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黑旗卷尘沙!(第3/4页)

一切的一切,都进行得理所当然。

钟天朗眼里噙着泪,

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意外的是,

此时,他没有气急败坏,也没破口大骂,

他的内心,竟然很平静。

他曾看过自己那位老对手写的兵书,兵书里,有个赛马的故事。

这一次,大乾想用自己的上等马数量上的优势,去吞掉燕人的那一支上等马。

为何要辛苦安排筹划这个,还不是因为,正儿八经的打,大概……是打不过的么?

现在,

输了,

输了啊。

钟天朗没去安抚城内已经躁动不安的麾下,

而是右手攥着拳头,抵着自己的额头,

发出一声叹息:

“官家……”

……

“所以,王爷空锦囊的真正意思是,随咱们如何折腾,反正最后,赢定了是么?”

陈仙霸已然手持流星锤,翻身上坐骑。

这小半个月的日子里,他们对“王爷空锦囊”的认知,可谓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变化。

可到头来,剩下的,依旧是原本就有现在则更为纯粹的……对王爷的景仰与崇拜之情。

在陈仙霸两侧,并立的是天天与郑蛮。

陈仙霸举起流星锤,

喊道:

“大将军来了,尔等,随我,踏平这帮乾狗!”

……

当十万铁骑,忽然加入到一个局部战场中时,所有的杂音,都注定会被马蹄声所湮灭。

最先崩溃的,是那两路江南郡兵,其实,他们坚持到现在,已然是很不错的了,所以,实在是没办法再继续要求他们看见大量黑甲骑士如潮水般涌来时,还能继续去做什么……

他们,也终于可以毫无愧疚与压力的,喊出早就憋在心底面对燕人骑兵时本能地想要喊出的那句话:

“燕人来了,跑啊!!!”

钟天朗留在外围的那一万骑,也在这一轮被梁程与金术可亲自率领的冲锋下,啃食了个七七八八。

除了依旧龟缩在门海镇城内的余部,暂时懒得去理会只继续像先前那般留一部兵马“看押”外,

可以说,

整个江东,几乎被犁了一轮。

大量的乾军溃卒,丢盔弃甲无比狼狈地被驱赶着向乾江逃窜,想方设法地想要渡江去江西逃避燕人的铁蹄。

同时,越来越多的成建制的燕军骑士身影,出现在了江岸。

……

吴家水师帅舰上,

吴襄坐在自己的船舱里,

其面前,只点了一根蜡烛,所以虽然是白日,但这里头,依旧显得有些昏暗。

“吱呀……”

船舱的门,被推开。

吴襄抬起头,看见自己的哥哥吴兆年走了进来,而跟着自己哥哥进来的,还有一众船把头。

吴家,是海匪出身,只不过在祖竹明肃清海匪之患前,提前洗白,后又头磕得实诚,得以被保全,甚至还顺势继续坐大。

但吴家的成分,其实很复杂,吴家本身就是东海土皇帝,可这皇帝下面,还有一众诸侯。

吴家力量里,正儿八经吴家嫡系力量,其实一直没超过四成,其余的,则都是归附过来臣服于吴家这杆大旗下的各路船把头。

吴家能指挥得动这些船把头,但同时,也一样被这些船把头所挟持着。

吴兆年站在吴襄面前,后头的一众把头们,也都很安静有序地站着。

吴襄深吸一口气,

看着自己的这个哥哥,

问道:

“没机会了么?”

吴兆年摇摇头,道:“燕人,本就不大可能出现在江东岸的,可眼下,已经出现了。”

顿了顿,

吴兆年又道:

“而且,眼下出现在江东岸的燕人,比原本我们所预计的,还要多。

就算燕人一个个的都是三头六臂,将驸马和其麾下大军都吃了……也不可能人冒得更多吧。”

“所以,彻底没机会了,是吧?”

吴兆年点点头,道:

“是。”

“哥……”

吴兆年未等吴襄开口,

提前道:

“一个祖竹明,一个祖家军,就能让我吴家招架不住,别说……更为强大的燕人了。

我吴家,虽是海匪出身,可根,一直在陆上。

你的妻妾,会与你同殉,你其他几个儿子,也将与你同去,我会带着他们与你的首级,去向摄政王请罪。

这样一来,至少眼下还在静海城的勤儿,能得活。

我答应你,

我接替你的位置后,等到合适的机会,我会把家主的位置,再传给勤儿。

你不用担心哥哥我说话不算话,或者会恋栈不去。

让你的儿子取代我,本就是上位者制衡术之一,不管上头是乾人还是燕人,他们都会这般做。

说不得,勤儿还会有机会,被摄政王收留进王府。

等以后,更会带着摄政王的王令过来,从我这个他的杀父弑母的仇人大伯手里,接管吴家。”

吴襄摇摇头。

吴兆年问道:“你还不满意?”

“不是的,哥,你知道的,弟弟我怕疼,求哥哥亲自动手,给弟弟我……一个痛快。”

吴兆年闻言,苦笑着点点头;

伸手,

从旁边一位船把头手中接过了一把刀,缓步上前,走到吴襄,这位当代吴家家主的身后。

吴襄依旧坐在椅子上,

当刀架在脖子上时,

吴襄开口道:

“哥,早知道,这个位置,当初我就不要了,给你就好。”

吴兆年笑骂道:

“你以为我今日杀了你,日后你儿子回来,我和我的家人下场,又能得什么好?”

“哈哈,也是。”

……

吴兆年捧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走到甲板上,向着一名燕军校尉跪伏下来:

“禀使者,逆贼首级已取,请使者,请王爷宽恕我等被逆贼蒙蔽之人。”

“请王爷宽恕。”

“请王爷宽恕。”

燕军校尉伸手,拿起吴襄的人头,辨认了一番,再看看四周,满意地点点头。

他是被梁程派上来的使者;

放下首级,

使者向着西面拱手道:

“尔等好生将功赎罪吧,王爷是仁厚的。”

“谢王爷!”

“谢王爷!”

吴兆年站起身,余下一众船把头也纷纷起身。

“敢问使者尊姓大名?”吴兆年卑躬屈膝地问道。

使者回答道:

“我姓周,周长安。”

吴兆年愣住了;

“怎么,吴家主难不成还认得本都尉?”

“海波贱民,哪里能认得周都尉这般人杰?但今日,倒是认得了。”

吴兆年记得当年,自己混迹于商队中入了晋东进了奉新城,于一座“青楼”上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