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4页)

宋锦在心中暗笑,她发誓自己真的没有安排过托儿,但是这位大姐,绝对做到了托儿的效果。

乔伊又问旁边的韩丽芳以前是做什么的。

韩丽芳微微一笑,对他说:“您肯定想不到,我以前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平时就是在家带孩子种地,学历也只有初中。”

不过她现在正在读工厂里面组织的夜校,准备再考个文凭出来。

“那时候我们农村可太穷了,我每个月在家帮人补一下衣服,纳一下鞋底来补贴家用,最多能赚到四五块钱。后来见这里在招工,就想着索性过来试试。”

到锦玉公司来上班,是她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决定,毫不夸张的说,改变了她的整个人生。现在她的丈夫刘瓦匠也带着孩子来到了县城,她们一家就在工厂旁边租了一个小房子,刘瓦匠平时在家照顾孩子。

她曾经听严总说,因为工厂大多数都是女工,所以明年工厂会开办托儿所和幼儿园,这样更有利于大家心无旁骛的工作。到时候她们家妞妞也已经三岁了,她和刘瓦匠决定把妞妞送到幼儿园去,刘瓦匠就可以去外面找活干,夫妻俩一起养家。

宋锦这时候插话,对乔伊介绍道:“现在这位韩女士可是我们的车间主任,工作十分出色。”

“Wow!”乔伊听得十分认真,忍不住为她鼓起掌来,这可真是一位励志的女士!

就这样边聊天边吃饭,午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工人们纷纷告辞回到车间,而乔伊下午则在宋锦和安晨的带领下去看她们的一些款式样品。这一看还真又扒拉出来几件他中意的款。

第二天的时候,乔伊依然是在车间和设计室进行他的考察。这也是他考察的最后一天,明天他就要切换为度假模式,去风景名胜九华峰玩。

乔伊在这一天下班的时候,对宋锦说:“宋女士,我本来是想要等到从九华峰回来之后再作出决定。不过这两天的考察让我觉得非常满意和惊喜。”

翻译小姐眼中微微亮着光,一段一段的向宋锦传述着乔伊的话。

“您的公司不管是从哪一个方面都达到了我们对于合作伙伴的要求标准,有的地方甚至要做得更好。我觉得您的公司有着让人不可思议的凝聚力和前瞻性,你们是属于未来的公司。而能和这样有着光明前途的公司合作,也会是我们的荣幸。”

虽然老外惯常喜欢用夸张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对于乔伊来说,这的确已经属于很高的评价了。

听到翻译小姐这样说,宋锦的心开始微微的紧张跳动起来,果不其然,她看到乔伊含笑地朝自己伸出手:

“或许我们现在应该去谈一下合同的具体细节了!”

这话一说出来,宋锦和翻译小姐都能听到自己心中那块大石头落地的声音。

终于搞定了!

当天晚上,宋锦难得的加班到了深夜,只能又在县城睡下。

因为今年基本上没有怎么加过班,她县城的房子早已经退租,于是只能去和严如玉挤一挤。

两个人都很兴奋,一点睡意都没有。

乔伊下了一个大单,不仅仅是他之前在广交会上看到的那几款,还把他这两天从公司的样品室里面发现的几个款也都加到了订单里面。最后这笔订单的总金额达到了一百九十多万!

虽然据那位翻译小姐说,这在乔伊下过的订单里面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她们来说,这已经是她们所接到过的最大的订单了!

严如玉算了算,有了这笔订单,她们今年不仅仅是完成了500%的增长,甚至都已经快要接近600%了!

当时在场的其他员工们都也激动的不行,但是激动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现实的问题。

“我们现在整个车间的生产任务已经都排满了,虽然史密斯先生的订单可以到明年3月份再交付,但如果只靠着现在的产能的话,依然是完不成的。”

宋锦当即决定:“两条路,一方面继续招工,一方面我们去找别的工厂合作。”

她决定先找南郊制衣厂,再找国华制衣厂。

乔伊下的订单里面有一款是需要针织工艺的,她们的针织车间还没有建好,南郊制衣厂之前曾经引进过一条针织生产线,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上一次宋锦去南郊制衣厂的时候还是因为那边更换生产线,淘汰下来了一批旧的缝纫机,她是去捡漏的。没想到这一次过去却是为了谈合作,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合作。

上次只有车间主任来接待她,还是因为是乔安平陪她过来的,主要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但这次就不一样了,不仅是车间主任,还有之前曾经在上海纺织厂见过的销售科魏科长,以及南郊制衣厂的厂长都出席了。

魏科长见到她之后就开玩笑说:“小宋,你这可真是长江后浪追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呀!你们这些后浪这么猛,我们这些前浪,可不得死在沙滩上了吗?”

虽然是玩笑,但是话语中也有着自嘲。

之前在纺织展的时候,他就知道锦玉公司绝对能够崛起,但是却没想到她们崛起得那么快。这次宋锦过来是想让他们生产将近五六十万的货,据说是因为她们车间已经满负荷运转,忙不过来了。

他也看到了柳市日报的报道,知道这一次锦玉公司的订单是一位外商带过来的,她们又一次的成为了柳市大大小小公司中的典范,出尽了风头。

魏科长大概估算了一下,锦玉公司今年的订单量应该在几百万,比起他们厂来说还差那么一点点。但关键是,现在他们厂正在逐年下滑,而对方却是在以坐火箭一般的速度在往上窜。

车间主任更晕乎,他记得当时这位小宋同志来自己厂里面买那些旧缝韧机的时候,好像也没多久呀?大概也就三年?不,好像是两年?

结果转眼一见,自己还得从她的手上接订单来做?虽说风水轮流转,但这转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

南郊制衣厂今年的订单量已经进入到了生产的收尾期,完全有能力还可以继续生产。而且快过年了,多接点活儿也好,给工人们发福利。因此厂长只意思意思的考虑一下就决定接下来这个单子。

几人对宋锦都很客气。

对宋锦更客气的是国华制衣厂的人。

南郊制衣厂好歹还是在盈利状态,但国华制衣厂却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了。要是再亏损下去,说不定也要和别的那些小厂子一样进行破产清算,然后大家下岗。

他们的销售科长虽然是个废物,但是厂长却还是有点眼见力的,把宋锦和严如玉捧为了贵宾。毕竟人家给自己送来了六七十万的订单呢!虽然利润比较薄,但也能赚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