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南巡

三年之后。

大明宫南书房,内阁首辅宗辙一边侧耳倾听各部各使司激昂陈词,一边悄然打量上首御案之后的常服青年,目露崇敬之色。

及冠之年的陛下,身形已然真正挺拔。他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虽是伏首于案牍,却怎么都有种不怒自威,令人不敢直视的气势。

这几年的时间,他是亲眼见证,整个大玄在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的领航之下,发生了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吏治、民生、军制的变革……

不可胜数。

哪怕他是众所称赞的博学大儒,若非亲眼所见,他也绝不相信,哪个朝代能够用这么短的时间,使得浩壮的山河,发生这般聚变。

他都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才好,对了,若用陛下提出的综合国力的概念来衡量,他认为,大玄这几年较之陛下登基之前,综合国力至少翻了一倍不止。

政通人和,欣欣向荣,这是现在的朝廷乃至于天下的真切写照……

“各位爱卿所述的情况朕已悉知,都辛苦了,若无重要的事,今日就到此为止,都下去吧。”

听闻皇帝的话,一众朝廷重臣暗松一口气,然后听命退出。

陛下定下的规矩,凡大朝之后,第二天下午所涉及的部门及大臣必须至南书房汇报事情的进度,以防怠政。

宗辙特意留在最后,贾宝玉见状,笑问:“首辅大人还有事?”

宗辙执手一礼,恭肃道:“关于陛下南下巡查之事,老臣以为……”

不等他继续说,贾宝玉没好气的道:“这件事不是已经说定了吗,宗阁老贵为天下名宿,朝廷股肱之臣,难道还要行出尔反尔之事?”

宗辙老脸一红,弱弱道:“老臣也知道陛下心怀天下,才会想要出京南巡。只是老臣深思熟虑之后,还是觉得,而今朝廷上下一心,枕戈待旦,诸多重要的国政都在施行之中,这个时候中枢之地,实在不能没有陛下坐镇。所以,老臣恳请陛下,延缓两年,就两年,待朝廷的诸多大事落定之后,再议南巡……”

看着眼巴巴望着他的宗辙,贾宝玉面露不善。

不过这老家伙可是自己偷懒最大的倚仗之一,可不能真的得罪了。

因此站起身来,走至堂下,扶起宗辙的手臂,语重心长的道:“宗阁老所虑,朕知道是一心为国,为朝廷。但是,阁老何以认为,两年,或者是数年之后,国政大事会松懈一些?”

见宗辙惊诧,贾宝玉继续道:“朕可以明告阁老,接下来的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朝廷都不可能有偷懒的时间。

太上皇他老人家临终前告诫于朕,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一日懈怠。朕深以为然,并始终按照他老人家的遗愿贯彻治国之法。

朕行到今日这一步,绝非‘新官上任三把火’,朕心中早已为朝廷,为天下制定了至少十年的发展蓝图,如今它就静静的躺在甘露殿的书架上,朕每隔一时,都会观看数遍,教朕勿忘初心,可谓是呕心沥血……

咳咳,朕就是想告诉阁老,两年之后,朝廷只会更加忙碌,因为朕想要在有生之年,看见天朝上国的圣光,照耀至这个世界最遥远的角落,现在,就是我们造船起帆,蓄势远航的重要时期。”

“既如此,陛下何不……”

“阁老!”

贾宝玉轻喝一声道:“难道阁老也要教朕永远困在这围墙之内?朕为九五之尊,天下之主,若是都不能亲眼看一看这天下,岂非可笑之极?长此以往,又教世人如何相信,一位永远被围困在围墙之内的国君,能够制定出治国良策,能够为天下百姓谋得真正的福祉?”

宗辙无言。

贾宝玉又叹道:“最多,朕答应阁老,年底之前,朕便回京……”

“陛下此言当真?”

宗辙眼睛大瞪,令贾宝玉心里咯噔一声,玛德,还高了。

“陛下乃是至尊,一言九鼎,既出此言,老臣自无话可说,不过……”

“还有何事?”

“陛下为国朝制定的宏伟蓝图,可否令老臣一观?也教老臣能早些知道陛下的雄韬伟略,尽早为陛下做些必要的准备……”

贾宝玉瞅了宗辙两眼,对方真诚且期待的眼神令他不忍拒绝。

“那……好吧,隔几日朕叫余江给送到你的府上。”

罢了,回去加个班,弄一份高大上的给他好了,唉,人家也不容易,都六十好几的人了,还得没日没夜的给他打工。

送走宗辙之后,贾宝玉退至内殿,为离京之事做安排部署。

忽闻有人进殿,抬头一看,竟是五公主元娈。

几年过去,这小丫头也长大了不少。

唇红齿白,粉雕玉琢的,十分的精致可爱,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吴氏。

“皇帝哥哥。”

贾宝玉正觉肩臂犯困,见状便招手让她过来,抱在怀里,问道:“今儿没有被元妃娘娘教训,还有功夫跑到我这儿来?”

“哪有,元妃娘娘对我可好了,哪有经常教训我……”

“呵呵,说吧,找我什么事?”

小丫头似乎还真的有事,扭捏半天,低声道:“可不可以叫她们退后一点……”

她说的自是周围的侍女和太监。

并不用贾宝玉吩咐,见贾宝玉的神色,旁边的人就自觉退出帘子之外。

“皇帝哥哥不是给三姐姐定了婚事了嘛,人家,人家……”

少女娇羞,格外可人。

“怎么,你也想要朕给你安排亲事?”

“才没有……人家就是想求皇帝哥哥,不要将我嫁人好不好……”

贾宝玉奇了,不由问道:“怎么,你三姐姐觉得朕给她安排的亲事不好,所以连你也不想嫁人?”

贾宝玉自然有理由奇怪。虽然三公主和五公主的血脉有污,但是当初太上皇既然选择了维护景泰帝的颜面,那么她们就是皇家名副其实的公主,没有人敢置喙。

贾宝玉也不需要用一国公主的委身下嫁换取边关和平与利益,所以待孝期过后,三公主也到了出阁的年纪,就给她选择了一门亲事。

当朝显贵,兵部尚书,一等通睿伯府嫡公子,卫氏若兰。

别的不说,就人卫若兰那人品才情,又有个位高权重的爹,放在京城也是妥妥的金龟婿,也就贾宝玉秉承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方针,才让三公主捡了这个便宜。

另外,若说卫公子真有哪点不好,大概就是身子薄弱了些。正好,取个公主,也让他不敢出去花天酒地,有助于他保养身子,这也算是贾宝玉的一番苦心,谁叫他老子卫尚书使起来那般顺手呢?投桃报李,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