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喜欢

佟宝珠唤来容嬷嬷问询前朝的事。

也就在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佟家的厉害之处。后来佟佳氏能权倾朝野,让皇帝忌惮,不是偶然的运气,那是厚积薄发。

听了容嬷嬷讲解的朝中局势,佟宝珠又独自思索了半天。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折叠了个信封装后,又用火漆封口。

“早朝之前递给皇上。不管有用与否,也算是本宫的一点心意。”

容嬷嬷犹豫了片刻道:“这样的事……”

佟宝珠郑重地说:“皇上是圣明之君,用不着他人指手画脚。本宫是借此信向皇上表明,本宫知错了,本宫想弥补自己的错。”

这个晚上,康熙几乎没合眼,翻来覆去的思索自己决定的可行性。

还好前一晚休息足了。即便一晚没睡,次日仍然精神很好。穿戴整齐之后,黄忠轻声说:“主子,贵妃娘娘差人递了封信给您。”

“嗯?”

“贵妃娘娘昨晚被慈宁宫的人唤去了,落锁之后才回。方才承乾宫的人说,昨晚娘娘一夜没睡。将近三点,写了这封信。”

“拿来。”

佟宝珠得到黄忠那边的回话,说康熙收了她的信,她才放心。但仍旧是没有困意。

躺在床上,瞪着眼熬到了天蒙蒙亮,起床漱洗。用了早膳,便带着四名宫女去翊坤宫。

“娘娘,宜主子刚睡着。”檀云小声道,“需要奴婢叫醒她吗?”

“才从前面回来?”佟宝珠很意外。

“昨夜便回来了。”檀云沉声道,“主子伤得太重,疼得睡不着。”

佟宝珠:“……”

佟宝珠原是妇科大夫,谈论夫妻之事对她来说,那是家常便饭,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她一时间无语,是“伤得太重”把她惊住了。

康熙抛却皇帝这个身份,单从外表看,那是一位温良的君子。不会是有不良癖好吧?

不过,也难说。

每个人的感情之路都需要一个出口。日常活得压抑的人,通常会从某个隐秘的地方发泄出来。

有不少温文尔雅的人,其实就是衣冠禽.兽。她又不是没遇到过。

佟宝珠缓过神后,急问:“有没有让太……”说了一半,想到太医都是男的,伤到隐密处,无法看。随即转了话,“上药了吗?”

“奴婢劝说主子用热水泡泡身子,淤青或许能好一些,主子担心影响受孕,不愿泡澡。”

佟宝珠:“……”深吸了口气后,问道,“都伤到哪里了?有流血吗?”

“没流血。”檀云红着脸说, “宜主子的肉皮细薄,稍一碰就容易淤血。”

佟宝珠:“……”她有些明白了,大约是康熙很久没同房,碰到女人原始欲.望大爆发,太急了,手下失了轻重。

“本宫进去看看。”

檀云想说宜主子好不容易才睡着,看到佟宝珠蹑手蹑脚的往里走,便闭了嘴。

侧躺在床上的年轻女子,微颦着眉,一脸的苦瓜相。让佟宝珠觉得有点陌生。她印象中的宜嫔,总是带着明扬的笑,活泼开朗的像只小春雀。

看到这么安静的样子,又知道她身上有伤,怒气和愤恨瞬间涌上了心口。

类似的事,要是放在以前。她定会把男方叫过来,大骂一顿。不把他骂羞愧低头,再三保证不会有下次,绝不会放他走。

只顾着自己爽,或者显摆自己的龙虎之威,不管女子死活,那是猪狗不如的畜牲。

而眼前这种结果,她还不能说男方什么。这是恩宠,后宫女子人人盼望的恩宠。

佟宝珠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有酸、有辣、有涩又有苦。活了三十多年,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五味杂陈。

她缓了缓神后,轻步走了出去。

“冬瓜排骨汤、酒酿汤圆和鸭肉炖白菜这些有利用消淤的食物,等她醒来后,看看她想吃什么,让膳房做。千万记着,前两天不能热敷,要用冰块冷敷。”

顿了一下,又说:“生孩子是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身体。等一会儿,你去把胡太医叫过来,让他在这里候着。宜嫔醒来,就让他给诊诊脉,有哪里不适告诉太医。在大夫眼里,只有病患之分,没有男女的区别。”

檀云小声道:“宜主子不让请太医。”

佟宝珠:“……”

这是怕丢脸啊!

在现代也是,很多姑娘受了家暴不愿说出去,就是这种心理。

佟宝珠交待跟在身边的紫云:“你往太医院跑一趟。就说本宫说的,天冷了,很多人身体不适应,让太医院派人过来给后宫小主子们挨个诊诊脉。特别交待一下胡太医,让他来这里。”

“谢谢贵妃娘娘。”檀云哽声道:“等宜主子醒来,奴婢把娘娘的吩咐,转述给宜主子。”

佟宝珠留下了赏赐,带着剩下的三个宫女,出翊坤宫后,去了后面的储秀宫。

这个时候,早朝刚刚结束。

康熙从乾清门出来,身体像是刚刚打了一场大仗似的疲惫。因为最终是他获得了胜利,心情倒是格外轻松愉快。

至于昨晚临幸过的女子,莫要说是心里,就是在脑子里也未占据他丝毫地方。就好比是他昨天的晚膳,吃过就吃过了。去记着吃了什么,没有任何意义,反正今晚还会吃。

他甚至不知道别人因他受了伤。

回到乾清宫,用了早点,便着人传召候在南书房的高士奇。趁着这一小段空闲的时间,拿出了黄忠早上交给他信来看。

快速的扫视了一遍,微怔了片刻后,又从头看。当他前前后后看了三遍,高士奇正好进来。

康熙把手里的信,撕去上半部请罪的内容后,递了过去,“这是今早别人递给朕的。老师,您看看,有什么想法。”

高士奇当时能进翰林院,是康熙破格给他的机会,两人之间既是君臣,也是师友。在朝政方向,高士奇给了康熙出过不少有用的主意,私下里,康熙常常称呼他为“老师”。

他接了康熙递来的信,看过后,惊问:“这是谁写的?竟同我们商议的大体一致。”紧接接着又说:“不,比臣分析的还要深入一些。”

康熙没回答他的话,而是笑道:“里面提到,让主张招降的人负责后方粮草和领兵作战,他们为了表现自己当初的立场,只是自己的见解并不是想与朕对着干。领了朕的令,必会全力以赴。这一点,算是打心理仗,寻常人是能想到的。”

“她居然想到了使用汉人武将去打汉人反贼,这等魄力,不是鲁莽,就是对朕统治的大清国有信心。”

高士奇是汉人,用汉人将士是他提的议。有人同他想的一致,他急着想知道此人是谁。

“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的好,这是有目共睹之事。每人心里都有杆称,知道谁是谁非。得道多助,汉人们也是站在皇上这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