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3/3页)

吴枝花一提到这个就觉得她女儿简直是浪费钱。她看了一眼厨房,王阿姨正在里面烧菜呢。

她悄悄的说:“你说你还花钱请什么保姆啊,有我和你爸不就行了。”

宋锦看了一眼房子:“你以为这是以前呀,这房子那么大,楼上楼下还有地下室,还有前院和花园,你和爸爸要什么都做的话,能忙得过来吗?”

她妈现在每年去医院做一次体检,身体状况还不错。她爸更健朗。但毕竟都是有点年纪的人了,也不能太累着。

宋泠笑嘻嘻:“就是。外婆,你今天坐了那么久火车,先休息着吧。要是以后闲不住再去帮忙也可以的。王阿姨做的菜可好吃了。”

宋一成点头:“我看那些有钱人,家里还得请个园丁专门来照顾花园。”

宋永丰和吴枝花不敢置信:“那这买个大房子,还真是划不来。”

宋锦笑起来,“那人家这房子比咱这大多了,放心吧,咱们倒不至于要请园丁。”

两老拍拍胸口:“那就好。”

正说着话间,王阿姨摆好菜,笑着喊他们:“吃饭啦!”

王阿姨是粤北人,陆嘉仪介绍过来的,听说在她们的圈子里很有口碑。她之前在一家港商家中做工,后来那家港商移民到了澳洲,还问王阿姨要不要跟着过去,薪资翻倍,王阿姨不想和家人分离就拒绝了,就被陆嘉仪介绍过来这里。

王阿姨对宋锦和宋泠的印象很好,母女俩都很随和,很亲切。说实话,比之前雇佣她的港商要好多了,对她是很平等的态度,这让王阿姨觉得比较舒服。虽然她是给人家做保姆,但也不代表她就是以前的那种下人,这都新中国了,没有主子和奴才了。

不过今天宋锦的爸妈过来,据说还要长住,她就稍微有点忐忑。不知道老爷子和老太太好不好相处?目前看下来,应该还行。

王阿姨决定再观察观察。

宋永丰和吴枝花听说王阿姨是粤北人,擅长做粤菜,本来还有些担心太清淡会吃不惯。可没想到,她做的辣椒菜也不错,还很有心的专门给团团做了小宝宝吃的水蒸蛋,少盐的那种。

“我们粤北靠近的就是湖南江西这一带,所以辣椒菜我也会做一点。”王阿姨笑呵呵的道。

老两口听到这个也放下心来。

“王阿姨做的菜可好吃了。”宋泠毫不吝啬的夸赞她。

王阿姨在来了没几天之后,就被她的小甜嘴给收买了,发挥出了自己十足十的功力来做菜。

宋泠在饭桌上问宋一成:“素娟一个人在家没关系吧?团团在这边住一段时间,她会不会想他呀?”

她略微有些愧疚。

宋永丰和吴枝花本来是在柳市带孙子的,但因为自己这边也需要他们过来坐镇,老俩口想了一下,要不就带着团团一起来住个半年?

宋一成让她放心:“没事儿,我们现在也忙着呢。她巴不得爸妈赶紧把这小碍事鬼给带走。”

被爸爸嫌弃了的小碍事鬼送团团正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小胖手拿着小勺子努力的吃着王阿姨的爱心水蒸蛋。眼神都不给他爸一个。

“对了,姐,”他笑了一下,“说不定我们过一两年后,业务也会发展到这边。到时候我也想带着团团在鹏城住。你在这边帮我们物色物色呗,有什么好房子帮我留意一下。”

他姐说得对,大城市的教育和环境的确是比柳市要好多了,他也得多为团团着想。努力的把自己的业务发展到这边来。

宋锦点点头:“行。”

她弟宋一成这几年的电器卖场做得很不错。他撞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88年的时候,因为上头忽然取消了物价双轨制,全国的物价一下子变得有点失控,几乎是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人们担心物价会越来越高,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这里面被抢购得最多的就是相对能保值的电器。

宋一成在这场抢购潮来临之前就已经有所察觉,他跑遍了全国的工厂,给自己囤了不少货,因此大赚了一笔,也打下了名气。他的电器卖场现如今在柳市已经成可以和百货商场相提并论,市场占有率逐渐在扩大。他在咨询了一下宋锦后,宋锦让他趁着这股势头赶紧的抢占市场,他便开始在附近的城市开店,目前已经开了五六家,开到了省城。

林素娟见状,索性把自己的服装店转手出去了,和宋一成一起把自家的电器生意给做大。两口子现在也都忙得不得了,因此在宋永丰和吴枝花提出要带宋团团来鹏城住个半年的时候,林素娟虽然舍不得,但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毕竟坐了这么久的车,都很累,吃完饭后大家就都各自回房间睡了。

宋锦从到鹏城的这一天起,就已经开始忙起来了,因此接下来的时间,她委托宋泠带着外公外婆在鹏城转转。

宋一成待了一天之后就回了柳市。他这次来纯粹就是送爸妈还有儿子,根本抽不出游玩的时间,家里面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他呢。

而等宋绣都回了广州也打算上学了,也就代表着暑假已经结束了,不仅是她,宋泠也要开始她的初二生涯了。

宋锦当初原本打算的是,等宋泠读初中时就直接让她转到鹏城这边。但没想到因为自己工作的问题,一直到初二才搬来。

无奈,她只能托人找了关系花重金给宋泠在鹏城的市一中买了个重点班的学位。

因此,宋泠便成为了一位传说中走后门进来的插班生。

而奇妙的是,她竟然在她即将就读的重点班里看到了一位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