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页)

严如玉抬起下巴:“那是,我们总共卖了一万多顶帽子,这个钱也不算夸张。妈,现在你说我辞职,辞得对不对?”

严母一噎,原来是冲自己来的。

她清咳了一声:“很厉害。不过,你这个还是得看长期,明年呢?后年呢?”

严大哥推了推眼镜,职业本能开始在脑海中抬头:“如玉呀,你们这,有没有纳税?”

严如玉:……好像没有。

“这个……这,哎呀,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缴呀,又不是工厂又不是公司。”严如玉辩解道,正好想起来这个事儿,“不过哥,我们明年要成立公司了,正好我要咨询你一些问题,注册啊还有税务上的。”

她哥在这方面可是专业的。

严大哥点点头。

“吃完饭再讨论,赶紧吃饭,菜都凉了。”严母把布袋子提下来,交给严如玉:“好好收着,明天赶紧去存了,这样才安全。”

“知道啦。明天我们全家去逛街!我要给你们大家都买礼物。妈,我给你买了件呢子大衣,可好看了,你一定会喜欢;爸,你得上医院去看看,你这腿,一到阴天就疼,还有哥,你的眼镜该换了;嫂子……”

严家回荡着严如玉欢快的叽叽喳喳的说话声。

……

“妈,爸,等过完年之后,你们跟着我去市里面住几天。我带你们去市医院做个检查。”宋锦也在对吴枝花和宋永丰说道。

“不去,浪费钱。”宋永丰一口拒绝。

吴枝花赞同的点头:“就是,这好好的干嘛要去给医院送钱。”

宋泠在看到妈妈终于赚钱了有存款了后,第一件事就是建议她赶紧带外公外婆去体检,她一直没忘记这个事情。不过,宋锦一开始也有点疑惑:

“为什么忽然要去医院检查?”她看她爸妈身体都好得很呀。

“书上说了,这叫防患于未然。”宋泠眨眨眼,索性编了一个同学的故事,“就像我同学的一个亲戚,就是癌症,一到医院,医生就说是晚期了。如果发现得早,还能活下来,但发现得晚,医生也没办法了,就死了。”

宋锦好笑的看着女儿全情投入的讲故事,“泠泠,这大过年的,你别在你外公外婆面前说这个,老人家听了会觉得不吉利。”

宋泠:“……”

“妈妈!我是认真的!”她一急,眼泪都出来了:“我不要外公外婆死,呜呜呜呜。”

宋锦一惊,赶紧抱着她安慰。心里又想,孩子说得其实也对,爸妈年纪大了,又一直操劳,其实身上小毛病一直有,去医院检查一下也可以。

于是,才有了刚才的那一幕。

吴枝花刚拒绝完,宋泠就喊了起来:“外婆,你上次还说你便秘!好几天都没上厕所!”

全家人:……

吴枝花闹了个大红脸:“你这小鬼丫头,说这个干嘛!”

宋泠小脸严肃的道:“外婆,这可是大问题。我之前那个同学的亲戚……”

宋锦见她又要把她同学的亲戚搬出来,赶紧捂住她的嘴。懒得再劝了,直接对爸妈下通知:“反正我已经决定了,等过年你们就来市里面住几天。也不是只去医院,也可以陪你们好好的市里面玩一下嘛。”

她在这家里的话语权本来就很足,自从开始做生意还很成功之后,威信似乎更重了。她这么一说,吴枝花和宋永丰不说了。

宋一成道:“去检查一下也好,我们放心点儿。到时候你们住我那儿,我搬到招待所去住。”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宋泠也终于放下了心中一直压着的一块大石头。

接下来几天,到了她最喜闻乐见的环节——临近除夕,整个桂花潭村都飘荡着一股奇异的香味,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在起热锅放大油来炸果子,用来正月里的时候招待上门拜年的客人。宋家也不例外,虽然宋锦和宋一成回来的时候买了不少糖果,但吴枝花依然坚持了每年的传统。

宋家的厨房里有两个灶台,一个是大的烧木柴,一个是小的烧蜂窝煤。吴枝花摆开架势,用大铁锅热好油,将卷好的小麻花和红薯片给放了进去,立刻在锅里发出“滋啦”的声响。小麻花和红薯片在热油里翻腾,逐渐变成金黄的色泽。

宋泠正在厨房隔壁的火塘边烤火。柳市的冬天一向寒冷,而且经常伴随着雨雪,是浸润到骨子里的湿冷。这时候,农村就要比城市里更舒服,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火塘。柴火噼里啪啦的燃烧着,带来阵阵暖意。宋泠这几天最喜欢的地方就是火塘,坐在火堆旁边,听妈妈和外婆还有别的串门的奶奶婶婶们唠嗑。

她闻到了香味,赶紧穿上毛茸茸的拖鞋跑到厨房,才看到外婆把第一批炸好的小麻花和红薯片给捞了起来,滤了油之后放在竹制的簸箕里,忍不住就伸手拿了一个放在嘴里。

好吃!刚炸出来的正热乎着,又香又脆。

“小心烫。”吴枝花叮嘱她。

宋泠点点头,忍不住又拿了一个,宋绣也禁不住诱惑,跑了过来。宋锦在火塘里给她烤鞋子,看到她半天都没回来,跑到厨房一看,簸箕里的东西已经被两人吃了一个小角了。

“不准吃太多。”她板起脸,“太容易上火了。”

“好吧。”宋泠乖乖的住手,忍痛和簸箕告别。

宋一成偷了两个红薯过来,朝两人挤眉弄眼:“走,我们去烤红薯。”

把红薯扔到火堆下面,用灰烬埋好,等个几十分钟再刨出来,撕掉外皮,里面的瓤金红绵软,一口下去,宋泠乐得眯起了眼。

“好吃!”

“宋一成,你别给泠泠吃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吴枝花的声音从厨房里传了过来,“待会儿还得吃饭呢。”

宋泠和舅舅对看一眼,吐了吐舌头。

她还见到了一场热闹。那天下午,有一位老大爷用板车推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走到了桂花潭村,在坪里面开始喊:“爆米花儿啰~~~爆米花儿啰~~~~一块钱爆一次~~~”

不多会儿,坪里面就变成了孩子们的天堂。大人们也纷纷赶过来看热闹。

“这是什么?”宋泠当时正在和宋英宋莲玩耍,好奇的问。

宋英拉着她,“爆米花儿~~走,我们也去看。”

宋莲则直接跑回了家,从家里舀了一勺米出来,加入了排队的阵营。

宋泠看到那个老大爷接过别人递过来的米,倒进了那个黑色圆圆的有着大肚子的炉子里,再把炉子放在火上烤,一边不停的转动着炉子。过了一会儿,“砰”地一声响,爆好的米花就直接进入到了炉子对着的竹筐里。

看热闹的小孩儿们放下捂着耳朵的手,都欢呼起来。

宋泠恍然大悟,她小时候好像也见过这种手摇式的爆米花,还挺好玩,后来就渐渐的看不到了。她尝了一点宋莲送去爆的米花,不是很甜,但嚼久了之后还蛮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