把凝心院扩出去些,后面再做一进的屋子,跟花园子连起来,你前后走动着也方便。”

这就是点给钮祜禄氏:别客气啦,爷跟本福晋提升你待遇的话是真的,不是虚晃一枪。不但给你人,还准备给你扩建房子。

宋嘉书也不期待住大房子——主要是不出意外的话,她这大房子住不了多久,还得忍受装修期的不便。

于是婉转道:“福晋,妾说句心里话,谁不想住的亮堂些呢。只是弘历到底刚入宫,若我这个额娘就先打墙动土的张扬起来,怕是不好。凝心院已然很好,如今服侍的人也好,再挑剔就是我不知足了。”

福晋微微一沉吟:这话倒是。

如今雍亲王府正是万众瞩目的要紧时候。福晋都不肯出门走亲访友,便是在府里接待不得不见的客都三缄其口,一脸谦虚随和,不敢这时候出什么纰漏,做出什么张狂的样子叫人抓个正着。

正所谓一动不如一静,雍亲王府现在不动就好,动就怕出错。

她看着面容沉静的钮祜禄氏:难为她不出门不懂外头的事儿,竟也能想到这一层。

可见人的聪慧与否,真是天定的。

李氏倒是早早做了侧福晋,跟着自己进了二十多年的宫——这些年京中宫里发生了多少大事,德妃的话也往往暗中饱含深意,就这些经历,都没把李氏变聪明一点。

反倒不如钮祜禄氏明白。

福晋思索一会儿,便痛快点头:“虽如此说,但也不好委屈了你。份例自然从这个月起就补成侧福晋的例,再有从府里账上单走五百两给你,算是扩房子的银钱。你虽懂事不肯大动,但也不好委屈了你。”

一听发银子,宋嘉书再不推辞,从善如流的就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