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皇以间之(第2/2页)

干元十一年七月长夏,河西大旱,西夏粮食欠收,而位于西边的西州回鹘突然反叛使其腹背受敌,宋军因皇帝亲征士气高涨,势如劈竹一路攻至西平府,西北战事频频告捷。

七月中,坤宁殿。

“圣人手里这龙涎香的小佛像小人见了有十余年之久,味道还是如初。”内省的宫人替萧幼清梳着头。

“你相信有什么是可以与日月共长久的么?”

宫人瞧着皇后手里的佛像,“小人愚钝。”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唯有日与月不变却也生生不相见。”

“日月不相见…圣人是牵挂官家么?”

萧幼清将龙涎香放回,摇头道:“日子久了,也会变得很麻木。”

两鬓斑白的内侍走至寝殿门前止步,躬身朝门内道:“圣人,大王来定省问安了。”

萧幼清盯着铜镜里的自己,“也就大郎最是勤快,如华这会儿还没起身吧。”

“回圣人,今日是双日,公主还睡着。”

宫人们便将衣裳拿出替萧幼清换上,殿外弓身站立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十余位宫人从内殿寝屋退出。

纷纷福身道:“大王万福。”

“大王万福。”

少年点头,旋即差人将早膳送入,走到母亲桌前撩起袍子屈膝稽首道:“儿子请娘娘安。”

“如华还睡着么?”

少年撑着站起坐到一侧,朝其拱手道:“回娘娘,儿子看着时辰尚早便没有叫醒妹妹与熙妹妹。”

“她爹爹纵容她们两个连你也是,两个姑娘迟早要你们被宠坏的。”

“娘娘,前线的军报说西北连连告捷,且自官家出兵河西便一直大旱至今滴雨未落,西夏缺粮,北方近日也酷暑不散,儿子便命漕运从江南运回一批粮食以防万一。”少年旋即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札子,亲自起身送到母亲手里,“西州回鹘在月初突然反叛西夏,令西夏后方大乱,爹爹亲征令我军气势高涨,此战定能一举收复河西,还请娘娘宽心。”

“天时地利人和...”萧幼清看着札子上的军报,旋即合拢放下,“收复河西是先帝的遗愿也是你爹爹自继位初就挂念在心上的,君王发动战争开疆扩土是当世之弊,却也利在千秋,但你要明白,守远比打要难,无论是乱世武治还盛世文治都不能过于偏私。”

“儿子记住了。”

“你宫里那个内人...”萧幼清拿起勺子。

少年握筷子的手突然一僵,“娘娘说的是?”

“你说呢。”

“吴内人照顾儿子照顾的很好,比起其她内人又有学识,”少年转过头,“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为何放着内侍不用?她虽说是你的贴身宫人,可你如今也大了,便该知道一些分寸,你是嫡出的大王,除了你爹爹之外是这内宫里他们最敬畏的人,不要用你的身份去招惹祸害别人。”

“我...”少年放下筷子,“儿子从未这样想过,也不曾用身份压人。”

“按着规矩,她早已经到了出宫嫁人的年纪,只是念你还年幼便不曾让她离去。”

“娘娘,”少年走到萧幼清桌前,提着下裳跪伏道:“儿子恳求娘娘不要赶她走。”

“你不能给人家什么,又为什么要强留在身边?”

少年抬起头,“难道吴内人说的是真的,爹爹回来后便要给儿子安排亲事?”

萧幼清只是摇头并不作回复,“宫内的流言吾替你止住了,前线在打仗,别在后方生乱。”

少年瘫着趴下,萧幼清见状便无奈的解释道:“母亲并不是要赶她走,只是给她选择,你是个好孩子母亲一直知道,但你要记住,有情比无情更是伤人。”

————————

坤宁殿一间小屋内,宫人坐在椅子上看着收拾行囊的吴氏,“圣人不是给了姐姐选择吗,姐姐为何还要走?”

见吴氏不回话宫人又道:“大王日后是要做太子的,如果姐姐嫁给大王就算不能成为正妻,对咱们这些人来说做个侧妃也是极好的,往后等大王当了皇太子,姐姐许就是良娣能受册成为皇太子的郡夫人,若日后有皇孙诞下…”

“大王与我而言不过如弟弟一般,你可知道这座城里的荣华富贵是用什么换的么?内宫的争斗最是复杂,我宁愿青灯古佛一生也不愿被困在这儿。”

“姐姐这般聪慧,懂得又多,大王还依赖着姐姐,姐姐又何需要与她人争宠。”

吴氏摇头,“天家薄幸,君王寡爱,没有什么宠是你能保证永久不衰的。”

“可官家和皇后殿下如今成婚已近二十年,感情还依旧这般好,官家为殿下虚设六宫,除了殿下便再无第二个内命妇。”

“那是官家,并不是大王。”

——咚咚!——

“谁?”宫人警惕的起身。

“姐姐,是我。”

宫人看了吴氏一眼快步走至门口将门打开福身道:“大王万福。”旋即离去。

少年走进屋内。

吴氏行礼道:“大王万福。”

少年瞧着床榻上的行囊,“姐姐这就要离开了么?”

“按着规矩,奴已经到了出宫的年纪。”

少年抬起无措的手旋即又放下,“是我哪里做错了么?”

吴氏摇头,旋即屈膝跪下,“大王仁爱宽厚,将来一定会是位仁德的明君。”

少年弓腰本想将其扶起,旋即还是攥手背转了过去,“娘娘说得对,我没有权力强迫任何人,除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