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朝会!(第2/3页)

还好脑子保持着清醒,没问你家老子好不好,承爵的勋贵,老子要是还在,轮得到他上朝?

这位呢,默默地就将郑侯爷送到了右边一列的最前端位置,然后才离开,往后走回自己的位置。

郑侯爷被找准了位置,心里呵呵一笑;

草,能站在这里混到上朝的,哪怕是靠投胎的,也没一个是简单的。

那位明显是早就看出自己步伐里的窘迫,故意来给自己带路的。

郑侯爷又特意向前侧了侧身子,想认真看两眼那位的模样,这么会做人的人,挺好,得记住。

而这时,

大臣已经入殿得七七八八了,彼此之间,还在小声着聊着天。

但郑凡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在这个时候,有些人明显心不在焉,这座大殿内,两个夺嫡派系,一个准备进攻,一个大概清楚要被进攻了,都在凝神准备着。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挺好,

今天肯定格外精彩。

负责巡视的御史和一位红袍太监上前,这是做最后的检查。

大家伙也都清楚要开始了,马上停止了窃窃私语,开始站定。

终于,

这个东方最强大帝国的中枢,体现出了它的威严和神圣。

这时,赵九郎、太子、六皇子也都进来了。

郑侯爷这才意识到,

自己进早了。

作为重量级角色,自己应该这会儿再进来才是,哎呀,疏忽了,疏忽了。

赵九郎站在左首位置,姬老六站在他下面。虽是皇子,但姬老六是户部的有实无名尚书,站在那里,合情合理。

太子则站在龙椅和大臣所在位置的中间的那个平台上,这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时,不少官员都留意到郑凡的身边,他们已经注意到,平西侯爷那里,位置有些空。

魏忠河的一声长吟,

打破了了此时的氛围。

“陛下驾到!”

所有大臣,全都跪伏下来,就连太子,也在那儿跪了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少顷,

一道熟悉且威严的声音自上方传来:

“众爱卿,平身吧。”

“谢万岁!”

大家伙都站起来,

然后,

集体的,

用一种饱含深情和关切的目光“唰唰唰”地投射向龙椅上的那位九五至尊!

陛下坐在龙椅上,

坐得笔直。

六爷党,心里则是松了一口气,到这个时候,陛下越是健康,越是能坚持,就意味着大家伙的时间,还有。

太子党,心里则有些苦涩。

这时,

燕皇铿锵的声音传来:

“朕自后园荣养日久,于政务,当真是有些生疏了,值此大朝会之际,大家先把一些各部的政务,拣些重要的说说;

让朕,让诸位臣工,心里都有一个谱。”

皇帝的气息,好浑厚啊。

郑侯爷抿了抿嘴唇,今儿个皇帝的状态,不像是嗑药嗑出来的啊?

可以想见,

那边的太子和姬老六,心里只会比自己更关注和牵挂燕皇的身体。

好在,

他们应该是……习惯了;

习惯了自家老子,每次看似奄奄一息命不久矣,然后又忽然挺拔起来。

可惜,

这座大殿内,

除了陛下,再加上一个因为是炼气士隐约猜测出一些的魏忠河,

没人清楚,

这位此时看起来中气十足气色恢复得很好的帝王,

只剩下九天的阳寿了。

这时,

前几日被烤鸭,

哦不,是被镇北王气到生病现在也是在带病上朝的礼部老尚书出列,六部实权之首是吏部,但礼部是清贵之最。

只是,没等老大人开口,燕皇就将目光投向郑凡这边。

郑侯爷这里,确实是有点空。

原本四个人的位置,就站着郑侯爷一个人,下面的人,也不敢依次往上去递补。

燕皇疑惑道:

“镇北王、靖南王和无疆呢?”

不是被你派去打蛮子了么?

郑侯爷出列,

回答道:

“回陛下的话,靖南王爷,说,懒得来听絮叨话。”

意思就是,懒得来站这里听废话。

边上的礼部老尚书忽然觉得自己像是被射了一箭,

病情在此刻,又加重了。

全殿,寂静。

随后,

有御史出列,

“臣参靖南王跋扈!”

而后,

有其他官员出列:

“臣附议!”

“臣附议!”

这里的参奏,就有些形式主义了。

因为靖南王,就是能做出这种事的人。

靖南王跋扈,

哦不,

靖南王不跋扈才叫不正常!

石狮子和钦差的事儿就不提了,前些日子城外都喊出“清君侧”的口号了。

再者,靖南王性格孤僻,连府内内务府安排的下人都被退回了,现在一个人在府邸安静,岂不是再正常不过?

大家也都清楚,这会儿参靖南王,就是走个形式,但必须要走一下,否则就会冷场。

燕皇笑了笑,

道:

“朕知道了。”

“镇北王府总兵青霜殿外求见。”

“宣。”

青霜走了进来,

跪下行礼:

“末将参见吾皇万岁。”

“梁亭呢?”

“回陛下的话,王爷昨夜嫌在宫内的酒没喝得尽兴,晚上拉着大殿下喝酒,然后……王爷和大殿下一起喝高了,现在还昏睡不醒,无法来上朝。”

在场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好家伙,还是那个味道!

对于能够在御书房烤羊腿的那位王爷而言,喝多了,不能参加大朝会,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要知道,搁五年前,大家伙还差点以为人家要起兵打到燕京造反了呢!

至于大皇子,

嗯,

只能叫倒霉吧,摊上这个邻居。

这时,

又有御史叹了口气,

上前:

“臣参镇北王跋扈!”

“臣附议。”

“臣附议。”

大家又走了一个形式。

顺带,

也参奏了一下大皇子。

“魏忠河,稍后派人送些醒酒汤过去。”

“奴才遵旨。”

这件事,

就这般被放下了。

这在大家的预料之中。

当然,也有不少“聪明人”认为,南北二王不来参加大朝会,是懒得掺和这最后的夺嫡,以他们的身份,是没必要走这一遭的,还不如干脆在家里求个清静。

接下来,

终于开始由礼部老尚书发言了。

随后,

是各部其他大佬,户部不是由姬成玦出来,而是另一位官员。

其他各司衙门也都有主事官出来大概说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