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赤子之心(16)

“赵哥,您的电话。”

办公室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过来通知赵晓春。

赵晓春满心烦躁,但看对方一脸谨小慎微的模样,还是忍下一口无名火,走过去拿起听筒。

——不是他乱发脾气,实在是糟心的事接二连三,让他这个圈子里经历过不少风浪的老手也禁不住焦头烂额,恨得咬牙切齿。

现在舆论可是甚嚣尘上,有人翻出了半年前宁馥退役时的帖子大做文章,说她的伤病问题不过是个托词,根本就是为了打进娱乐圈,在黄金年龄退役。

而且她也早已不是节目组所宣传的什么“天才花滑少女”,在退役前的一两年,她的成绩就已经在下滑。只能算是国内花滑女单里能数得上姓名的一个,要说是“天才”,那可实在太夸张了。

别小看这些流言。

就算他的艺人在节目中表现得再好,也禁不住现有的标签被一波推翻——

真诚。勤勉。热爱。

说是彻底翻车也不为过。

若说是旁人凭空捏造营销炒作,赵晓春这个做经纪人的有一百种手段来扭转局势反戈一击,可现在人家拿出来的“佐证”,可都真真切切是过去宁馥冰迷的伤心历史。

就连赵晓春,现在也不能确定那些“黑料”是不是真的。

他已经接到了不下四五通电话,都是潜在合作方,有的都已经推进到合同了,现在全都表示要暂停一下进度,观望后续。

毕竟宁馥新红,原本也没多少死忠,她的商业价值全在于流量。

现在再签她,风险就太高了。

虽然这也是情理之中,可赵晓春还是心似火燎。

现在哪怕是有一丝机会,他也必然会死死抓住——可关键是现在没有!

他平息了一下心中的躁郁,接起电话来。

“喂,您好,这里是世纪滑冰俱乐部,与您旗下的艺人有合作意向,不知能否进一步交流?”

对方语气礼貌,但也十分直截了当。

赵晓春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生怕自己呼气儿一大,把这做梦一样从天而降的机会给吹跑了。

能在这时候找上门来合作,何其难得!没有比这更雪中送炭的了!

想必也是冲着宁馥曾经花滑运动员的身份来的。

不管对方有没有看过宁馥那些正在网上发酵的“黑料”,赵晓春下定决心,不管退让多少步,一定要把这个关键的合作拿下来!

对方而确实很着急,态度诚恳,直接在电话里就和他约了时间。

“您看明天,明天方便见面谈吗?”地点就定在俱乐部的训练基地,对方还提了个要求,“运动员也一起来吧。”

这还是头一回在第一通电话里就敲定接触的,未免也太痛快了点。

还有,为什么管艺人叫运动员?也许这是俱乐部的习惯,一时没改过来口?

赵晓春虽觉得哪里有点儿隐隐的违和,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还是一口答应下来。

***

第二天赵晓春简直像强抢一样,把宁馥从节目组带了出来。

这一周主要录制的是冰上训练的内容,节目组虽有意见,但宁馥平日的训练视频也已经足够剪出一集的正片来了,赵晓春又是前所未有的强硬,也只好给他开了绿灯。

只是宁馥被叫走的时候,沈一城也在冰场。

他拦了一下。

问她:“你要走?”

赵晓春的来意也和他说得很清楚,有一个很重要的新合作,需要宁馥和他一起去接洽。

显然比在冰上进行枯燥的步法训练要重要的多。

沈一城并不关心这位老练的经纪人怎么想,他只对宁馥问了这一句。

宁馥滑到场边,正给冰刀套保护套。

赵晓春在旁边殷切地望着她。

沈一城声音还算温和,但他不知道,自己已经下意识地皱起了眉。

明知道这不过是个娱乐大众的综艺节目,可面对宁馥的时候,沈一城却不知不觉地代入了教练的角色。

——不是带着这群业余爱好者在冰上蹒跚学步,而是对待一个真正的,有潜力,有资质,有希望的苗子。

问这三个字,就是他心中暗藏的一点微茫的期许。

但女孩动作利落地卸下冰鞋,“我会回来的。”

她的目光迎上沈一城,又像是在看沈一城身后那片灯光下的冰场。

赵晓春看她干脆,简直喜出望外。

他生怕这位国家队教练又说出什么话来再改变了宁馥的心意,一把抓起宁馥的胳膊就往外走,“这次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我和公司也会尽全力为你争取。”

在这个节骨眼上,这就是翻盘的机会啊!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沈一城的脸色终于彻底地沉冷下来。

果然。

宁馥还是那个宁馥。

那个面临“更好的”选项时,毫不犹豫选择放弃原来道路的小孩子。

在她经纪人口中,这次合作似乎远重于综艺录制,所以她就能立刻放下录制,赶往下一个场地。

总有更好的选择,总有更具诱惑力的道路,她仿佛一列不断变轨的列车,总在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前路。

沈一城慢慢走回场边的教练席坐下。

他的包里还放着一卷全面体检报告,宁馥的。

今天他本来是想来开导她的。

甚至在看完体检报告的一瞬间,沈一城想立刻去找宁馥,把这傻孩子的脑筋正一正。

从激素水平上看,她正在经历发育关。

体重增加,体脂上升,身高抽条。

发育关是花滑女单选手的一大关卡。

无论哪一门类的竞技体育,都对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身体条件有着严格、几近严苛的要求,花样滑冰更不例外。

而女选手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发育期,甚至二次发育的困扰。

身高体重的增加,都会影响花滑选手的技术稳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1998年之后,国际滑联把成年组的参赛年龄提到了15岁的原因——年级太小的选手进入成年组比赛,其实是占有较大的技术优势的。她们要比那些年龄较大的选手更轻灵,特别是更容易完成那些高难度也高分数的跳跃。

而且更折磨人的是,发育关并不像大姨妈一样会规律性地按时造访、按时离去。这一关到底有多久,对运动员的影响有多大,都是无法预计的。

有的人一年,有的两年,有的甚至能持续五六年之久。

很多女单选手,就是倒在发育关上。

一斤、两斤的体重,一厘米、两厘米的身高,看起来似乎也没多少变化,但可能就会使选手从轻盈一步跨向笨重。

从这半年来看,她确实长高了,身材也不再像之前一样瘦弱。

可发育关人人都可能遭遇,她怎么能不坚持一下,就选择放弃?!很多人都是在发育关过了之后出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