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大捷拌饭(第2/3页)

可谁晓得这成亲后没半个月,儿媳妇的爷爷就找上门来了。

老头儿自然也姓姬,名字里带着一个“广”字,老何头就称呼他为“老广头”。

老广头来了,带着家里的房契来的。

他原本是跟着大儿子在南望城过日子,听说老家也就是京城这里出了事儿后,马上就回来了,回来后得知自己这个二儿子竟然为了缴罚公的银子将自己的孙女儿给兑出去了,靠着人家的彩礼钱凑了银子,差点气死过去。

但人都已经嫁出去了,还能怎么办?

老广头是个脾气硬的,拿着刀横在自个儿脖子上,硬逼着二儿子将分了家后的房契给拿了出来,这是京里老宅,算他们家祖宅了,不大,但少说也值个三四百两银子。

老爷子直接将房契抵押了这儿,说啥时候将那拖欠的两百两嫁妆给凑齐了送过来啥时候再将这房契收回去。

要是凑不过去,那这房契,就是你何家了,签字画押。

那天闹腾得可是热闹,

二儿子脾气木讷,犯事儿后也不爱说话,但正妻和一个小姨娘则闹腾得格外厉害。

就连碧荷都说出了自己支棱铺子凑银子的说法,却被老广头呵斥了回去,说孙女儿你嫁进何家就是何家的人了,哪里有挣的银钱给家里贴补亏空的道理?这是你爹欠你的,你爹不中用,爷爷来替你担着。

最终,房契还是留在了何家。

也是怪事儿,成亲后一个月,碧荷的那个曾犯事儿的木讷爹,新差事竟然又下来了,迁入了皇城当了侍卫。

其实,皇宫里的侍卫本就有从宗室勋贵里选拔的传统,毕竟同姓人,信得过,也是一种亲戚间的福利,但宗室人何其多,想上去也得拼关系使银子的,谁成想这大好事儿就忽然落下了呢?

这下子,一家子的日子就有指望了,嫁妆凑齐也不再是遥遥无期了。

而这老广头,和老何头一来二去的,倒也是熟络了。

老何头会做人,

老广头也会做人,

老广头这每天下午没事儿时,就喜欢到自家孙女铺子上喝点儿小酒。

酒,自带,蹭孙女孙女婿的一小盘花生米和一小盘茶干,用他的话来说,好歹小时候没少给这个孙女喂零嘴,临老了蹭这点便宜回来,该得的。

所以,

郑侯爷这张桌上,樊力又干掉了三碗猪油拌饭后又叫了三碗之际,

老何头就来了,先对着儿子踹了一脚让他现在别和媳妇儿腻歪守猪肉铺子去,自己呢,则往亲家爷爷那儿一坐,从兜里抓出一把也不晓得是隔壁哪家铺子街坊送的干果或者瓜子儿啥的,往桌上一放,儿媳妇又添上一个小酒杯,俩老头儿就坐那儿开始小饮了起来。

其实,俩老头儿差着辈分,但他们还是以平辈论交。

老广头是宗室,又在南望城待过,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又酷爱吹牛,就喜欢找人讲话;

老何头呢,以前还去蹭茶馆听故事,得,这下子连茶钱都省下了。

一个爱吹,一个爱听,绝配。

“亲家,以前听人说冲喜冲喜,老夫我还不信这话,现在,倒是有些不得不信了,你瞧瞧,我那二儿子子现在又升了宫内宿卫校尉,我那大儿子也来信,在南望城,任了运粮官。

哎呀,

本来这家,眼瞅着就要破喽,谁成想,这才小半年不到的光景,风向,就不同了。”

“那是,那是。”

老何头笑着点点头。

你家儿子升官,

我家女婿也升官了,

这官可以,皇帝。

新君继位,为大燕六皇子姬成玦,原王妃何氏,封皇后。

得知这一消息后,

老何头和何初,爷俩坐在一起,面对着面,也没出摊,就坐了一整宿。

吓得碧荷以为这家的爷儿俩都撞了客。

“哎呀,就是现在,陛下刚继位,就不太平了啊,你说,我大燕堂堂宰相,竟然在街上被那蛮子给截杀了。

这天杀的蛮子!”

一边的郑侯爷听得还挺有趣儿。

老广头又加了一句:

“这生儿子没屁眼儿的蛮子!”

“……”郑侯爷。

老何头点点头,道:“所以,是又要打仗哩?”

老广头一挥衣袖,

道:

“可不是么,一国宰辅,亲家,你可知一国宰辅,到底是多大的官儿?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我燕人受此大辱,怎能忍气吞声?

陛下已经下了诏书,

命南北两位王爷即刻去北封郡领兵征讨蛮族,定要他们血债血偿!”

“南北二王去咧?”老何头问道。

“去了,事急从权,自是不可能再开什么送征大典的,只是,唉,亲家,荒漠,你去过没有?”

“没呢,您去过?”

“年轻那会儿,得了一转运的差事,去过一次,荒漠,大哩,我还没进去,就在边儿上,扫一眼,他娘的,全是沙子,一望无尽的沙子。

这蛮族啊,就在那沙子里,其实,打他们不难,问题是,他们会跑啊。

唉,

不出意外,

又要一场大战喽。”

“可不是,又要打仗喽。”

又要打仗了。

这是燕国百姓在听闻新君宣战诏书后的第一反应。

打仗,

正军还好,北封郡现成的,京城外,也有一支镇北军随时可用。

可问题是,

大规模的战役,必然需要动员起海量的民夫和辅兵,征调大量的粮草。

大家的日子,现如今本就艰难,这还要再起大战,日子,该如何过下去?

但随后,

也没多少人抱怨,

大家不想打了,因为日子再打就真熬不下去了,但大家不反对打,因为那是去打蛮子。

撇开宰辅被杀的先决条件不提,

于燕国,

朝堂自民间,打蛮族,那是政治正确!

没人敢在此时劝阻皇帝,要与民更始,要忍气吞声,要徐徐图之。

没人敢,更没人会这么做。

数百年来,燕人从和蛮族无数次的血战交锋中,早就悟透了一个道理,对蛮族,绝不能后退一步!

至于什么反战情绪,倒是还真没能成势;

如果此时新君下诏,再以举国之力攻乾或者伐楚,百姓们是真的要忍耐不住了。

但目标是蛮子,

抱怨归抱怨,叹气归叹气,

但老燕人还是该干嘛就干嘛,准备应征入伍的应征入伍,准备从民夫的从民夫,甚至,各级的官僚体系都已经自发地开始运转,统计本郡本府本县甚至是本村可出之青壮。

老燕人也是人,

先皇在位时,连年征战,也早就疲敝了,若是再劳师远征他国,必然会有厌战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