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5/8页)

“但,但你还记得,”Eurydice脸上泪痕纵横,“我是你的女儿……”

“是,我记得这些。”Cassandra回答,“所有该记得的我全记得。无论是借由梦境或电磁记录。但其中并无情感成分。我不敢说全部情感成分都已被我清除净尽,但绝大多数如此。于我,那已是一段单面向的,苍白的历史;没有意义。况且,”他强调,“别忘了,我已不是人类,我同样经历了‘情感净化’,我是个情感淡薄的生化人——”

“你为何如此残忍?”Eurydice质问,“为何如此?”

男人没有回应。他望向别处。在那里,气流的来处依旧隐没于不可见的他方。K正感觉到某种潮湿。他想象黑夜中,细密微雨飘降于无人山间,花朵于永恒的寂静中绽放凋零。

“这是我的志业……”Cassandra回过头,眼中有着烟花般转瞬即逝的残影,“你们知道,‘创始者弗洛伊德’是个伟大的梦想。尽管后来,我曾经历自我怀疑……事实上,直至此刻,我仍强烈质疑它的正当性。这些辩证,我想M已与你们说了很多。

“‘第三种人’。那几乎是唯一存在的,和平终结战争的可能性。我可以对此一计划感到焦虑,我可以挣扎,但我没有后悔的余地。‘创始者弗洛伊德’必须成功;否则一切牺牲均无意义。我的青春、我的理想、‘生解’的存在都毫无意义。在计划面前,一切都是次要的,一切都值得放弃——尤其当我知道,我居然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样貌时……

“所以我决定这么做——”Cassandra的声音沙哑起来。无数玻璃棱角擦刮着他流沙般的语音,“换一个身份。变成另一个人。变成一个坚硬的,无情感羁绊的人。我选择死亡,因为死亡才是最绝决的断离,才是对‘身份’此事最尖锐的背叛。当死亡临至,身份灭失,不会再有人追究什么,不会再有人怀疑你做了什么;当然,也不会再有人试图揣测你未来还能做什么。我选择放弃情感,因为我知道那毫无益处。如果我有什么弱点,那只能在这里,只能是……”

语音于此停滞。地底下,12号生化人工厂陷入了短暂的静默。

“等等,”K突然问,“你方才说,你和过去的Cassandra有两点不同……”

“噢,是。”男人Cassandra回答,“第二点不同在于,我不记得你的真实出生地;因为在资料转移过程中,我既没有留存与此有关的梦境,也没有将相关数据做成电磁记录。”

“为什么?”

“在技术层面上,这同样是为了隐蔽所有的源头。”Cassandra说,“为了隐蔽‘创始者弗洛伊德’,为了隐蔽我自己。”

“在非技术层面上呢?”

Cassadra疲惫地笑了。“坦白说,我不见得全然明白我当时的想法;因为那些资料也被我放弃了。那曾存在于过去Cassandra的意识中,然而现在,一切已被死亡永久隔离。或许我只是想,像你这样的人,一个曾亲历许多却又遗忘一切的人,也许,也许不该只拥有一个明确出生地……”

K闭上双眼。他想起自己的伪造身份。2179年。缅甸仰光,生化人游击队的烧夷弹攻击。他虚构的,死于焚城大火中的父亲母亲。他也想起女歌手Adrienne不存在的童年。彼处,海洋与浪潮弹奏着凯特·毕卓斯坦飘忽不定的梦境,风与日光晕染着广漠空间;随着蒲公英绒球的飞翔,小女孩们的细微笑语被吹拂飘送至不知名的远方……

“何以‘弗洛伊德之梦’竟是如此?”K睁开双眼,“何以你必须让我死过12次?我曾亲历,而后忘记;如此重复……这有何意义?”

“当然,这与‘第三种人’直接相关——”Cassandra稍停半晌,突然反问,“但我的问题是:K,假设最初‘创始者弗洛伊德’的主导者是你,你想象中的第三种人会是什么模样?”

“我不懂你的意思。”

“你懂的,你懂,因为你必曾产生与我相同的困惑。”Cassnadra说,“K,告诉我,于最初时刻,你为何隐藏自己的身份?你何以伪扮为人?你何必假造自己的出生记录,伪装自己在缅甸出生?”

K保持缄默。

“你再想想——”Cassandra继续质问,“在方才看见的梦境B(畸人之梦)中,你何必关心母亲的下落?在梦境C(独裁者之梦)中,你何必在意C的情人为何与他分手?你何必在乎?你不都该忘记了吗?”

“你问这些做什么?”

“你都忘了,不是吗?”Cassandra凝视着K,“‘模拟死亡’。一组植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类神经生物。于人体神经突触与突触间的回路迷宫中,如瓷器般冰冷细致的,死亡的赝品。在那一刻,‘逆镜像阶段’启动,自我崩溃粉碎,所有于生命历程中被结构化的记忆被瞬间拆解,还原为零散感官经验的碎片……”

“但重点就在这‘感官碎片’上。”Cassandra转头望向梦的窗口。墙面上,光影凝滞;如洞窟中的古壁画。于彼处,岩石风化,时间无声流逝,而一切皆无人知晓,“是,你的记忆不曾存留。你会遗忘它们。但碎片还是碎片。感官经验可能依旧存在。”

“所以?”

“所以,如果这些零碎的感官破片依旧被留置、沉淀于意识底层,意思即是,在某个瞬刻,当意识的水流受到某种扰动,它就可能会被突然‘记起’……”

Cassandra稍停半晌。似乎正等待着K的回应。

然而K说不出话来。黑暗中,他唇齿微动,但终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我必须再度回到Daedalus Zheng和他的挚友Paz Carlos身上。”Cassandra说,“先前我提过,我掌握了数学家Paz Carlos遗留的电磁记录;而这份电磁记录描述了Daedalus Zheng的‘逆镜像阶段’假说。但问题在于,即使是Daedalus本人,对‘逆镜像阶段’也并非全无保留。

“事实上,Daedalus确曾直接提到‘逆镜像阶段’过后感官碎片残留的问题。”Cassandra解释,“简单地说,Daedalus推测,于‘逆镜像阶段’逆行完毕后残留的零碎感官串流,确实可能持续对人体之意识产生影响。而在我所掌握的电磁记录中,数学家Carlos甚至直接引用了Daedalus的私人笔记——

“我不确定这所谓‘影响’可能达到何种程度。”Cassandra复述Daedalus Zheng的推论,“这很难预估,或者甚至没有预估的必要。因为在实务上,当人类面临死亡,进入自我崩解阶段,那么生命必毫无‘以后’可言。但这毕竟只是实务上的看法。理论上,无法回避的可能性是,如若人的意识尚有‘以后’,那么这些遗留的、残存的感官破片,究竟会对人造成何种影响?

……设想两种情境:第一,于同一个生化人身上‘同时’植入两种认同的梦境;第二,于某种认同消亡或崩解之后再植入另一种认同。第一种情境没有问题,它必然失败,因为人无法在同一时刻认同两个相异的自我。而第二种情境则等同于,若‘自我A’崩解消亡之后,人可否重新建构、认同一个相异的‘自我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