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笔(二)无友(第2/3页)

“大人!放着!我们来!”

那鼻尖红肿的小宫女又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

上官婉儿笑道:“研墨是静心之事,也是书写的准备,此墨与我还不熟,需我慢慢研磨。”

“哦,”小宫女弱弱地看了眼门口,“那您让我在这里站会儿,就当是我在研墨。”

婉儿问:“太极宫规矩这般多吗?”

“那几个管教婆婆可凶了!”

“你们叫什么名字?”

“我叫采娥,她叫采霁,都刚入宫不久呢!我是来混口饭吃,她是想以后找个好人家嫁了!”

这采娥明显比采霁活泼许多,双手扶着书桌边缘,好奇地看着上官婉儿研墨的手法,又觉得跟自己所学也没什么两样。

采霁在床铺那忙碌了半天,总算满意地舒了口气,又赶去准备夜寝用的熏香。

“大人,您写字的时候也会手抖吗?”

采娥趴在桌边小声问:“听人说您是当世大家,刚开始练笔时手抖过吗?我每次握笔都抖的厉害,被她们笑来笑去。”

上官婉儿含笑点头,目光落在渐渐发开的水墨之上,略有些出神。

她自是抖过的。

只是并非初次握笔。

墨中仿佛韵开了少许心事。

又见那年长安落花,尚扎着羊角辫的孩童在周遭华服男女的环视下,一笔一划写着方正大字。

那已是十多年前……

“了不得,了不得啊,不愧是宰相之孙,这才多大年纪,这字已成气候,颇有宰相之风!”

孩童当时的小脸上满是喜悦和自得。

墨韵流转,那羊角辫的女童又长大了些,换上了繁复的宫裙、板着秀丽的小脸,当着众宾客的面,提笔写下一副长卷。

又赢来满堂喝彩,但这喝彩丝毫不离‘宰相’二字。

女童的字是祖父所授,她又总是琢磨祖父的笔墨,或许真是天赋异禀,当时已得了祖父笔锋六七分神韵。

而后,她写了那幅字帖。

有道身影站在女童身旁,言说这字帖可帮自己祖父在朝堂立稳,懵懂的她并未弄懂其中语义,已是将那字帖写下,字里行间带着祖父的长安气派。

不过数日,忽听霹雳惊响,那些兵卫冲入了宰相府。

与母亲、亲友一同被关入大牢时,女童尚不知是自己那笔帖惹来的麻烦。

祖父被问斩的消息隔天传来,同时而来的,还有他们一家被流放云中关外的旨意;被押去城外的路上,女童总算听到了那几句话。

‘这上官家一夜落寞,着实让人惊叹。’

‘还不是那宰相对当朝不满,写下一幅笔帖讽刺,惹来抄家搜查,这年头,哪个大臣当得起抄家?’

‘也对,抄家能抄出什么,可就是抄家之人说了算了。’

‘终归还是那字帖惹出的祸啊。’

字帖?讽刺?字帖、字帖……

女童愣在原地,当时应是面无血色、嘴唇苍白。

她立刻要冲去朱雀大道,冲去太极宫,但刚跑了没两步的她就被官差摁住。

‘大胆!’

‘你这娃娃找死不成!’

‘那字帖是我写的,是有人让我!’

她奋力疾呼,但刚喊了一半就被人捂住了嘴,拉回了被流放的人群中。

‘婉儿,莫要再生是非,咱们能活已是万幸。’

女童扭头看时,见到的是母亲那憔悴的面容,捂着她嘴的手掌一直未挪开。

她记得,那天应是艳阳高照的晴天。

但她踉踉跄跄走出长安城时,转身看向这天下闻名的机关之都,看到那些漂浮在空中的坊镇,天空却是阴暗的深灰色。

初抵云中,她提笔便会手抖,病症长达数年之久。

……

“大人,墨好了。”

“嗯?”

上官婉儿手指轻轻抖了下,已是回过神来,嘴边笑意依然浅淡,熟悉地拿起了笔杆。

手腕纹丝不动,指尖稳若玉石。

采娥小声问:“大人,您是怎么做到初学握笔而手不抖的呀?”

“那时得了一位高人指点,”上官婉儿笑道,“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多写多练。”

“您要写什么字呀?”

上官婉儿笑而不答,运笔成势、飞白藏锋,所写却是长安二字。

侧旁采娥禁不住轻轻赞叹,但见上官婉儿已放下笔杆,禁不住问道:“不是,您研了这么久的墨,就写两个字呀?”

上官婉儿却只是笑而不语,靠在椅背上、看着自己写下的这两个字。

过了一阵,她道:

“我有些乏了,今日就写这两字,帮我收拾了吧。”

采娥在旁答应了声,看婉儿起身走去床榻,禁不住小声嘀咕。

“这些笔法大家,就是废墨。”

……

是夜。

太极宫边墙附近的阁楼灯火熄了,上官婉儿刚刚睡下,两个小宫女在外阁的床榻上说着些悄悄话。

离着太极宫西宫门不远的一处大宅中,大堂灯火通亮、歌舞不停,众宾客饮酒作乐,乐哉悠哉。

但与大堂侧旁的小屋中,今日去长安城外接上官婉儿的那绿袍小吏,此刻正低头躬身、面色如纸。

他壮着胆子抬头看了眼身前来回踱步的中年男人,颤声问:

“大、大、大人,这该怎么办?”

“怎么办?”

那中年男人嗓音一提,又立刻低声问:“你从哪听来的消息?”

绿袍小吏身体哆嗦了几下,疾呼:

“各个坊间都在传啊!说是十年前被流放的上官家小孙女上官婉儿,今日回了长安城,还入了宫!

小臣一琢磨,这不对啊!

入宫的上官婉儿姑娘,是云中名声鹊起的笔法大家,这名声都传到了长安城中,一幅笔墨价值不菲。

可再去打听打听,当年上官家流放之地就是云中,上官仪有一孙女就是名叫婉儿。

年纪都对上了!”

这绿袍小吏几乎带着哭腔:

“武大人,下官可是听您的命令,去城门接来的书法大家,不知她是乱臣贼子之后啊!”

“这关本大人什么事?”

武大人瞪眼骂道:“嘴上把严实点,不然就只是你这乌纱帽的麻烦!懂了吗?”

绿袍小吏连声应是,抬手擦着额头虚汗,腰都快躬断了。

瞧这位武大人,面容也算中正,年轻时也应是器宇轩昂,只是如今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体型破显丰腴、面容因虚胖有点走样,再有那两撇略显滑稽的八撇胡,整个人平添几分油腻之感。

这就是长安城如今当红的大臣,虽没什么实权,但凡事都能插上一脚。

所依凭的,就是他姓氏的这个武字。

绿袍小吏仔细思量,忙问:“大人,此时补救尚来得及,咱们不如另找一位笔帖高手去圣前献宝,将这上官婉儿暗中拿下!”

“你当陛下分不出笔墨,看不出字迹?当长安城内发生的事,能瞒得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