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我是谁?我在哪儿?...)(第3/4页)

读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将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实事,往大了说利国利民,往小了说光耀门楣。

而这些话,他的哥哥裴仲文曾经不止一次的讲过,只是当时的裴四郎从来都听不进去。

现在便觉得兄长不愧是兄长,说的就是对。

这让裴四郎重新端正了对裴仲文的敬重,而他也记下了彭朗的帮助。

而年轻人一旦对某个人开始推崇,便会不自觉地模仿,力求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让裴季尚越发积极的开始和商学院交流,文章写了一篇又一篇,就差在校刊上开专栏了。

他在齐国学子中的风头一时无两,平常也有人到他这里来拜访取经。

这天,一名齐国学子到宿舍找他的时候,便瞧见裴季尚正端坐在桌前,只是并没有提笔,而是盯着胳膊唉声叹气。

见他如此,这名齐国学子顾不上将手上的防晒霜涂匀,急忙忙走上前去问道:“发生了何事?可是哪里不舒坦了?”

裴季尚的脸颊鼓了鼓,而后就轻声嘟囔:“我全身都好好的,就是有一点想不明白。”

“什么?”

“为什么我就是晒不黑呢?彭教官的气质我也想拥有啊。”

正在涂防晒的学子默默低头,看了看自己胳膊上虽然浅了但依然黑白分明的分界……

谢谢,别说了,他一点都不酸!

而随着齐国学生们与琅云交流的加深,时间也在匆匆过去。

很快就到了该收红薯的日子。

因为德昌郡每隔十天都会派人来送上“红薯观察日志”,所以农学院对于长势的把握还是挺精准的。

算着日子到了,农学院便专门找了一趟在努力学数学的岳允,将收成之事告知。

岳小郎君作为德昌郡岳郡守的幼子,自然全力配合。

很快就派遣自己的亲卫前往德昌郡送信。

待他抵达郡守府的时候,碰巧遇到了曹主簿。

而曹主簿原本是要留在村子里,实地监督指导村民们进行耕种的。

但是因着曹主簿这么多年来过于劳累,禁不起太多折腾,没过多久便病倒了。

好在官酿酒聂瑞也在琅云中学习过,故而他迅速接过了曹主簿的差事,前往村子里帮忙,从而将曹主簿换回来休养。

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曹主簿时至今日才得以起身来拜见郡守。

然后就听闻仙薯要收成了!

原本还有些倦怠之色的曹主簿立刻来了精神,迫不及待的请求道:“大人,能否让属下一同前往村子?”

岳郡守面露担忧:“你的身子……”

曹主簿赶忙道:“属下已经大好了,而且按着之前仙人所说,这收获仙薯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尤其是上面的秧苗更要好好保存,单靠着聂大人怕是顾不过来,属下去了也能帮扶一二。”

岳郡守略想了想,便点点头,只管让人护送曹主簿前去,并叮嘱着一定要好好照顾。

待曹主簿离开,岳郡守才松懈了一直挺直的背脊,低声呢喃:“希望一切顺利。”

然后他便看向了那亲卫,发觉这人并未离开。

于是岳郡守便问道:“还有何事?”

亲卫走上前去,双手捧上了封书信,恭声道:“这是小郎君让属下转交给大人的。”

岳郡守闻言,立刻接了过来,一边小心地划开信封一边问道:“允儿最近如何?”

亲卫回道:“小郎君一切均安,学业大有长进,在之前的仙人测试当中拿了个满分,小郎君这次便是把试卷拿回来给大人瞧,让大人题字,这也是仙人的意思。”

其实数学系那边的原话是:

“考试卷子拿回去让家长签个字。”

只是亲卫并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签字,就只能按着自己的揣测来。

岳允则是格外高兴。

为人父母的,谁不想让儿女出息些?

旁人家的孩子顶多是去学堂私塾,可瞧瞧自家孩子,那是在仙境里读书,还能考了个满分!

就算岳郡守不懂得满分是啥意思,但从亲卫报喜的语气听来,定然是好事。

于是他兴冲冲的拿出了卷子,展开来,并且在心里想着要题什么字。

然后就瞧见了一堆自己看不懂的弯弯绕绕字儿……

因着岳允是从头学起,所以他考得也多是加减乘除,满篇没几个方块字,尽数是数字和符号。

这就难坏了岳郡守。

瞧了半天,就只剩下满脸“这啥”?

亲卫却是恭顺的低着头,没有去看自家大人的脸色,只管接着报喜道:“因着小郎君的成绩出色,还被广播表扬了呢。”

岳郡守:……

广播又是个啥?

愣了好一会儿,岳郡守才拿起笔,在卷子的角落写了句勉励的话。

心里则是叹气,唉,当个天才儿子的爹,也是很不容易的。

而另一边,曹主簿已经带着人前往了村子。

但此时村中的气氛却不大好。

牛村正站在田边,依然拄着拐棍儿,眉头皱得死紧,脸上的皱纹都像是要飞出去似的:“就这么点?你确定没算错?”

他的儿子牛大沉重的点点头,压低声音道:“爹,咱们村本来就是遭了灾的,就算排水清污,土地没有受到太多破坏,可是补种的时间太晚,错过了最佳的时候,苗苗长不壮,打下来的粮食自然就少了。”

牛二补充道:“我听族老们说,不进咱们村是这样的,其他村子的收成也不好。”

牛村正自然知道这点。

今年是灾年,大水冲了房屋,也冲走了刚刚栽下去的秧苗。

遭灾的村子就算补种,也没有办法得到往年那样的收成量。

但他们村的也太少了。

牛村正瞧着手上的册子,除了仙薯以外,其他的田地收成都在这里了。

看着至多亩产百斤的记录,他只觉得气都喘不上来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我去打听过,咱们比其他村子少了太多。”

牛二一听这话就气哼哼的:“他们就知道看咱笑话,还说风凉话呢,之前曹主簿叮嘱着不能把仙薯的事情传出去,咱都听话没说,结果隔壁村儿的却惦记上了,他们不知道咱们种的是啥,就背后笑话咱们病急乱投医,不种粮食改种草,哼。”

牛大安抚的拍了拍自家弟弟的后背:“管他们说什么呢,只要仙薯收成好就行了。”

但是牛村正却没有这么乐观。

他在心里粗略计算,今年和邻村起码有六百斤的差距。

虽说今年因为遭灾,所以郡内应该不会强求他们缴粮,但人争一口气,离得越近越较劲,加上隔壁天天笑话他们种草玩儿,牛村正怎么能不气?

正想着,就看到有人正朝着这边而来。

便是曹主簿和聂瑞。

两人看到牛村正以后便问道:“仙薯可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