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王爷驾临!(第2/3页)

但因为燕人拿下了赵国国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粮道的安全,再加上乾楚联军已经下了决断,不打了,保存实力回家;

所以,这一支粮道护军,就成了第一批返回的乾军。

真正的主力要回来,还要一段时候,毕竟得和燕军绕几个圈子,一边转移一边还要保持着提防。

但不管怎样,

对于早就在兰阳城等待着的一众官员以及各方势力的代表以及本地的普通的乾人而言,

这是他们所期盼的,

第一支得胜归来的王师。

因为平西王率军出南门关,使得这儿的各个阶层所准备好的政治秀,被耽搁了,故而好不容易流出了水,哪怕就那么一丢丢,大家也都迫不及待地冲上去赶紧舔两口入喉;

解渴自然是不解渴的,但至少能品咂出一个味儿来。

绝大部分人只能选择在兰阳城外等待,

但也有一部分有条件也有需求的,得主动向东进得更远一些。

苏明哲早就做好了一首诗,等待着“凯旋”这一刻,然后“有感而发”地作出来。

吴襄和苏蓉蓉,身为乾国地头蛇势力,对乾军的这次大捷,也是格外地关注,要是乾人真的练就出了一支强军,那他们家族之后的政策,自然得改一改了。

所以,他们是策马而奔,后头,有三家人,加起来将近百余名护卫紧紧跟随。

陈大侠也在其中,

他曾听那位姓郑的王爷教训手下:你这服拉格立得,可太重了。

重是什么重,

口味么?

是的,

陈大侠自己已经闻到了一种呛鼻的味道。

人很可能就真的会在某时某刻,就有这样子的一种感觉,冥冥之中,就预感到什么事儿就要发生了一样。

这种感觉,很可能一辈子也就这么一两次。

不过,

转念一想,

又能见到郑凡了,

而且自己的师父按照常理,应该也在郑凡的身边;

自己正好新悟了两记剑招,正好可以请师父斧正一下。

一念至此,

陈大侠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看,那是节度使大人的队伍!”

出了兰阳城往东一段距离后,众人发现前方的节度使大人的队伍,显然,这位节度使的政治嗅觉相当灵敏。

另外,因为众人全是骑马,比马车要快,继续前进后,还发现了兰阳城知府的队伍,兰阳城守备将军的队伍,兰阳城安抚使的队伍,各种队伍,可以称得上是“八仙过海”了。

乾人盼着这场对燕国的大捷,盼了一百多年!

朝堂,官场,必然会有惊才艳艳之辈一飞冲天,功成名就,但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还是需要熬资历。

眼前的这一场大捷,只要你能蹭上,你能沾上,你就能比其他人,多了一份极为光鲜的履历,哪怕,早一点,就早那么一点点,也都是快人一大步。

因为莫说如今在上京的那些同僚了,就是往前数多少辈儿甚至早就作古了的前辈们,

他们有谁,

能蹭上对燕大捷的资历?

没有,

真的没有。

这是一场属于乾国的狂欢,百姓们开心,因为自家终于打了胜仗,官员们则是……发疯了。

故而,才有了眼前这“猪突狗窜”争先恐后的一幕。

终于,

前方的官道上,出现了一支乾军的队伍,他们正在缓缓地向这边行进着。

“来了,看见了,哈哈哈哈,第一支凯旋的王师!”

苏明哲放声大笑起来,

长袖挥舞了好几下,

意思是,

你们注意了,我要开始作诗了!

然后,

他还大声喊道:

“见此情景,吾心甚是激动,故而诗兴大发!”

吴襄和苏蓉蓉马上配合道:

“我等可都是等不及苏兄的佳作了!”

“是啊苏兄,值此情景,当以名篇来贺!”

花花轿子大家抬,惠而不费的事儿这些世家子怎可能不会做,再者,说不得诗名还能加上他们的名字,比如《与吾兄吾妹踏青寻游恰遇王师凯旋故有此诗》;

至少,咱也能添个名不是?

说不得,也能千古流芳了。

所以,

哪里有那么多的恰好,

哪里又有那么多的偶遇,

一首好诗好词,必然得经过精心雕琢,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推敲;

绝大部分的巧合,都是充分准备后的矫情。

陈大侠没有去注意留神听小苏先生的大作,

他的目光,

眺望向了前方正在向这边行进的乾军队伍。

你,

在么?

你,

在吧。

这边,

苏明哲大声赋诗,另一边,一众大人们则迅速地准备好自己的仪仗,打理好自己的官袍,没来的,身子骨不行的,就错位了,来了的,到了现场,那还是得论资排辈一下。

大家都得打理好,大家都得准备好,已经到这儿了,就矜持一点。

也有画师,已经在开始工作了。

像极了后世出了什么成果后喜欢抢前排合影表彰自己功勋的老爷们。

大家,都准备好了。

苏明哲的诗,也吟诵好了,而且,还誊写好了。

趁着那支队伍还有一小段距离时,苏明哲拿着自己刚做的大作,前往那些大人们扎堆的地方。

他本是清贵之官,再加上其老师的影响力,这些大人们也都对他很客气,也都愿意给面子。

纷纷接过他刚创作的大作开始赞赏;

做到这一步的大乾文武官员,怎可能会差了这基本功?

一时间,喝彩声不断,氛围可谓极其热烈。

就在这时,

那支乾军开始加速向这里冲来。

节度使大人轻抚自己的长须,笑道:“还算是有点儿眼力见儿,呵呵。”

快点过来,可别让大家伙等太久了,今儿个的日头,可是有点毒呢。

人群之中,陈大侠默默地叹了口气。

他曾对郑凡说过,乾国正在厉兵秣马,马上,就会出现好几支强军。

但那位大燕的王爷对此却不以为意,

只是回了句:

换汤不换药。

是的,乾国的军队,在梁地打了胜仗,但乾国,其实并未因为这个而发生太大的变化。

陈大侠看着那支正在加速过来的队伍,以及,隐约察觉到的,更后方传来的某种震动的韵律;

这是一种类似动物对即将到来海啸的提前察觉。

他觉得有些悲哀,

悲哀于自己是一个江湖人士,竟然在此时会觉得悲哀。

他扭头,看了看四周,看到的,是大家的急不可耐,看到的,是大家的兴致盎然,看到的,是大家的某种兴奋和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