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骚乱与野望(第2/2页)

“柳生所言甚是,此时我公羊学派在天下各地的儒生中声威如天,正是一统儒家结束乱局的好时机。儒家有一个声音,就已经足够了。”

“这!”张大儒满脸震惊,迟疑地喃喃几声,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固然知道吕大儒几人的雄心壮志,但没想到他们不仅想要借此机会消灭谷梁学派,更想要彻底结束儒家的纷乱时代,成为儒家唯一的声音!

自从孔师创立儒家,并且经由后人弟子之手编写出诸多儒家经典,因为个人解读的不同,儒家内部出现了难以计数的流派。这些流派或大或小,大者如同公羊、谷梁,在天下各地都有支持者,更是一度成为朝堂的主角。而一些小的儒家流派,甚至可能只有数十人,在一县一府之地流传。

千年以来,不知多少儒家流派消亡,但从未有人真正结束过儒家的乱局,成为儒家内部唯一的声音!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当局者不会支持,孔家也不会支持。

当年谷梁最强大时,将公羊学派彻底赶出了朝堂,甚至把董仲舒都流放到了边疆。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无法成为儒家唯一的声音。因为儒家太大,没有人愿意看到一个声音的儒家。

当权者不会,孔家也不会!

“吕兄,趁机消灭谷梁,倒是一个好主意。可是一统儒家,是否有些?”张大儒心中不安,劝解道。

吕大儒眼中闪烁寒芒,打断道:“此事本座已经有了计划,张老弟莫要再劝。这几日城中在流传朝堂四大奸臣,以及陛下十大罪状。你们说陛下可会下罪己诏,惩戒那四大诸子百家的奸佞。”

吕大儒说到这里,嘴角微翘露出淡淡的笑容,眼眸微缩多了几分玩味。

张大儒眉头紧皱,瞳孔瞬间紧缩成一团,心中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

他虽然听说了此事,但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出自吕大儒之手。如此作为,简直就是在向始皇帝宣战。他难道就不怕,万一始皇帝发怒,到时!

张大儒赶忙摇头:“以陛下的性格,肯定不会答应这些。吕兄此举就不怕惹怒了陛下,为我公羊学派带来麻烦。”

“听说锦衣卫自从离开曲阜,已经转而去了江南之地,并且在不久前向江南各大门派世家下了通牒,让所有门派世家于一个月后前往建康。”

吕大儒没有直接回答,转移话题道:“你们说,锦衣卫先是欲向孔家出手,而今又给天下各大门派世家发了通牒。我们公羊学派若是能够再次阻止锦衣卫的行动,天下各大门派世家会如何看待我公羊学派,天下儒生又会如何看待我公羊学派?”

张大儒怔了一下,而后满脸恍然之色。

他终于明白吕大儒的目的,所谓的清理朝堂四大奸臣也好,还是提出始皇帝的十大罪状,让其下罪己诏也罢,全都是掩人耳目的东西。不,这些全都是他想要与始皇帝讨价还价的筹码。到时候顺势而为退而求其次,提出阻止锦衣卫行动的真正目标,就有了足够的缓和余地。

这老家伙活了数百年,果然不是好相与的人。

不过此事还是太过冒险,踩着始皇帝的脸给公羊学派增添荣耀,就怕玩火自焚可就麻烦了。

张大儒心中不安,但看到其他几人跃跃欲试的兴奋模样,只能暗暗叹了口气。自从传来锦衣卫从孔家撤退的消息,这天下的儒家弟子就已经隐隐有些疯狂了。但愿,别出事才好啊。

随着短暂的平静,皇宫前再次出现了大量请愿制裁锦衣卫的儒家弟子。而且有了孔家之战胜利的经验底气,此次的声势更加浩大,甚至一度影响到了文武百官的上朝。

皇宫,御书房内。

武媚娘满脸愠怒之色,气愤道:“这些该死的儒家子弟,一个个不想着忠君报国,却天天在皇宫门前闹事,实在是可恨至极。”

“区区小事,瑞国何必为了他们动怒。”莫尘从黄月英送来的奏章中抬起头,送给武媚娘一个温柔的笑容,安慰道。

儒家的那点小伎俩,根本瞒不过莫尘的眼线。甚至连公羊学派见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吃了什么买了什么,他都一清二楚。若非有意杀鸡儆猴,威慑一些不怎么安分的家伙,为对抗神孽做最后的准备,这些跳梁小丑早已经被莫尘清理。

“妾身只是为莫大哥不值,这些人实在太过可恨。”武媚娘嘟着粉红的樱唇,透着几分不满地哼道:“公羊学派,以前只听说过他们的名号,没想到居然这么讨厌。日后若有机会,定要清理了他们,相比较还是谷梁那些人比较听话。”

莫尘好笑地摇了摇头,没有反驳,也没有支持。

儒家传承千年,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经典教义出现了太多的变化。

在正常的历史上,如果说盛唐之前的儒充满了血性与傲气,后世的儒家则彻底丢弃了脸面,成为统治者手中的一件工具,彻头彻尾的腐儒。

当然,身为封建制度的受益者、统治者,莫尘早已经不是当年莽撞的小青年,对此也没有太大的情绪。腐儒也好,有骨气的儒也罢,唯有能为我所用,才是有用的儒家。若是不能为我所用,留着他们自然也没有意义。

算算时间,孔家应该已经做出决定了。

就在莫尘盘算,何时开始隧火计划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陛下,大事不好了,有儒生冲击通天塔,防守的禁军快要挡不住了。”