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家常(第2/3页)

宋嘉书便起身浣手,然后披上大氅往正殿来。

不比耿氏的随意,懋嫔见了宋嘉书,是正儿八经的行礼:“见过熹妃娘娘。”

宋嘉书对这种沉默至极,一板一眼的人也比较没法子,于是只得按着宫规的礼仪,请她入座,命人上茶。

懋嫔坐了一会儿,勉强寻了两件年节下宫里的闲话说,然后就有些不安的抿着嘴坐在原地。

宋嘉书便道:“宋姐姐有话直说便是。”

懋嫔吓了一跳,只道:“当不起娘娘这声姐姐。”

宋嘉书无奈,这也是从前在府里的称呼罢了。

懋嫔又犹豫了一会儿,终是开口道:“听闻皇上有恩典,命内务府和花房的人去移从前府里娘娘凝心院中那株石榴树。”

宋嘉书点头,这事儿都过了皇后娘娘跟前,也不是什么瞒人的事情。

懋嫔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起身福道:“臣妾,臣妾有一不情之请,想托娘娘的福,能否叫花房将我院中那株花椒树也顺道移了来。”

宋嘉书不免一愕,懋嫔千百年不说一句话,如今亲自上门却是为了一株花椒树?

懋嫔见眼前的熹妃不答,更加局促了,连忙道:“熹妃娘娘,臣妾并不敢故意为难您,叫您格外劳动去吩咐花房。而是此事儿臣妾已经先与皇后娘娘求过了,皇后娘娘道,这是皇上给熹妃娘娘的恩典,让臣妾来请教您……”

宋嘉书笑了笑,看着懋嫔解释的没了话十分窘迫,忙接上道:“既是皇后娘娘也知道,我这里更没什么,不过是顺道的事儿,哪里有不能的呢。”

懋嫔这才千恩万谢的起身准备告退,宋嘉书看外面雪越发大了,就想留她多坐一会儿避避雪。

然而懋嫔人虽坐下了,但看上去却像是坐钉板一样不安,嗫喏了片刻,又开口感恩宋嘉书肯带着她的花椒树一起移栽之事,像是插了电的复读机一样不断重复道谢。

宋嘉书见她实在呆的难受,只得让白宁送客了。

“姐姐去了有一会儿,可有事儿?”宋嘉书回去的时候,只见牛乳茶都下去半罐了。

她便把花椒树的事儿说与耿氏,耿氏听了就叹气:“唉,懋嫔娘娘也是心里苦。姐姐不知道吧,那棵花椒树有二十五六年了,是当年懋嫔的两个小格格……不,若是按现在称呼,就是两个小公主,还在的时候,母女一起种下的。”

“咱们入府晚,我知道的也不多,还是从前听府里服侍的老人儿说起来的:别看宋格格如今枯木一样,但她是最早入府的格格,当年可不是这样木头似的人。”

“那时候还没有雍亲王府,只是宫里的阿哥所,皇上也还是阿哥,没有福晋也没有旁人,宋姐姐独自服侍皇上有一年左右吧。后来李氏入阿哥所的时候,她都有喜了。虽说第一个生下的是女孩,但那时候宫里孩子也少也格外稀罕啊,听说先帝爷和太后娘娘当时都特意赏过她呢。”

耿氏拿过一个新的烤串,放在手里先顾不上吃,只叹息道:“宋姐姐的大格格,足长到两三岁才没的,没过几个月,不足岁的二格格也一病去了。之后宋姐姐大病一场,等咱们进府的时候,她就是那样成天只坐着不说话的人了。”

宋嘉书除了觉得感伤外,也对耿氏的情报颇为感叹,这真是什么陈年旧事都知道啊。

耿氏的唏嘘随着说完也就散去了,开始专心吃烤串。

倒是宋嘉书是第一回 听懋嫔的旧事,又想起方才懋嫔为了一株花椒树千恩万谢的样子,不免道:“所以,这花椒树就像归有光的枇杷树一样啊……”

宋嘉书感叹完,耿氏迷惑脸:“什么枇杷?这季节可没有枇杷吃。”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只是归有光这种男人,妻子过世很快就再娶了,虽有悼文感人,到底也只是生活中一抹伤感罢了。但对懋嫔来说,转眼两个女儿已然走了二十年,唯有一株年年渐茂的花椒树,四季更迭的陪着她,她没有旁的了。

听宋嘉书解释了一番作者和文义,耿氏只摇头:“这些前明的文人理他们作甚,看多了他们的书要砍头哩。”

耿氏说了一回旧事,也吃了个七成饱,但还是有些空落落的感慨道:“怎么没有肉呢,天天吃那些豆腐面筋,做的再像肉到底也不是啊。”

耿氏的话倒是提醒了宋嘉书,对啊,可以烤点面筋来吃!

为着烤面筋,宋嘉书都忘了跟耿氏讨论儿子们的‘宫女’之事,只琢磨吃去了。

是夜,不单景仁宫和承乾宫,吃上了街头热门小吃烤面筋,连阿哥所弘历弘昼都吃上了面筋串。

因这吃法新鲜,要不是弘历叫停,弘昼还差点吃撑了。

如今皇子们都住在北三所,弘时因为娶了亲,就带着妻妾儿子住东头,弘历弘昼就住在西边两个相邻的院子。

弘历对宫里本就熟络,弘昼也是个乐天能适应的性子,觉得日子跟从前在雍亲王府没什么两样,反而又回到了天天可以跟四哥一起上下学,一起骑射,一起不得不听三哥抱怨的日子。

弘昼觉得,自己很喜欢这样的日子。

——

次日天气放晴,天空是冬日少有的晶明湛蓝,观之心旷神怡。

众人往景仁宫请安的时候,皇后就吩咐道:“明日年贵妃入宫,由齐妃熹妃带着,你们都去给贵妃见个礼。”

齐妃的脸顿时就拉的老长,还有些不情愿道:“虽说今日晴天了,但臣妾夜观天上的云,明儿只怕还要下雪呢。”

若是下雪就能不去拜见年氏,李氏是不在乎雪淹了紫禁城的。

皇后娘娘只道,齐妃何时会做钦天监之事了,就把齐妃堵了回去。

言下之意,明天别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得去拜见年贵妃。

齐妃无法,只得嘟囔了一句:“翊坤宫可在西六宫,她住的倒是离皇上最近,咱们走过去可是远了……”皇后恍若不闻,倒是武氏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因皇上分封宫室,把她跟郭氏一起放到了懋嫔的景阳宫,作为东六宫最角落的宫殿,景阳宫离皇上养心殿可是极远。

是啊,年贵妃娘娘不但位份最高,住的也是离皇上最近的。要是能住到翊坤宫……不比跟着懋嫔娘娘住在这么偏僻的景阳宫强啊。

武氏正在胡思乱想,就听懋嫔道:“回皇后娘娘,臣妾昨儿已经往景仁宫去请了熹妃娘娘的意思,特回禀娘娘一声。”

皇后见懋嫔局促小心的样子,自也不为难,点了点头,又对宋嘉书道:“难得你心大。”竟不计较这些事儿。

按说皇上特许从凝心院移植一棵树,要是爱掐尖的嫔妃,必不容人蹭这样独一份的恩典,这样才能显出皇上偏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